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八章 老爸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八章 老爸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6 01:26:48 来源:笔趣阁

死党们走后,周至开始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最后一次校对。

前世投稿只是一时的游戏,现在却变得比较认真,文章也从一篇改成了两篇。

很快审完,现在就是要将它们投出去。

跟外婆交代后,周至便出了门。

九一年的小县城已经颇有生机,以前的石条子路已经全部换上了水泥路,虽然城区还没有扩大,但是城里到处都在修楼房。

小县城夹在红水河和长江入水口处,红水河曲拐曲弯地从西南方向的安乐山下绕过来,最终汇入长江,夹出了一个三角地带。

两江交汇之处有一个整块砂石为主体的大石滩,石滩每年涨洪水的时候会被漫没,洪水在石滩上冲刷出各种沟壕空窍,水退后会积上雨水,水里又会长出水虿、蝌蚪、小鱼小虾,以及一种叫做“水乌龟”的水生甲虫,是县城里小朋友喜欢玩耍的地方。

县中大致有三条路,一条是从古代一直沿用的城关镇石板老路,沿着江边的木楼,小砖楼,从赤水河码头拉到枣陵桥。

那条路是周至最喜欢的老城记忆,街道两侧古色古香,清幽雅静。

除了少数青砖楼,剩下都是木板隔出来的,早上拆掉临街的门板,就是一个个的小店铺,小饭馆,小茶馆。

每过一段,路边会有一株大榕树或者老桂花树,树下周围一圈石栏杆,同时也是供居民休憩聊天的地方,逢场的时候,不少乡民也会坐在那里,将背篓或者菜挑子放在前面。

有一些小院落也坐落在那条路上,那些是以前有钱人家的公馆,后来分给了好几家人。

那些小院子很多都非常精致,有雕花窗,雕花石础,画栋雕梁,有些天井里还有一口大石水缸。

水缸的边上,有个很多弯曲的凹陷,都是住在小院里的人家,把水缸当做磨刀石,几十年里头磨出来的。

后来随着小城的发展,在这条路离长江一面的那些木板建筑背后,又修了一条马路,马路两侧形成了更大的聚居区,城关镇就变成了夹川县。

那条路最早是条石,后来是水泥。

大路还是从赤水河码头开始一直修到枣陵桥,大路的中段,在老工商局旧址旁边,又修了一条通向南面的马路,连接起汽车站和渡轮码头。

那段路被称作新公路,是连接夹川县水路和陆路的枢纽。

杨和家在对岸白米乡,每次回家就要在新公路坐渡轮。

再后来,新公路继续向南,最终抵达城郊的鹅公山,然后包着县城饶了一圈,将赤水河码头和新公路码头再次连接了起来,形成一条环线。

以这条环线为区分,从赤水河码头到新公路码头,环线内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形成了一个比较现代的新城。

而从新公路到枣陵桥的那一段,依旧保持着原来古朴的风貌,显得衰落和破败。

夹川人以长江水的流向为区分,将新城一段称作下关镇,将上游一段称作上关镇,其实在真正的行政区划里,上关下关都是一个区,城关区。

周至要去的邮局,就在新公路工商局旧址对面。

说起来感觉地方老大一片,其实按照正常步行速度,也就十几分钟的事儿。

所以夹川县现在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麻雀,说起实际核心面积,还没有一个成规模的大学大。

县里现在还没有出租车,周至伤口没有恢复,便抬手叫了一辆三轮。

听说去邮局,三轮师傅还有些奇怪,这小子是有多懒?

只用了几分钟,一块钱,周至就到了邮局门口。

两篇文章也挺厚,在邮局问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那里买了大信封,还买了加急需要的邮票,在一边柜台上写好地址,自己用浆糊贴上邮票,封好信封,投到了边上的绿色大邮筒里边去。

从邮政局出来,正好差不多是机关下班的时候,周至就见到几个穿工商制服的人,陪着穿呢子大衣的老爸正从老工商局,现在的城关镇工商所里边出来。

周至就对着那边挥手,所长刘长正注意到了这边,提醒了老爸。

老爸匆忙和刘长正交代了几句,夹着大皮包走了过来:“周至,你怎么到这里来了?你新华叔不是让你在家休养吗?”

