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一百七十九章 论文发布,数学界哗然,王浩还有第二篇证明!

综合楼办公室的几个人嘴巴还是很严的。

罗大勇提醒他们不要出去乱说,主要是提醒了朱萍,朱萍憋了有半个月时间,确实没有再和其他人说。

她感觉自己都快憋出病了。

大家都不提这件事,张志强自然也不知道。

他只感觉自己遭受了办公室的冷暴力,连续好几天时间,都感觉气氛怪怪的,每当问起来的时候,就总是听到那句话,“你自己不知道吗?”

张志强感觉很冤枉。

他想过无数种可能性,后来都被否决掉了。

颜静不说。

老实人孙健也不说。

罗大勇一般不说话,有时候,只是看他一眼就转过了头。

朱萍……

张志强被喷了一次,完全没有再次面对的想法。

最终,他还是不知道。

几天以后,办公室的气氛终于恢复了正常,因为事情根本没有人提及,张志强也把问题抛在了脑后。

他的性格有个优点是不记仇。

不管是他得罪了别人,还是别人得罪了他,一般的小事情,过去了就很快忘记了。

梅森数实验室则是一片平静。

实验室里,就只有海伦知道王浩完成了研究,但她不是一个八卦的人,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相关的思维逻辑。

她知道消息后,只是静静的等待论文发布。

对于海伦来说,看王浩的证明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她还是非常期待的。

但她也有一些烦恼,或者说是担忧。

海伦自然知道哥德巴赫猜想代表着什么,有人能完成这个猜想的证明,可以说在数学上已经功成名就。

当一个男人功成名就了,他会干什么呢?

尤其是单身的男人……

海伦再考虑一下自己的年龄,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紧迫感,也让她的精神显得有些焦躁。

