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四百七十三章 除暴安良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四百七十三章 除暴安良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6 01:26:48 来源:笔趣阁

除了这些,石窟里就剩下一些凿出来的空腔,根据恒法的说法,横的是柜,垫上草席就能放衣物被褥之类;竖的是缸,能够放食物和饮水。

“这里倒是个避世隐居的好地方。”石窟还挺宽敞,周至转了一大圈回来,对已经进来的吴乔木说道。

吴乔木正在那里开罐头,罐头是红烧肉的。

之前住在法王寺一直不好意思在寺庙里弄荤腥,两人这都好多天没有吃肉了。

将肉罐头放在火上一加热,这味道就让人顶不住了,周至转回来的原因也是因为它。

“就是水,给养,排泄物不好处理。”乔老爷思维严谨,富于科学精神,一口就道出了在这里生存的困难程度。

“那当年住在这里的那些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周至觉得龙藏经的希望落空,这一趟也不能白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也挺好玩。

“我看过了,水缸那里的崖壁上刻有一道凹槽。”恒法说道:“那是水道。”

“应该可以通过竹管从崖壁缝隙深处接出山泉,然后通过那道凹槽,将水接进来。”

“是吗?”刚刚查看石窟的时候没有留意,周至再次起身前往石窟底部那些空腔处观察,果然,有一道石槽一直从耳房石壁处联通到一个大石缸上面。

找了一根木棍沿着石槽将积灰一路淘走,在耳房石壁处,竟然掏出一个小眼儿,能够捅穿,看到外面的一点光亮。

恒法的推断果然是正确的,这里应该就是从外面引水的通道。

解决了这个问题,剩下的就简单了,居住在这里的人可以每天外出,那就可以顺便将生活垃圾带出去扔掉,顺便处理个人卫生。

洞窟大约有小两百平,住上五六个人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晚饭好了,烤土豆,红烧肉罐头,炒面湖湖。

炒面湖湖就是将面粉和一些坚果粉,香料粉,糖,盐一起炒熟,用开水调成的黑芝麻湖一样的东西,味道很好,营养均衡,热量还高,是跑山的最佳食物。

除此之外恒法还用摘耳根、马齿苋、地丁草拌了一个拌菜,给大家补充纤维素和维生素。

不过很明显肉罐头才是周至和吴乔木喜欢的宝贝,十来天没吃肉的人,哪里还能见得这个。

恒法是不吃肉的,不过看着两个娃子抢肉吃的馋样,也觉得好笑。

这一顿周至和吴乔木吃得异常满足,吃过饭,恒法还用茅根和白茶树枝煮了一锅凉茶,大家围着火塘喝茶聊天。

话题自然离不开山里边的神神道道,古古怪怪,还有具备神奇技能的土匪们。

这里离红水、大同、大井很近,当年匪患严重,最多的时候聚啸了数千人,故事多不胜数。

就连恒法对这些都不是太清楚:“肘子,这武和尚到底是什么人啊?”

周至喝了一口凉茶:“武和尚的身份众说纷纭,但是大体都是说幼年时曾在庙里出家做过和尚,长大后成了土匪,中间的经历一概没有。”

“在诸路土匪里边,武和尚也是不如何显露,县志上面只提到过一笔,就是当年鼓楼山剿匪之后,残余土匪试图经过尧坝朝红水大同逃窜,被红水夹川的当地势力堵截在了新店,这些当地势力里边,就有武和尚的名字。”

“哈?土匪打土匪?”

“这叫火并,打《水浒》就有的事儿,不稀奇。”周至说道。

“鼓楼山在哪里呀?”乔老爷问道。

“鼓楼山在川黔边界,离这里还有两百多里,是周围泸县、纳溪、夹川、叙永、红水五县交界之地的一处大山,地势险要,只有三条小路可通。”

“当地有民谣:鼓楼山,宽又宽,五道寨子三道关,铁匠打了万斤铁,石匠打了几匹山,只为长治与久安。”

“这里的长治久安,说的是鼓楼山南北两处关要——长治门和久安门。”

“四九年的时候,毛人凤派遣西南长官公署少将高参罗国熙到蛮州搞‘川南第二防线’,以鼓楼山为大本营,纠合了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当地打土匪欧祥麟、任占武、潘厚坤、夏云清、李逸民等多股势力,号称一万之众,偷袭征粮队,攻打乡公所,威胁蛮州,抢劫长江航道,破坏地方政权,可谓无恶不作。”

“鉴于严峻的形式,蛮州军分区做出了清缴鼓楼山匪帮的决定,部队分三路,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清缴了鼓楼山外围。”

“先是清缴沙坎、牛背石,保护了长江航道的安全。接着出击分水,和分水区公所的守卫战士里外合击,击溃了前来进攻的土匪,堵死了分水方向。”

“接着部队攻占了蒋镇、大旺场、尧坝,将三地的匪帮全部击溃,部队分三个方向到达指定位置,将鼓楼山彻底围死,会剿方案的时机彻底成熟。”

“之后的战事就是摧枯拉朽了,不过县史当中记录有一桩神奇的事情,就是匪首潘厚坤,后来在尧坝场被发现。据他交代,鼓楼山一带有很多石洞,有石洞甚至能够连通到尧坝这边,他是通过那些通道逃过来的。”

“只可惜潘厚坤紧跟着就被枪毙了,这些通道,到如今都成了个迷。”

“说起这个我想起来了。”恒法点头:“好像当时的这场仗是朱旅长指挥的。”

“哈哈哈哈……”周至不由得大笑了起来:“鼓楼山属于五不管地界,从来山深林密,出土匪都用代来论的。”

“师父你说的朱旅长剿匪,那是一九一八年,担任靖**第二军第十三旅旅长时候的事情了,当时他还到过我们县的安乐山游玩,留下了一首诗歌——

绝顶凭临眼底空,怒号戟影剑光红。驻马高岗回首望,群山低首拜英雄。

气势雄浑,端是好诗。”

“不过四九年的时候他已经是我军总司令,多少大事儿干不完,怎么可能还亲自指挥清楚这种癣疥之疾的战斗。”

“啊还有一个好玩的事,当年他在鼓楼山完成剿匪之后,当地百姓在之前提到过的那个牛背石,也就是从鼓楼山前往蛮州的必经之路上,立了一块公德碑,上书‘除暴安良’四个大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