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掌舵山河 > 第八十一章 暂不取名

掌舵山河 第八十一章 暂不取名

作者:燃絮问天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3:14 来源:笔趣阁

如果只看封面,不看内容的话,对于张小闲来说,半天之内浏览皇经阁前八层堪称海量的藏书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况且,如果《太上三篇》真的在皇经阁中的话,张小闲也不认为武王会大大方方地摆在书架上。

黄仲永给了他三天时间,不用也是白不用,就算黄金阁里面暂时没有他想要的东西,这也毕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藏书之所,有些书就算现在没有用,走出了这里也许以后再想看恐怕也没有机会了。

不论什么诸子百家的孤本,仅仅是武学秘籍就可以顶半座化平楼,就可见此楼藏书之丰蕴。

更有学武如痴如狂者,就算以身犯险,不惜命葬乱刀之下,也要闯一闯这所谓三大武学禁楼之一的黄金阁。出生草莽又无缘拜在名师之下的江湖子弟们之所以把立在禁宫之中的黄金阁摆在优先选择的位置,而不是红楼剑阁或是化平楼,还是因为当年老魏王还在的时候,有江湖子弟屡屡入侵魏国王宫且成功的案例。

只是这些人到死都没有明白,这一统天下的王,和当年那个昏庸的老魏王究竟有着怎样的区别。

在五国的历史上,所有的史官都会写两本史书,一本是美化上位者,教育国民的史书。这本书存在的意义就是在千百年后,四国的后人们看着景和的史书,会从心里认为华清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整体,景和顺应天命,将四分五裂的领土变成一个团结有爱的大家庭。

至于另一本史书,则真实地记载着这片土地在千百年间发生的所有人和事,上面有统治者的心酸与苦楚、卑鄙和光荣。留下这本书的史官们也不知道它会不会被后人翻看,它的存在只是人们尊重时间的一种体现。

就算是看守王宫的侍卫们也不会接近的皇经阁到了夜晚,自然是无比的安静。身为江湖人士的张小闲没有在存放着武功秘籍的五到七层流连忘返,而停在了黄仲永最不屑的第一层,毕竟他的道与众不同,别人的武学看多了,再去研究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就难免留下别人的影子,这恰恰是张小闲最不想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比,到了夜晚,悬挂在第一层的明珠放出来的光芒好像变得强烈起来了,在白色的柔光照耀之下,整个空间都好像变得温暖许多,让置身在其中的张小闲隐隐约约会忘记,这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

皇经阁里没有桌椅凳子,出入其间的人比较少,也有固定的人手定期打扫,地面倒也不算是脏,张小闲就随意着坐在地上,借着明珠的白光看着书上的字,倒也十分清晰。

他看的是史书,不过他对历史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只是书上关于《太上三篇》的记录,如果皇经阁真的没有《太上三篇》的话,知道的越多至少让以后的旅程不至于那么的盲目。

《太上三篇》毕竟算是隐晦的东西,整个黄金阁里面的史书关于它的描述也十分有限,只知道最早的时候《太上三篇》还只是一个传说,第一次出现并且被人记录的时候还是在乐逍遥名满天下之后。

张小闲手上的这本史书是景和在建国之后第一本史书,也是记载了《太上三篇》的第一本史书。

乐逍遥得到《太上三篇》其二建造红楼剑阁之后,又相继铸造出了孔武、宣文二剑,深深感受到《太上三篇》非凡之处的乐逍遥不知为何选择将其中一本弃置悬崖峭壁的洞窟之中。

而被乐逍遥放弃的这一本书,后来走阴差阳错被人所得,以此书为根基修练出了绝世魔功,并且铸造出了杀戮之气更胜于孔武剑的七绝魔戟,在大陆上纵横一时无阻。

当时的江湖虽然在其琛山与乐逍遥一战损耗了不少力量,也有不少人对乐逍遥恨之入骨,但到了生与死的关头,无人不翘首以盼着乐逍遥能出手斩了此獠。剑者从来赢,魔者未曾输,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乐逍遥与魔人究竟孰强孰弱,任谁心里也没有底。

最后,乐逍遥终于不负众望出手了,那一战造成的巨大冲击将整片大陆分为了后来的瑷、梧、中、华四清之地。同时,此战也是乐逍遥的收官之战,自那之后,这位广成剑首便隐居在其琛山上没再下山一步,享年135岁。

据后来的乐逍遥所说,这一战是他在“空闻剑录”之后最畅快的一战。

这本史书上面记载的就这么多,景何建国是在那之后的近百年,书上的东西肯定不乏有作者凭借着零碎的片段补全的内容,但大致还是可以信得过的。

原来,这片大陆还真的是因为乐逍遥才分成四块的,只不过不是一剑,而是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