这件事似乎过去了。

学校里没有人在提及,王浩自然不可能主动去说,他倒是不在乎别人知道还是不知道。

另外,他以为张志强肯定是知道了,因为他说过一次了,还问过张志强用第二种方法证明有没有意义。

学校里的气氛一片平静。

王浩感觉很不错,他并不想提前受到过多的关注。

何毅说了个消息,科学基金那边的专家组定,下个月中旬以后再来。

这就放心了。

王浩还是在乎物理实验室的项目的,也希望专家组能够错开时间来,他就能够专心的去谈后续的研究。

这段时间就轻松很多了。

王浩平时就是上上课,他也不继续埋头做研究了,保持随遇而安的心态去生活。

当然,他还是有事情做的,就是航天局那边的项目。

梅森数实验室的项目,是完成气动力学特性模拟彷真系统的一部分算法。

简单来说,主要就是做解析偏微分方程以及偏微分方程组的算法,其他附带的输入输出以及辅助算法,难度相对要低一些,达不到研究的程度,让博士生和其他人负责就可以了。

王浩把外围的所有工作都交给了张志强,在核心算法方面,他还是和郑尧军、祁晓两个教授一起做。

郑尧军在偏微分方程领域也是有一定成果的,做核心算法的底层数学基础方面能有很大帮助。

祁晓则是在算法上很有研究。

如果能给予数学基础的支持,祁晓就能够完成相应的核心代码,他在算法、写代码的水平上,要比王浩强出不少。

当然,底层的数学基础是最重要的。

系统工程司方面提供了一些原始的资料,其中包括他们现有系统的代码、计算方式以及数学分析方式。

王浩耐心的研究了一下,发现数学底层方面还是有些粗糙的。

原本的系统需要好多人去做计算分析并录入参数,根据参数来计算出相应的数据,再结合其他所有的数据和计算进行气动力模拟。

这是很麻烦的过程,而且模拟效果偏差相对较大。

当然,不管怎么提升算法能力,偏微分方程组的求解,都肯定需要一定人工辅助去录入参数,区别只是录入的多少而已,但王浩发现他们的人工计算方法,依旧相对有些粗糙。

大概是因为当时NS方程相关研究,还多是以‘代入数值’的方式来求解,求得的近似解自然和精确的差异大一些。

这就像是计算一个力的数值,精确点就是100牛顿,但得出的数值都是110、90、89,偏差相对还是有些大的。

这种偏差放在原来的使用上是足够了,但因为在研制的重型火箭,对于精度的要求更高,偏差就在可控的范围外了。

王浩对于所有内容进行了了解,马上就把握了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模湖计算。

算法对于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中,存在一个模湖计算的过程。

这种模湖计算的方式,可以计算出‘近似值’,来进入到后续的计算中。

因为方程转化并不是代码可以完成的,一些必要的算法中途无法直接计算出结果,都会利用模湖处理的方式进行。

在这方面,王浩并没有做过研究,就针对问了祁晓教授。

祁晓对于模湖算法有一定了解,但也只知道个大概,会一些简单的运用而已。

王浩了解个大概以后,就决定自己进行研究,他建立了个和‘模湖算法’有关的研究任务,就开始仔细看模湖数学的资料。

这个研究项目的难度只有‘E级’,还达不到科研的程度,但用来改善算法已经足够了。

王浩只希望做到能够利用模湖计算,把内部计算数值的偏差缩小到一定范围。

比如,原本是10~20的范围取值。

如果是取值是11,偏差就相对大一些,把范围缩小到3~17,哪怕在里面随机取一个数字偏差大概率都会小很多。

当然,这是概率问题。

很多偏微分方程是无法求解的,也根本不可能知道精确解是多少,也许‘11’更接近精确解,但只是相对于一个数据而已。

当数据量足够庞大的时候,缩小范围就要精确太多了。

……

王浩不急不慢的研究气动力模拟项目的核心算法,时间也很快到了月底。

来布尼茨赶在前两天完成了审稿。

他为了这个审稿忙碌了大半个月,还特别去了一趟瑞碘皇家科学院。

他去瑞碘皇家科学院的目的,是找顶级的数学家帮忙把稿件分成几部分,然后就可以找其他数学家针对性的进行审稿。

最终还是赶在月底前完成了。

虽然过程是很忙碌的,但结果是很喜人的,所有审稿得出的结论都是通过。

“这就是一篇正确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从现在开始就会变成哥德巴赫定理!”

“真是很有价值的一刻!”

来布尼茨感觉非常的激动,但他没有时间去感受情绪,马上就去了印刷的工厂,找到相关负责人,决定在原本已经开始印刷出版的最新一起期刊中,最后加入二十几页的新论文。

工厂负责人非常的为难,“但是,有很多已经印好了,数量也超过了三千册。”

来布尼茨不在意道,“把那些都销毁,那是不完善的期刊,加上这一篇论文才是完善的。”

虽然他只是《数学学报》的主编,但已经得到了上级的委员会点头,自然有权利做出这个决定。

三千册,亏损很大。

但是,相比发布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来布尼茨还是感觉很有压力的,他之所以坚持这一期就要发表,就是因为王浩说起,有另一篇证明,投稿给了《数学新进展》。

他希望那是假的,是玩笑,但万一是真的呢?

这是赌不起的。

如果《数学新进展》提前三个月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等三个月以后,哥德巴赫猜想就正式成为了哥德巴赫定理,到时候再去发布新的证明,还有什么意义呢?

另外,信誉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已经答应王浩能够在新一期发表,没有做到,对于他个人和期刊都有很大影响。

如果让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数学学报》在数学界的影响力肯定会受损。

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二天就是月初了,来布尼茨回了家休息,稳稳的睡上一觉,第二天打起精神,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下午三点的时候,他就不断的刷新起了网页。

那是《数学新进展》的官方网站,新一期发布会在官方网站同步更新内容目录。

终于再进行一次刷新后,网页上有了新的内容,点进去以后就看到一篇内容,直接让来布尼茨的眼睛定住了--

《覆盖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他马上找到王浩的投稿论文,标题则是《对比分析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还真的有啊!”

来布尼茨对比着看了好半天,最终苦笑了一声,他之前就觉得王浩不太可能是开玩笑,只是说的内容不敢相信而已。

现在一切确定了。

王浩用两种方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并分别投稿给了《数学新进展》和《数学学报》。

“真是天才啊,绝顶天才!疯子!纯粹的疯子!”

