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百二十章 打算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三百二十章 打算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9:37:53 来源:笔趣阁

“五个点不算多啊。”周至说道:“有需求就有供给,最后会形成市场,如果没有这个拍卖会,那些邮票也不可能卖到那么高的价格,因为不通过这个渠道,就不可能接触到那些买家。”

“所以五个点的手续费还是很划算的,这还不是艺术品呢,艺术品的行情一般更高,一成。”

江武有些明白了:“那些场外代理……”

“同样如此,不过他们收取的是买家的佣金。估计也在五个点到一成之间。”

“太吓人了……”

周至不禁在心里冷笑,现在还是相当规范的了,等过二十年你再看,拍卖行里边的花活,那才叫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刷新三观的另一个世界。

当然那已经不再是以文玩交流为真实目的了。

“其实我也有件事情想要求江大哥和琪琪姐。”

“什么事儿啊?”江武笑着拿起啤酒:“求事儿的话,豆奶可不行,酒端起来。”

“江大哥你一会儿要开车……”

“琪琪开也一样,少废话啊,先把这瓶吹了,然后再说事儿。”

“好吧……”周至只好和江武在大冬天里吹了一瓶冷冰冰的啤酒,打了个哆嗦才说道:“是这样的,接下来我会从工美的费经理那里选购一些东西,需要一个僻静但是却又安全的地方来保管。”

“这样啊……”江武说道:“那还真是巧了……”

“怎么说?”

“肘子你算是比较关心时事的,应该知道现在军方的难处,是吧?”

的确,现在的军方是真的很难。

大裁军才过去几年,国家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配合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军方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很多军人转业到地方,很多军工厂转型到民用,变成了电视机厂,空调厂,机械厂……

同样的,还有包括驻地修缮,日常训练,设备维护等各种经费被大量裁减,几年苦日子下来,地方上也叫苦不迭。

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军队经商。

因为经济建设需要节省军费开支,因此造成军队的经费紧张,这个问题变成突出问题后,国家出台了《关于军队从事生产经营和对外贸易的暂行规定》,在短时期内,鼓励军队军队从事生产经营和对外贸易。

此举当时就有很多人反对,认为“军队和政府经商,势必导致官倒,官倒必然导致**。穿着军装倒买倒卖,是军队的耻辱,国家的悲哀。提倡部队做买卖,无异于自毁长城!”

之后的实际情况也的确是如反对者预料那般,经商对部队带了了极大的危害。

当时有人总结出此举的三大危害:一是搞经商分散了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的精力,相当数量的干部和部队不务正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军队履行职能和战斗力;

二是搞经商与地方争利,与民争利,影响军政军民关系,搅乱国家经济秩序;

三是搞经商容易滋生**,腐蚀干部,败坏部队风气。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采取逐步收缩、分步整顿的办法,准备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明确规定,师(含)以下部队,不准经营企业。

但是问题的根本依旧没有解决,那就是经费来源问题。

政府和军方,同时将目光投到了地产上。

“现在有这么个情况。”江武见周至点头表示知道情况后,才叹了一口气:“军队在地方上还有一项优势,那就是手里的地皮。”

这是历史留给地方军队的一笔丰厚“遗产”,建国初期各大城市的驻军都不少,驻军需要营地,需要库房,需要训练场地,需要指挥场所,因此在城市中和郊区,占有大量的土地。

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也在急速扩张,几轮建设之后,政府和军方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量市区内的军方资产,给大家都带来了不便。

政府想要规划建设,有点投鼠忌器;军队驻地位于闹市,也非常不便于军队管理。

加上经费紧张,军方拿捏着市中区的地皮,就可以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跟政府在新的城市边缘,以小换大。

但是政府也不傻,政府也同样在等米下锅,因此它的企望也不高。

现在正好国家有房地产商品化的政策,那就提供政策,如果有冤大头愿意掏钱帮政府化解这样的困难,实现市区内土地资产的“军转民”,也算是帮助政府解决了部分问题,增加了契税收入,可以为促成这样的合作,提供政策范围允许内的便利。

当然这些都轮不到周至去出头奔走,自有军方替他和政府交涉,帮他出头。

“明天你有时间吗?”江武一副见到大羊牯的神色:“有好几次地方,要不都去转转?”

“我估摸着啊……”江武撸着毛肚:“肘子你要的这地方,第一是地方够用,第二是有坚固的房产,第三要偏僻清净,第四最好周围有守卫,第五最好还要出行方便,是吧?”

“哎哟我一时还真没想到这么多。”周至又给江武和自己各开了一瓶啤酒:“还是江大哥水平高,这事儿找你就是靠谱。”

“不过明天说好要陪干爹去城隍庙的,夹川文化馆的文物来源不是征收制,是要给人家好处的,所以需要创收才行。”

“怎么创收?”江武现在听见创收两个字就不免眼神发亮。

“呃……军队怕是不能乱来吧?”周至说道:“干爹的想法是把夹川文化馆的二楼舞厅腾出来,弄成一个卡拉OK歌舞厅……”

“军部也是有招待所的……”江武摸着下巴:“明天几点?我也来凑个热闹。”

“上午八点吧,先去看设备,之后一起去工美找费经理。”

……

……

次日一早,一行人前往城隍庙,考察音响器材。

如今的器材还是德国牌子和日本牌子的天下,国产牌子里能够拿得出手的,现在也就一个惠威。

既然是卡拉OK厅使用,那么音响效果必须要到位,夹川文化馆舞厅那个上不得台面的小乐队,早就可以淘汰了。

后世的包间式KTV不同,现在的卡拉OK厅是集歌舞厅功能于一身,将跳舞的区域变小,周围增加一圈小茶座,演奏的舞台也可以变小,一边变成吧台,一边变成DJ工作间,中间留下一半空间,挂上投影仪,投影大屏幕以及话筒和高脚皮椅,其余的灯光设备继续凑合,这就是周至给干爹设计的最经济的方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