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四十四章 年饭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四十四章 年饭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9:37:53 来源:笔趣阁

当天下午再次怼总,今天的人流量是昨天的好几倍,营业额也就跟着出现一个跳跃,是第一天的三倍还多,突破了八百元!

第三天,同样也是这个数!

初三下午,周至再次将大家集中起来:“这次勤工俭学,三天时间里,我们一共卖出去一千多个气球,营业额总数为一千九百零三元五毛。”

“扣除掉两天的饭钱三十元,气球的本金三十元,给大勇哥的工钱三十元,赵三哥的工钱加气钱八十元,大毛哥两天的车费十元,还有关婷婷的工钱十元,还剩下一千六百八十三元五毛。”

“哦——”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

“别急别急!这里我要解释一下!气球的本金本来用不着这么高的,但是因为业务不熟练搞坏了不少,导致成本的大量增加。”

“剩下的那些以后开班会什么的也用得上,我就懒得扣出来了。”

“大勇哥和赵三哥这两天晚上的辛苦就不说了,熬着夜给我们加班,按照春节加班工资三倍给的原则,再适当上浮一点,我认为这么多也合适。”

“还有就是氦气的使用,我们没花钱,但那是赵三哥的人情,因此多给五十,他是拿去孝敬自己老叔,还是自己扣下来,我们就不用管了。”

“剩下的大毛哥的车费就是市场价,关婷婷那里我觉得简单表示一下,算作鼓励,这样处理,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

众人早都已经快要乐晕了,现在一门心思就是分钱,哪里还能有什么意见。

周至继续说道:“剩下一千六百八十三元五毛,人均可得三百三十六元七毛,七毛钱我也懒得给大家找了,就算我买气球的跑腿费,每个人,三百三十六块!”

可不能小看这年头的三百三十六块,普通工人如今一个月才拿四五十的多了去了,这可是相当于三天挣了七个月的工资!

第四套人民币重新出现了五十元和一百元,但是现在很少使用,拿来买气球其目的就不是买气球,而是找零,或者找茬。

因此现在的卫宜小姐姐手里票子厚厚一沓,正一边数钱一边眼里冒金星:“这哪里还是勤工俭学,分明是抢钱!”

杨和和卫非的模样也好不了多少,只有乔老爷终于找回了一点优越感,今年听贤弟的指挥,当真应了个吴刚伐桂,早有了之前的六百垫底,现在三百多,呵呵呵而已……

以后寒暑假里挖空心思找项目的重任,终于可以放心交卸给下一任。

退居二线,老怀弥慰啊……

总体来说,这次春节里的勤工俭学,除了乔老爷对今后见不着小姐姐了还有些遗憾以外,所有人都非常开心。

等到大家都走了,周至才对杨和伸手:“拿来。”

“什……什么拿来?”

“你兜里的钱。”

“干嘛?”杨和伸手捂住袋子,这娃长这么大就没掌握过这么多的钱:“为什么?!这都还没揣热呐!”

“你拿去放哪儿?没多久就开学了,到时候要交两百的学杂费住校费,剩下的放哪儿?枕头底下?”

“接下来还有两年半,不如让我妈帮你存着。”周至拿出一个小本本:“这个给你记账,你一个我一个,收支的时候我们都在一起,分别登记。”

“不着急。”知道不是抢钱,杨和就眯起了眼,露出憨厚满足的微笑。

将本本也收了起来:“我哥没有要我的钱,这就还要加七十,现在兜里正好四百!肘子你让我再揣会儿……”

老妈回家后,听了周至的建议,表示暂时拒绝,还骂他不懂事,说即便如此,也要先征求得杨和父母兄嫂的同意才行。

为了安全,外婆在杨和内裤上加了一个布袋,把一包钱全缝在了里边,乖孙听你妈的,起码要给杨和拿回去给爸妈兄嫂过一眼,看看和尚的能耐!

初四,杨和再次回家了,约好初六回来,而周至一家,则去枣陵桥大姑家吃年饭。

以往家里都要留人照顾外婆,现在有了轮椅,这么些年,还是第一次全家出动。

可把大姑高兴坏了:“老祖先人还是第一次来我们家呢!今年当真是喜庆!”

“年在你这里!”外婆也很高兴:“这院子还可以养鸡种菜,比远江他们那里好!”