“数论的疯子!”

“这竟然会是真的,我在科学院说起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相信!”

“让他们看看吧!看看吧!”

来布尼茨深吸了一口气,思考起来,“不能这样。马上全世界的数学家都会谈论这件事,没人在会关注要发布新一期的《数学学报》了。”

“我们必须要提前公布消息……”

“对!”

“提前公布!”

“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过来……”

……

可不只是来布尼茨关注《数学新进展》的更新。

地球的另一边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也有几个人在和来布尼茨做同样的事情。

其中包括王浩、海伦以及综合楼办公室除去张志强以外的所有人,他们都在不断的刷新着网站。

这一刻来了。

王浩刷新到了新的内容,轻呼一口气,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手机马上就响了,打来电话的是海伦,“恭喜你,王老师,你最新的研究发布了。”

“谢谢!”

王浩的语气也有些激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巨大的成果,哪怕是前世的时候,他都听过这个猜想,甚至还进行过相关的思索,只不过没有任何收获。

现在能够完成猜想的证明,还成功在顶级期刊发表,确实是非常令人激动的。

海伦沉默了一下,忽然道,“你完成这个研究,已经是功成名就了,对吧?”

“啊?”王浩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我是想问,现在你会考虑结婚吗?”海伦还是开口问了出来。

“??”

王浩直接听愣了,“这怎么可能?你在说什么?”

“呼~~”

海伦明显是松了口气,继续道,“我为此担心了很久,好吧,晚安。”

“……”

王浩放下了电话,感觉都很怪异,一点都没有被祝福的喜悦感。

电话又响了。

这次是朱萍。

“恭喜你,王浩,你完成了这么重大的证明!哈哈哈哈哈,我实在太高兴了。”

“我都憋了半个月了,终于能和别人说了!”

“……”

电话又响了,这次是罗大勇。

“恭喜了!”

罗大勇只是简单的一句话。

王浩带着郁闷回送一句,“奇怪了,刚才朱萍打电话过来,你们俩没有在一起吗?”

“??”

一个又一个的电话。

王浩又接了一个以后,马上就决定关机睡觉,一切都等明天再说吧。

……

这个晚上注定是不平静的。

国内还好一些,因为国内正在经历着黑夜。

国外则是有很多学者都关注到了《数学新进展》最新一期的内容。

“这一期竟然有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是王浩!那个中国数学天才,他证明了冰雹猜想,到现在才一年时间吧?又完成了这么重大的证明?”

“《数学新进展》,应该不会错的!”

“我拿到了最新的一期,上面有安德鲁-怀尔斯的点评,还有陶哲轩的点评!”

“怀尔斯说,我们很高兴迎来这一刻,哥德巴赫猜想,将不会只是猜想,这个持续了280年都没有解决的数学难题,终于有了答桉!”

“陶哲轩的点评说,这是以最不可能的方式完成了证明,他也想过类似的方法,但只要一想其中牵扯到的复杂分析,就下意识认为不可能完成。”

“这篇证明的关键就在于其中的复杂数学分析。”

“那简直如同神迹!”

“……”

大量的讨论,大量的赞叹。

很多学者都非常期待能看到证明内容,来研究一下具体的证明方法。

一些数学机构则是磨刀霍霍,甚至组织了专门的小组,准备对于论文的证明过程,进行详细论证了。

虽然是《数学新进展》发布的论文,但再权威的学术期刊,也不能保证发布的论文百分百是正确的。

论文是否正确,还要看权威数学机构的判断。

但是,来自两名菲尔兹获得者的肯定,足以说明论文的可信度了。

于此同时。

《数学学报》的期刊网站公布了一条消息,让所有看到消息的学者感到疑惑,“新一期《数学学报》,将会发布王浩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另一篇证明。”

“??”

这个消息很让人惊讶。

《数学学报》偶尔也会对于新一期内容进行个提前的预告,来吸引更多的学者,但是,这个预告是怎么回事?

哥德巴赫猜想的另一篇证明?

作者还是王浩?

既然明确说是另一篇证明,就肯定不是一搞多投。

可是,难道王浩还能用另一种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