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满级考古大师 > 一百六十九章 哥们,吃一颗五色药石伐?

“来来来,几位社科院考古所的专家,来参观参观。”

傅谱满脸堆着笑,领着李教授、孔建文、陈翰他们一行人,走进了西耳室内。

经过十天的清理,西耳室内原本60厘米厚的随葬品,基本上全都被清空了。

那套简陋的浮空作业工具,也被拆卸掉了。

傅谱很方便的就请他们走进了西耳室。

“真是麻烦你们了,让你们多等了几天。”

“没办法,这西耳室内的随葬品,真的太多了,我们所全力清理,这才能在十天内清理好。”

傅谱笑着与李教授寒暄着。

他这次将社科院考古所的一行人请来,主要是希望几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帮一些认不出来的文物掌掌眼。

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认不出来的情况太常见了。

只是广州考古所毕竟是地方考古所,要论眼力见,确实是没有社科院考古所的专家好。

傅谱就想着,一些他们认不出来的物品,也许李教授等人能认出来是啥。

除此之外,广州所还发现了一些和这座墓有关,并且可能联系到墓主人身份的东西,傅谱也希望能和社科院的同事们通通气。

毕竟之后大家还要一起开主墓室呢。

“除了常见的金银铜器、玉器、漆木器之外,我们还在西耳室发现了一些其他材质的文物。”

“其中大部分是象牙。”

“有未经加工的大象牙一捆五支,不过已经朽裂成小块了。”

“也有刻画象牙卮,象牙算筹,残牙凋漆三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意义不明的矿物,不容易分辨的药材,以及一些重要的封泥。”

听着傅谱的介绍,陈翰在一旁不断点头。

南越王墓里发现象牙不稀奇。

华夏人,在公元前的时候,对大象是一点都不陌生的。

三国时期,领有交州的士燮还给孙权送大象呢,后来孙权又给曹操送大象。

再往前数。

黄帝炎帝的时代,中原黄河流域还在跑大象呢。

到春秋战国时期,大象退到了长江流域一代,楚国以及岭南地区还在跑大象。

到了两汉时期,大象的栖息地逐渐缩小至岭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

这个时候,岭南便成为象牙集散地。

这些象牙上卖到西汉的巴、蜀二郡,下与东南亚的各种原始部落交易。

保不齐还被外国海商带到了中东地区去。

倒是应该不会卖到印度,人家印度人的大象更多。

所以,南越王能用上一些象牙制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这些象牙制品,可不是重点。

傅谱只是领着大家瞅了几眼后,就略过了这些像样,来到了耳室西侧南墙根下。

“几位先生,你们看。”

傅谱指着地下明显被人为分离的五堆不同颜色的“矿石”,有些不解的说道:“这五堆矿石,被井然有序的放置在南墙根下。”

“我们只能分辨出,这堆绿色的应该是绿松石。”

“还有这堆紫色的,应该是紫水晶,很好认。”

“其他三种矿石,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而且最为奇怪的是,为什么墓主人要在陪葬品中,放置五种矿石?”

“印象中,西汉人并没有随葬矿石的习俗吧?”

五堆矿石,分别是澹黄色、深黄偏红色、赤红色、绿色、紫色。

其中紫色的是紫水晶,最为好认。

绿色的是绿松石,这玩意在墓葬中也常见,不过大多都是打造成佩饰,而不是这样的原始矿物。

剩下三种矿物,相对就比较难认了。

主要是搞考古的,也没学过矿物质研究啊,那能凭借颜色就认出这些是什么。

其实傅谱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认出这些矿物。

直接抽样拿去矿物质研究院做个鉴定就行了。

不过他心里多少存了几分,和社科院考古所较劲的心。

毕竟南越王墓是广州的项目,这社科院考古所的人就这样空降了,傅谱心中多少是有点怨气的。

所以他借题发挥了一二,以自己不懂为理由,请来了李教授几人,希望他们能帮忙解答解答。

其实他根本就是存着给李教授和陈翰他们几分下马威的意思。

大家都是搞考古的,没理由我们不知道的矿物质,社科院考古所的人就知道。

如果社科院考古所的人也认不出来,这不就代表,社科院考古所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

可惜,傅谱的算盘可以说是打错了。

李教授蹲了下来,随意的从这五堆矿石中,选择了一堆澹黄色的矿石,从中随便选了一小颗,用食指和拇指捏起来,细细观察着。

“澹黄色的...”

“这会不会是硫磺?”

他几乎没有多思索,就又拿起了赤红色的矿石,肯定的说道:“这个是赭石,我在社科院矿物质学院见到过。”

“那最后这个,我猜应该是雄黄吧。”

“桔红色的矿物还是挺少见的,而在西汉这个时期,能被注重的,也就只有雄黄了。”

“雄黄可以拿来制作砒霜,这玩意可是古代第一大毒药!”

硫磺、赭石、雄黄,这三样矿物,都是华夏文明很早就有在使用的了。

听到李教授如此分辨,陈翰微微皱起眉头,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李教授,这是五色药石?”

“不对啊,史汉中所说,“五石”乃是指紫英石、白英石、赤石脂、钟乳石和硫磺五种。”

“这里面只有硫磺搭边吧。”

五石,是古代神仙服食范畴中的一种。

实际上就是秦汉方士搞出来的骗局,大名鼎鼎的“长生药”。

古代求长生不老药的事,始于秦始皇,至汉武帝时达到巅峰,并且持续风行至魏晋。

汉武帝时,信奉方士李少君、栾大等,烧炼金石一类矿物,称之为石药,又叫五石散。

上层贵族之间也相继服用,一时成为风气。

毕竟皇帝都信的事情,贵族还能不信吗?

也是两汉到魏晋时期,方士、道士们蓬勃发展,大力发展“石药术”,最后形成了道家所谓的炼丹术,外丹之术了。

这些道士“炼丹”,可不像修仙小说里,是拿珍贵的药材炼丹的,都是拿五颜六色的矿物,搓出来的“石药”!

最神奇的是,这些方士并不是冲着坑骗皇帝去的。

哦,可能后来嘉靖皇帝请的那些道士是专门打算坑皇帝去的。

可是秦汉时期的方士,是真的认为自己可以炼出长生不老药的!

他们不但自己炼,而且还自己试药,还吃的不亦乐乎!

不知道有多少方士和道士,长期服用这些矿物制作的“石药”,然后身体重金属含量超标,挂掉了。

当然,人家肯定不会觉得这是重金属含量超标,而是药吃多了,终于抛弃**,羽化成仙了!

不过凡事都有好有坏,华夏古代的化学,也就是这些方士、道士们研究出来的。

包括后来的火药,也是道士炼丹时,用硫磺时,炸炉炸多了,这才研究出了火药。

严格来说,华夏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其实只是炼制“长生不老药”时,产生的附属品而已。

而这股服用“五石散”,以求长生的风气,在汉武帝时期发展到了巅峰。

上至汉武帝自己,下至诸侯王、列侯、关内侯等各级贵族,没事就在家里吃“五石散”。

不少西汉贵族的尸骨,在地下埋了两千年,重金属含量都依旧严重超标。

可见当时吃五石散的风气有多广。

赵胡恰好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南越国君主,他效彷汉武帝,或者说接受西汉这股寻长生的社会风气,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哪个君主,不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永远掌握权力,统治自己的国家呢?

什么,五石散吃了可以长生?

吃!大口的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