“新华叔也说要多走动,避免肠膜粘连,我就出来散散步。”

现在的老爸真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头上还是浓密的黑发,身上有一种儒雅的气质。

老爸穿的还是中山装,胸袋上别着一支钢笔,外面套着件长款的呢子大衣。

那大衣的料子还是渝州毛纺厂工作的表哥送来的,当年渝州彩电短缺,找到老爸这里,老爸在县里给他搞到一台二十一寸熊猫彩电的票,表哥高高兴兴地从渝州坐船上来搬彩电,顺便送了好多厂里的呢子。

表哥正职是毛纺厂工人,业余也是裁缝,那一次还教会了张大嬢做西装,也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老爸身上这件呢子大衣还是当年张大嬢的手艺,西服领的,现在看也非常合身帅气。

老爸上下打量了一下周至,这才说道:“这样啊,那我们叫个三轮回去吧。”

“嗯。”

父子俩上了个三轮,父亲才道:“现在方便了,你知道我的呼机号不?”

“不知道。”

“那你记一下。”父亲报了几个数字:“以后遇到这种事情记得提醒你妈,及时呼我。”

这个年代的传呼机还是新鲜物事,县里只有局级以上才配备,还是数字型的,就这样也要一千多一台。

前世的周至这时还是个没心没肺的家伙,现在却暗自叹了一口气,看来这次事业危机,对老爸的打击其实挺大的。

呼机号以前老爸都没有告诉过周至,因为他认为那是配给他工作用的,和家里的私事儿无关。

现在这样,其实更好,说明老爸的思想已经开始转变,有些“通透”了。

不过周至也没法安慰,只将呼机号复述了一遍:“嗯,记住了。”

“记住了就好。”老爸又开始关心周至的手术:“伤口没事儿吧?当时疼不疼?”

“不疼,我还在手术台上睡着了。手术做完才被叫醒,然后又在病床上继续睡。”

“那还好。”老爸点头:“不过毕竟耽误了几天学习,还是得抓紧补上。”

周至吃惊地看向父亲,这……这……

“我知道你对你妈的决定有情绪。”老爸耐心开解:“但是毕竟时代不同了,现在国家更急需的,是理工科背景的建设人才,研究人才。”

“当然,这些不是说你老子要唱什么高调。”老爸说道:“这是说明接下来的年月里,你的就业方向,走理科,显然比文科有更加广阔的未来。”

“何况你的理科也并不差,努努力,也是没啥问题的。本来我是想等你期末考试下来,看看成绩是否波动,才跟你说这些的,现在……掌握不到情况了。”

“老爸,其实……你心底里,是想要我读文科的,对吧?”

老爸愣了一下,自家这混小子挨了一刀,怎么好像有了些思想变化似的?

“你小时候培养我的爱好,让我去跟四表舅学国学,学书法,还让干爹指导我……”周至问道:“其实你内心,是想要我读文科的,对吧?”

“可是读了文科,出来工作实在是不好找啊……公检法不好进,那就只有教育系统,还有啥?”

“现在老师工资,都拖欠成啥样了?”

感觉自己的话有些不合适,老爸又赶紧解释:“上次你考政治记不住,老爸给你补了半天课你就能拿九十,这说明什么?”

“这不是说明我聪明,学文科学得快吗?”周至问道。

“你错了。”老爸摇头:“这恰恰说明,文科的可取代性。”

“什么意思?”

“不要以为就自己聪明。”老爸继续语重心长:“你要是选了文科,就算是进了大学,四年学下来的东西,可能就和你考政治那回一样,是能够被别人短时间内追上,并且超越。”

“这对你的未来,是不利的。除非你能够在专业上深造到一定的程度,不可被替代的那种程度。”

“那得是硕士博士。”

“而理科就不一样,国家建设,各种层次的理科人才都需要。”

“上到研究超级计算机,对撞机;下到工厂造自行车,县里边修路盖房子……哪里都需要,哪里都用得着。”

“哪怕你达不到很高的专业水平,你也依旧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位置。”

“这叫需求缺口,文科的缺口,很狭窄,而理科的缺口,很宽阔。”

“那我要是如老爸你说的那样,走到不可被替代的程度呢?”

“儿子啊,你这就有点好高骛远了。”老爸很有耐心:“我们还是要从实际出发,从自身成绩出发,综合考虑嘛。”

“你现在就语文成绩还可以,其余只能算是中上,离本科都差点意思。”

“都要考的语数外我们不论,你文科的政史地,和理科的理化生,成绩还是很平均的。”

“也就是说,以你现在的成绩,无论走文科和走理科,都可以。”

“但是考虑到未来的就业缺口,在你现阶段没有什么偏科的情况下,选择理科,无疑对自己未来就业更有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