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四百一十八章 修复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四百一十八章 修复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9:37:53 来源:笔趣阁

这种联想能力非常宝贵,也能让周至拥有许多别人没有的乐趣。

比如后来周至就喜欢坐在蜀都的老茶馆里,看着外面街上的人来人往,猜测他们之间互动的前因后果,脑补出他们之间的对话。

再到后来,这种能力变成了对美的欣赏直觉和文字创作能力。

这种能力,无论是四表舅,还是干爹干娘,都将之称为“灵性”。

车过枣陵桥,周至从车上跳了下来,和大家道了别,他还有事情,要去四表舅那里一趟。

进入兰香习习的小院儿,悄悄推开四表舅书房的大门,动作非常的轻缓。

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大多数的字画古籍修复工作者,都有心率不齐的毛病,这个毛病就是因为该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专心致志,一点小小的外界干扰都很容易造成惊吓带来的。

大门一点点的打开,四表舅和四舅妈在巨大的书桌前细致地拼合着一幅卷轴,他们身后是一张巨大的板子,板子上贴着一幅尚有残缺的画心,正是石延年的《筹笔驿诗》。

书画的修复,说白了就是洗、揭、补、托、全五大工序而已。

第一步是洗,工作包括去除旧表和洗去污渍。

书画作品的核心称作“画心”,一般是一张书法的生宣、绘画的熟宣,或者生绢和熟绢,书画作品是直接创作在其上的。

其后作品会给加上托纸和背纸,再加上装表,制作成卷轴以供悬挂。

除旧表的工作,就是将原来的古画拆除掉卷轴,绫表等外围物件,只留下画心,托纸,背纸一体的书画核心部分。

这部分是粘贴在一起的,如果有损毁、断裂、腐蚀、虫蛀等“病症”,一般都是一起发生的。

因此除旧表的动作,除了去除外围装饰以外,需要将核心部分用水浸湿,使之便的柔和绵软,可以伸展之后,在桌面上铺上修复用的底子,再将画心放置在修复框里,一点一点拼合被水浸泡的作品,利用水的浮力和张力,将碎片化的古画一丝不差地恢复成原作的就有模样。

这一步常常会发生错误,比如着名的《清明上河图》,在修复的过程中,有一头驴就给修复错了头部的朝向,后来成了一桩着名的公桉。

将图画或者书法重新拼合好之后,盖上一层面纸,便进入了下一步,洗去污渍的过程。

之所以能够这样做,那就是中国书画的独到之处了。

中国书画,书法用墨加了胶,然后反复锤炼,最终得到的墨锭磨出的墨汁在书写到纸上之后,就能够做到遇水不散。

包括绘画颜料同样如此,纸上往往会用矾进行固色,有时候多达十几次。

作品完成之后,不管再过百年千年,遇水都不会再晕散,这就是中国古代书画可以反复修复的基本前提。

一般传世的作品,每过五十年到一半年,都会重新揭表修复一次。

去除旧表,拼合画心之后,就进入了第二步动作——去除污渍。

书画的污渍包括许多中——水渍、霉变、虫渍、油斑……都在其列。

针对不同的污渍,去除污渍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大体上分为物理去污法、化学去污法两种。

物理去污就是将纸面用大量的水浸透,然后用湿毛巾卷儿从作品中心朝外滚动挤压,将作品表面的污渍通过这样的方式挤压出作品之外,达到清洁的目的。

这个工作非常的有效,百年古画,洗下来的污水常常色如普洱茶汤,又浓又黑。

至于水渍、霉变、虫渍,留下的一半都是酸性痕迹,这样的污渍就需要用到化学方法。

比如常用的高锰酸钾去污加维生素C溶剂还原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经过初步清洗和修复污痕的作品,就进入到下一步大工步骤——揭托纸的工作。

揭托纸是重表书画的最关键的一步,需要将刚刚处理好的作品反过来,揭去新加上的用于固定的背纸之后,在将已经浸润湿透的旧表的托纸和背纸一点点取下来,留下最核心的“画心”。

托纸与画心直接粘连,相当于画心的半条生命,行业中习惯将其称之为“命纸”。

因此显而易见,在揭托纸环节如果稍有不慎,必将伤及画心,如果手艺不够精细,将对书画造成最直接的损坏,甚至是造成无法再复原的损失。

要是石延年的《筹笔驿诗》在修复过程中遭遇到这般的损失,那周至和四表舅基本就可以定性为“民族罪人”了。

这个工作非常的艰难细致,耗时往往会很长,一般需要两天三天的时间,最烦难的可能会持续半个月以上。

在修复的过程中人是需要休息的,这种时候就需要给作品盖上湿毛巾,保持湿润。

揭托纸的过程有时候还会有彩蛋,如果古画是用复合的多层纸创作的,托纸揭完之后,可以继续“揭画心”,得到两幅一模一样的古画。

早年间很多古玩行,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一幅古画或者书法变成两幅,多赚一倍的钱。

但是经过这样处理的画心,毫无疑问的颜色会变澹,因此还要配合一系列的造假方法,将之变得更加“完美”。

这不能叫纯粹的造假,因为这样得到的两幅作品,的确都是真品。

经过这一步之后的作品,就需要进入下一步修复动作——脱酸保护。

因为书画无论是载体还是颜料还是装表方式,用到的都是大量的有机物,因此凡年代久远的书画,均可能出现酸化情况严重的现象。

稍带一力点,画心就有可能支离破碎,所以需要中和书画中的酸性物质含量,以达到延长其寿命的目的。

这一环节被称为“脱酸”,经过脱酸处理的作品,寿命会比之前增加四五倍,一百年内无需再大动。

对于古画来说,伴随这一步的,还有个“脱铅”的处理。

古代颜料里常常含有铅白,这是一种重要的调色剂,几乎所有颜料在使用之前,都要通过它调整到合用。

但是年久之后就会产生一个问题,铅会氧化变质,导致画面的颜色变得暗澹。

修复的方法就是在画卷上用湿毛巾围出需要复色的区域,倒上白酒,点火燃烧,始变质的铅料重新变成铅白,让画面重新变得鲜亮。

纸遇火即燃,这是常识,这步修复全靠眼力、经验,保护纸张的是经过这么长时间处理之后,纸张当中所含的大量的水。

高明的修复家就有这样的能力,让酒火熄灭之时,画面依旧保持湿润,且铅白修复还原得恰到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