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百七十一章 故事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三百七十一章 故事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9:37:53 来源:笔趣阁

“同治元年,法王寺又修建四山寨门,以为守备。同治十年,法王寺终于大成,果山乃命其师弟果端、果钦等,乘危远适,结伴遐征,上京师奏请皇上,颁赐经典,并给寺庙‘敕赐’二字。”

古代的庙宇是分等级的。最高等级的是“敕建”,皇家拨出专款负责建造和维护,内中僧侣吃的是“皇粮”,他们的任务,当然要负责主持皇家相关典礼,为皇室负责宗教事务,地位崇高。

次一等的就是“敕赐”,由皇室指定庇护的寺院。这种寺院皇室不会出钱,或者说不会全部出资,更多的是给寺庙一个和皇室攀上关系的名义。

这种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国家祈福的场所,有的寺院住持是皇室成员的归止戒师,还有的是皇亲国戚的家庙等等。

“果山禅师就是利用请领法王寺方丈,并代慈禧修行一事,得到了钦赐的‘法王禅寺’匾额,又得到了一套《龙藏经》,让法王寺名声大振,最终成为川南黔北十方丛林,年入有三千七百石田租,入住寺院僧众百号,开创了法王寺最鼎盛的局面。”

袁老师和费经理看向周至的目光又不一样了,这……这尼玛行走的夹川地方志啊!

难怪辜老会这么喜欢他!

辜幼文知道这小子在帮自家干爹搞夹川县文史工作,而据正平所说这小子还是打小在他幺舅家读老县志长大的,压根不觉得奇怪。摆摆手道:“说《龙藏经》的来历,这是慈禧同治将清室内藏给他们了?”

“可没这好事儿。”周至笑道:“《龙藏经》之所以带着‘龙’字,就是因为它是两代帝王亲自关注,命人督工,技艺最为精良的《大藏经》,印刷装帧都精美异常,慈禧给了半幅銮驾的花用,估计也就是数百两白银,和包容一千多部佛家经典的煌煌珍本相比,明显还差了老大一截。”

“这事儿在县里有详细记载,其实也是有趣的故事。”

“当时果端果钦走通了大宗正的门路,最终拿到的,不过是法王寺‘敕赐’的名号和印经的‘许可证’而已。”

“之后这事儿就转给了僧录司。”

“可是僧录司在那个时候早就沦落成了个领俸禄的空头部门,带着司职的几名大和尚对此事儿毫无所知,他们压根就不知道《龙藏经》凋版在哪儿。”

“还有这种事儿?”辜幼文大为惊异:“雍正乾隆两朝无比重视的《龙藏经》版,他们敢如此草率?”

“其实从这件事儿就能够看出满清官方机构在那个时候已经糜烂到何等程度了。”周至说道:“怎么办呢?果端果钦只好再次打报告,请朝廷查找《龙藏经》版的去向。”

“得到皇帝批示之后,工部和户部官员花了三个月时间,查找到了以前的交接资料,得知这《龙藏经》版在首次印刷百部之后,就封存了起来,最后在乾隆末年,被送到京郊的柏林寺存放起来了。”

“得到消息后的二人又连忙赶往柏林寺,可是等到柏林寺僧众打开库房,里面存放经版的搁架都还在,但是本该在上头的《龙藏经》函盒,一个也没有了。”

“这……”辜幼文不禁哭笑不得:“这样的国之瑰宝,两朝的心血财力所聚,竟然拿给他们这般儿戏?!”

“好在经柏林寺一老僧回忆,有一年因为库房要整修屋顶,那些经函给转送到了智化寺看管。”

“两人又赶往智化寺,终于在那里,找到了这套珍贵的凋版。”

虽然明明知道这事儿最后是成了的,所有人听到这里,还是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周至这才说道:“找到凋版还是第一步,到这时候,果端果钦的盘缠也用完了。好在和尚本来就靠化缘,两人于是有四处奔走,筹集印刷经费,最终又耗时三个月,终于凑齐了银两,招徕工人,购买纸张材料,终于在九月之后,将这部《龙藏经》翻印完成。”

“由于《龙藏经》的印刷量本就极少,因此经板字口锋棱俱在,完整如新,印刷出来的新经非常完美。”

“果端果钦倒也不觉得自身辛苦,反倒是感激皇恩浩荡,在每部经书的扉页还加了一页自己请人加工的一页,因此法王寺《龙藏经》与初版《龙藏经》的区别,是每册卷首,均有新添加的‘同治拾年万岁牌印’。”

“这套书你见过?”听周至讲述得如此详细,袁老师心里不禁升起了一丝希望。

“没有。”周至摇头:“这些是我从旧县志的《方外》一部里读到的,当时觉得好玩,就记了下来。”

“哦。”袁老师不禁有些泄气。

“现在这个寺庙状态如何?”辜幼文问道。

“不堪一睹。”周至摇头:“法王寺第十一代住持为东方,乃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世,自幼从艺于高朋山,擅武术精医术。云游四海,参禅少林以后,受聘为法王寺住持,后公选为方丈。”

“他再次振兴了法王寺,抗战时期还创办法王寺佛学院,礼聘汉藏教理院太虚大师为名誉院长,请重庆缙云山的印顺法师为导师,演培法师为教务主任,于四一年年开学,教授佛教哲理和国民常识,培养众多僧俗人才,曾兼任SC省武术协会会长,传播了川南一派武术和气功。”

“但是因为名声太响亮,与贵州军阀发生了冲突,贵州军阀周其龙的保镖李出云乃是内家高手,两人在周其龙的阴谋撺掇之下,举行了一场比试。”

“东方禅师当时年纪已经打了,比拼之后输了一招,中了李出云的点穴,李出云对东方说只要认输,我就给你解开。”

“东方禅师是心高气傲之人,只澹澹说了一句‘生死有命,贫僧不会向助纣为虐者低头。’便转返了法王寺。”

“三日之后隐疾发作,吐血而亡。”

“李出云其后才知晓自己被周其龙利用,害死了一位大德,既羞且愧,愤而弃职,从此不知所踪。”

“而法王寺自那以后便重新不断衰败破落下来,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解散了仅存五位僧侣的寺庙,听说现在那里只留了两名还俗的老尼,在当地乡政府登记上算是五保老人,法王寺现在其实就是个破败的养老院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