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百六十三章 成长的烦恼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三百六十三章 成长的烦恼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9:37:53 来源:笔趣阁

“人家那是军人世家,胳膊上跑马,一口唾沫一个钉!”闫霄笑道。

“你说的那是袍哥!”

“肘子还是你跟我说的,民国川军滇军将领都是袍哥舵大爷,不入哥老会兵都没法带,渝州号称‘开门就是江湖’的。”

“诶,说起来还真是这个理儿。”赵仲刚笑道:“肘子和文玉,算不算得一文一武?”

“论聪明肘子没说的,但是聪明多了就机变圆滑。”

“你特么盐老鼠还好意思说我?!”

“别闹!你先听我说完,”闫霄摆了摆手:“但要说吸引力还得是人家文玉。正直坚毅从不拿人开玩笑,易得人敬又不怕被他捉弄欺骗。这就是人品。”

“我就没人品?”周至怒了:“我最多捉弄,可也从不欺骗啊!而且我也乐于交往,乐于助人,就说你们吃过文玉几顿,吃过我多少顿?”

“哈哈哈哈……”赵仲刚伸手按在周至的肩膀上:“其实肘子还是很不错的,就是吃亏在过于聪明,我记得有个话还是你教我的,‘智近奸’,是不是有这个话?”

“话是有这个话,但是这话也不是用来一杆子扫倒所有聪明人的。”周至笑道:“再说了我也不聪明,我就是花在看书学习上的时间比你们多而已。”

“话是这样说。”赵仲刚拿起豆奶和周至的啤酒碰了一下:“但是我也真不是不想学习啊,而是想花你那么多时间在学习上,可情绪它不允许啊,拿起书就困这病没法治。”

“就是就是!”闫霄笑道:“你看我初中的时候学习还是可以吧?就是高中开始不行了,为啥?就是因为每天学习只能安排那么点时间,应付初中学业还行,到了高中就是要命。”

“不过这样也好,好身板儿更加重要,毕竟伟人都说过: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周至乐了:“给自己找偷懒的理由,还找到理论高度上了。”

三人又是笑闹了一阵,周至又给两人讲了夹川同学们近来的状况,之后终于聊到了徐慧。

“慧慧高中毕业就要去法国了。”赵仲刚表情都是淡然,给周至碗里撸了一串鹌鹑蛋:“她和舒意关系那么好,你都不知道?”

“舒意很注意保护朋友的**,很多你们的事情都不会告诉我。”周至也有些无奈:“和我们几个人经常私拆对方信件不是一个路数。”

“其实吧……”闫霄不禁笑道:“舒意才是对的,我们以前好像……太随便了些……”

“还是不一样。”周至笑道:“私信我们是不胡乱拆的,我们拆的最多是……公信。”

“啥公信私信?”

“就是我们几个初中小伙伴写给对方的信,大家都不见外,这就叫公信。而且我们只拆写给男生的,比如现在盐老鼠写给诗情的信我就不敢拆,怕辣眼睛!”

“滚!”闫霄没好气:“怕是文玉不跟你一起作恶,你一个人感觉无聊了吧?”

闫霄说得这个还真是道理,周至也不由得叹气:“这人越长大,还真就越无趣了……”

大家都没有再提徐慧的事儿,赵仲刚的性格周至很清楚,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不喜欢徐慧,那就是真的喜欢;但是如今看来,两人走到一起的可能性基本上就是零。

而赵仲刚自己也很清楚,所以就和徐慧相互间止于好感。

其实不光赵仲刚,闫霄也有类似的问题,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带给他们的焦虑感。

其实就连周至也是,哪怕是他知道了更多的后世社会走向,却也不能说事事皆可保证顺风又顺水。

当然了,这东西也不是一顿麻辣烫解决得了的,徒增烦恼也没必要,三个人说好听都算洒脱,说难听都叫惫懒,也都没深入讨论这个,转眼又将话题扯到了日常生活上。

临到分别,闫霄摸出一个纸盒都没拆封的爱华单放机:“肘子,这个你给诗情带回去。”

“这玩意儿要五百多啊。”周至有些惊讶:“盐老鼠你狗日真舍得下血本!”

“哪里哪里,还不都是跟你学的……”闫霄同学蛮谦虚。

“我?”周至想了想:“我好像真没干过你说的这事儿,我就送过女生书而已……”

“我说的是消费观念!”闫霄语重心长地反过来教育周至:“是你那种不计较花钱的态度!”

“我有吗?”

“你楼下那个读书沙龙,不就是随着舒意的兴趣爱好装饰出来的?”闫霄露出景仰的神色:“《封神榜》里纣王为了妲己干的那些事儿,《东周列国志》里周幽王为了褒姒干的那些事儿……”

“你可给老子打住!”周至想不到这事儿能给闫霄读歪成这样:“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好不好?我就是想躲个懒而已!可不是为了讨好舒意。”

“懂的懂的。”闫霄拍了拍周至的肩膀:“是爷们儿都得这样说,我这单放机也是给诗情学英语用的,跟什么讨好不沾边……”

“格老子……”周至给闫霄堵得没了脾气,直接举手投降:“你厉害,老子服输!”

……

……

第二天一早,周至将行礼收拾好,将行李箱拖到前台大姐的工作间里暂存着,出来转到办公楼,来到刘副主任的办公室。

“肘子来了?”刘副主任笑着跟他打招呼:“曹主编马上就到,我们先喝喝茶,昨天去大邑收获如何?”

“收了俩瓷瓶,一堆旧纸。”周至说道:“又花了不少。”

“不少是多少?”

“五六万块是有的。”

“也没关系,曹主编对你的《川味趣谈》很有信心,人民出版社发行,首印三万,新华书店销售,先在省内看看风色。”

“带铜版纸艺术摄影插图的书籍,可是有时间没有制作过了,也是你书里给的资料非常的详实,按图索骥,可以找到资料的影印件,还有一些菜品的故事渊源地。”

这个是周至的要求,比如关于跷脚牛肉这道菜,配图除了菜品,还包括了苏稽古镇的苏眉河,漫水桥,老药铺等故事里提及的素材,可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带入到这道菜品的故事说产生的环境当中去。

这其实还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原始版本,用文字代替台词,然而更加优美;用图片取代影像,然而更加激发想象,倒也可以说各具优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