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殿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殿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6 01:26:48 来源:笔趣阁

“毕竟年代还是久远了一点,这里的武和尚,是不是就是源秀大能,也已经无法定论了。”

“我怎么觉得,两人的偈语都藏着点意思呢?”乔老爷说道。

“嗯,我也觉得。”周至说道:“就好比蜀中望江公园有一个石牛,边上还有个石碣,上面有一首谜语,据说是张献忠乱蜀时候将宝藏沉入江中的地点——石牛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若能解得破,买下成都府。”

这个传说后来被证明是真实,不过位置却不在望江公园,而是在另一个地方,彭山江口。

神奇的是,考古人员后来真的在那附近,发现了一个石虎凋像。

“来来来,我们也来解读一下。”乔老爷玩这些兴奋得很:“万一就找到线索了呢?”

于是周至翻出包包,将两首偈语都抄录了下来。

“我觉得源隐大师就是在暗示匪首便是武和尚源秀。你们看啊,这第一句‘源头本自出灵山’,是不是就是说源秀本来就是法王寺出去人?”

“那‘几度须弥失往还’,就是说他因为各种原因,一直不敢回来,只敢躲在深山当中。”

“法相于今归芥子,便是说今天自己师弟终于还是回来了。而‘灵龙秀凤两相安’……”周至琢磨道。

“就是说源秀禅师再也不用继续守护《龙藏经》了,他和《龙藏经》都有了各自最好的归宿!”

“还可以理解为,因法王寺风水局招惹来的这番风波,总算是告一段落了。”周至点头:“顺着这个思路,下面的偈语就好理解了。”

“‘书到今生读已迟,宝山空守几多时’,是说自己在看护经书,却如空守宝山,不得而还,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子。”

“对,而‘龙经阅遍无多字,云在青天影在池’,是说自己阅读《龙藏经》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收获,最后还是观看青天白云在水池当中的倒影,方才悟得了禅机。”

两人说到这里,一起扭头看向山坡下那个蓄水池。

慈相哭笑不得地连连摆手:“跟那个池子没关系,那个是才开挖的,年头都不到十年……”

这时候一名僧人走了过来:“师父,斋饭备妥了。”

“走吧,先吃饭,吃过再聊。”

和尚吃饭自有一套规矩不提,饭菜让周至非常喜欢,黄豆里边添加了黑豆制作的豆花,清炒时蔬,炒笋干野菜,让周至吃得非常开心。

吃过饭,和尚们要做晚课,夏日里夜长,幺叔就带着周至和乔老爷去看殿门。

法王寺的大雄宝殿非常的具有特色,相比一般殿宇,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大殿的主柱和主梁,都是用红色的丹霞是凿刻出来的。

因为石工非常的精湛,这些石柱石梁给人的感觉不像是石头,更想是木柱木梁给喷了丹垩,通体呈现出一种深粉红色,漂亮非常。

现在正是夕阳下山的时候,大殿沐浴在斜阳里,更是呈现出一种丹红色,如同一只浴火的凤凰。

“真是太漂亮了!”周至不禁赞到。

幺叔却看得瘪嘴:“三干去了两干,还有一干!”

听到幺叔的俏皮话,周至才凝神细看,发现如同圣光一样的夕阳,掩盖了大殿的斑驳沧凉。

的确是该修缮了,光那两扇巨大的殿门,门枢的部分已经磨损严重,整面大门因为常年的香烟熏绕,风吹日晒,已经变作一种黑紫色。

门口的大门槛,中间也受了严重的损伤,朱漆几乎剥落殆尽,只剩下靠近石柱的两端还有点保留。

不过这些岁月的痕迹更增加了古殿的厚重之色,走到近前,周至不由得大吃一惊。

远看以为是两道光面的木门,走近之后方才发现,两扇大门之上,居然还有浅浅的浮凋!

两扇巨大的木门高度有两丈多,从头到脚竟然凋刻着两幅巨大的画像。

虽然线条勾勒得很浅,但是因为木质太好的缘故,人物的各种细节都可以表现得极度的细腻。

走近之后方才显露出来的巨型的守护天王浮凋画像,带给周至极度的震撼,他第一时间就联想到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等到再一细看才发现,风格依旧是唐朝白描绘画的风格,但是因为是浮凋,表现更多了立体感。

两位天王挺胸凸肚,右边门上那位看着年轻英俊,肩上扛着长柄铜锤;左边门上的满脸虬鬤,神态凶恶,两手杵着一根钢鞭。

“这大门厉害了……”周至忍不住伸手抠门的框边:“能够表现得这么细腻,不会是紫檀吧?”

“不是紫檀。”幺叔是大行家:“金丝楠的。金丝楠在北方也算是好木头,但在我们蜀中多的是。”

这话说得有点不拿金丝楠当事儿的语气,颐和园,太庙,避暑山庄,都曾经大量使用金丝楠作为建筑材料,当然具体出处主要还是在四川。

后世很多人认为只有成为阴沉木的桢楠才能够称作“金丝楠”,其实是一种误解,不过阴沉千年不腐的金丝楠,的确是古代制作寿材最顶级的材料,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种木材除了做寿材就不能够做别的了。

“寺内有没有宣纸?”周至仰头看着两扇大门:“这两面浮凋天王相,拓印装表出来,摆到文化馆陈列厅也相当的拉风。”

“有肯定是有的。”幺叔说道:“明天将两扇门下下来好生检查一番,门枢得加铁,门铁叶也要换。”

转到门内:“枕石也裂了,难怪门都不敢关……这一动就得大晃荡啊……”

周至也跟着蹲了下来:“这也是学问,得跟你学学。”

古典建筑活称为“营造”,大匠绝对是木匠,他们奉鲁班为祖师,然而周至觉得,其实鲁班和墨家之间,可能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首先,两人专业非常接近,但是鲁班比墨子大二十来岁,历史上鲁班发明了诸多木工的工具,也就是说他不但是以为普通工匠,应该说是一位工科学者。

而墨子比鲁班小,专业也更加精进,可以说从工科发展到了理科,甚至进一步摸到了科学乃至哲学的门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