老爸从小在这里长大,和大姑请的客人都很熟悉,热情地跟大伙儿攀谈。

曾经住在这个院里的人,除了一个相册上当年被老爸指着让自己叫“海军叔叔”的,刘姨的儿子,老爸差不多就算是走出去的最厉害人物。

“海军叔叔”到现在周至都只见过相片,听说在山东海岛还是军舰上工作,级别也已经很高。

那位也算是老爸的发小,刚刚老爸还找刘姨打听他的情况。

不过在刘姨嘴里,却是另一回事了。

这儿子啊,老娘就只当自己生过一回,十五岁后就归了国家养。

国家拿去干嘛用,老娘也管不得,国家也不让问。

反正除了每个月寄钱回来,就剩下偶尔写写信,就连要他拍张照片寄回来,都说是违反纪律。

好清淡的凡尔赛!

外婆和周至,现在也是县里边的小名人了,因此也格外受到关注。

不过周至还有正事,摸出三十块钱来:“大姑,这是大勇哥这两天的辛苦费,我想着他肯定不会给你的,还是亲手交给你比较好。”

“两天就挣这么多啊?”大勇哥是小班长,一个月工资能够到六十,三十块,就是干半个月的所得。

何大勇正在帮忙料理鸡汤,大姑叫他看火,其实蜂窝煤炉子有啥好看的,说白了就是啥也没干,听到周至说起不由得扭头,还给钱?

周至丢了一个眼神过去,示意他闭嘴,然后将三十块里边的二十交给大姑,十块交给表哥:“大勇哥可能耐着呢,也就是没有机会,不然一天何止十五块!”

“传家宝就知道哄你大姑,真要能一天十五块,那一个月下来就是四百多。”大姑表示不信:“城里头大干部都挣不到这么多!”

“其实有机会也可以试试。”周至说道:“反正他们自来水厂也是轮班,空闲时候多。”

说完又低声在大姑耳边说道:“这两天一歇,剩下那天净跟厂里青皮们厮混,说不定哪天就给大姑你惹出事儿来。”

“哎哟……”大姑也低声说道:“那你可得给大姑盯着点。”

“盯着不是解决办法,不过这事儿后说。”说完又放大声音道:“大勇哥做事有责任心,做人有担当。就凭这两条,我就觉得以后错不了!”

说完从兜里摸出一个漂亮的塑料发卡来:“大勇哥,小娟儿姐这次也给我们帮了忙,这是我送她是小礼物,你记得帮我带给她。”

在何大勇心里,能给小娟儿搭讪,怕是比三十块钱收成还要紧,一把抢过,胸有惊雷面若平湖:“嗯。”

大姑知道周至打小就人小鬼大,这是在给自己糊面子呢,自己儿子什么德性,当妈的能不知道?

不过能拿到儿子打工挣的钱,心里头也颇感欣慰:“那就开席了,大家入座吧!”

说完又对外婆说道:“都是软糯的,老祖先人你一定喜欢,今天这上席上位,可得你来坐!”

大姑里外都是靠自己,最多找几个邻家的主妇搭手帮忙,但是三桌大菜愣是没一点差池。

因为是以蒸菜为主,昨晚就已经备下,今天一大早就给蒸上了。

这就是老时间里所谓的“三蒸九扣”的九大碗,外加点腊味,凉拌,最后亲自动手的就俩急火快炒和时蔬。

蜂窝煤炉慢慢烀出来的土鸡汤,可比天然气炉子炖出来的,滋味丰足多了。

因为天然气炉子最小火都太大。

所以这口鸡汤,卫非家、杨和家、大姑家都喝得到,周至家却喝不到。

上次在卫非家里都不敢敞开肚皮造,现在,没有这个限制了!

现在和后世不一样,年饭只管一顿。

因为要安排席面的亲朋好友太多,下一顿就要去别家。

到后来每家人的圈子渐渐变小了,才从一顿改作两顿,基本午饭晚饭一起吃,在每家玩一天。

在大姑家吃过年饭,周至又推着外婆,一家人去拜望四表舅。

四表舅也是奇人,最早家里是古井乡的猎户,和五通场的苗人经常合作打猎那种。

老话里边这叫“赶山匠”。

农户人家要有这手艺,在周围就算能过得好的,因此四表舅能够读完私塾。

他自己也争气,后来考上了大学,再后来做了夹川第一任教育局长。

四表舅有三个儿子,不知道是不是学霸基因的遗传,现在都在国外。

当年四表舅回到夹川,去古井乡探访的时候,都还没有认识舅妈,古井乡三房有个寡嫂,一人拖带着五个子女,四表舅看了不忍,对那寡嫂说:“我帮你带一个吧。”

就这样,四表舅还未婚便先多了一个五岁的女儿。

四表舅是明白人,知道中医这东西就和国学一样,得从小开始熏陶,于是又让女儿拜了赵太医做老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