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农门长姐想家族兴旺 > 第317章 洪水持续了两个月之久

农门长姐想家族兴旺 第317章 洪水持续了两个月之久

作者:白告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02 03:38:10 来源:笔趣阁

“晚伊,这么多钱,都捐出去,你不心疼吗?”

江惠蓝也不知道怎么鬼使神差的问出这么一句。

杨晚伊微怔一下笑了起来:“妈,钱捐出去,还会再挣回来。”

两年前,她的糖厂盈利还不多,那时又刚捐了一大笔钱,盖了学校。

三个分厂的所有现金流,勉强凑足15万元,她做通了所有股东的思想工作,大笔一挥,直接把十五万元捐了出去,凑了二十几辆大卡车的物资......

让糖厂的车队停工一天,浩浩荡荡把物资送到灾区。

谁知道,也是那一天,车队恰好遇见了电视台采访,‘杨记糖果’借着捐款物资的事情,直接上了抗洪救灾的报到......

一下子耍足全国人民的好感......

糖这个东西,又是个消耗品。

多吃少吃,市场容量都不一样。

也是那一年捐款后,‘杨家糖果’直接爆单了。

之后,几个分厂的负责人,都打来电话,纷纷要求快速扩张。

短短两年的时间,她糖厂的业绩,就翻了六倍之多。

“修儿,既然晚伊这么大方,一下子捐了590万。支持你一心想要抗洪的心思。”江惠蓝在脑海中把自己的钱,盘算了一番道:“那我也捐了10万元,略表心意。”

杨晚伊与易兴修对视一眼,都笑了。

两人没想到,江惠蓝光自己捐款还不够。

第二天直接回娘家。

鼓动江家当权人江惠舟,也以江家名下的公司,捐了两百万。

也是这次捐款,杨晚伊才知道。

江家是做肥皂发家的。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洪水持续了两个月之久。

等到洪水褪去。

全国多数地方,一片狼藉。

经济受到极大的冲击。

待一家人再次回到安杨村,恍如隔世。

老太太一见到杨鸿喜,就忍不住感叹道:“鸿喜,鸿贵,三婶还以为这辈子见不到你们了.......这段时间,多亏你们两个帮我们守着家。”

就在杨晚伊筹集捐款的第二天,易家人就派了人,前去苏市把老太太和杨晚尔几人接到海市,谁知道路上还遇到了泥石流。

所幸最后是有惊无险。

但是这些足以吓掉老太太半天命。

老太太缓缓把这些说完之后,杨鸿喜的心中也是一颤。

尤其听说儿子跟着杨晚伊一同又去了抗洪的一线,还亲自下水救了人。

他的心中即欣慰,又担心。

还夹杂少许骄傲。

“三婶,你洪福齐天,自然不会有事。”

老太太听了这番恭维的话,当下就笑了出来:“什么洪福齐天,主要还是咱们家,花钱跟流水一样,又是捐钱又是出力,攒足了功德。”

“这老天爷再怎么不长眼,也不会让我遇难的。”

杨鸿喜的嘴角抽了抽。

三婶惯会把晚伊的功劳,朝自己身上揽。

“晚伊,小易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杨鸿喜的目光扫视了一周,没有发现易兴修的身影,就继续说道:“你之前打电话回来说取消婚宴的时候,咱们村里传出来好多闲话。”

杨晚伊微怔一下:“说什么闲话?”

“说你不受婆家待见,说你们两个人掰了,无非就是这些胡乱猜测的话。”杨鸿喜想起那些流言,心中还是有些不舒坦。

“后来你大哥,把你要把办婚礼的钱,用来救灾的事,跟村里的人说了后。”

“流言又变了,这些人开始念叨你傻,有钱烧得慌。”

杨晚伊勾起唇凉笑:“每次都是这些话,都不会换个新鲜的?”

杨鸿喜忍不住笑了起来:“再后面,你和小易、晚霄几人救灾的事,不是又上了电视吗?还有咱们糖厂的车......村里的人马上又改口了。”

杨晚伊抬眸:“这次又说什么了?”

“这次到没骂你了,反而指着电视,在哪儿喊‘杨记糖果’又上电视了,一个个高兴的跟自己上了电视一样。”

杨鸿喜说完后,连连的摇头:“真是弄不明他们的心思。”

“大伯,这或许就是,集体荣誉感吧。”

杨晚伊的话音刚落,杨鸿喜的眼睛就亮了起来:“对,这就是集体荣誉感,跟咱们村里被评为模范村,大家的高兴劲一样。”

杨晚伊在1996年,盖好了村里文化馆,同年年底,又出钱给安杨村,最大的两个家族,安家,杨家,盖了祠堂。

还设立了许多表彰的项目,并出资做奖金。

又是给村民扫盲普及认字,又是约束村民的打架斗殴。

不少村民都获得了实质性的奖金。

这可让让不少人都积极响应。

或许是因为村里的人都有事做,没有时间生事。

也或许是受了奖金的诱惑,引导村民向善。

总之,通过一年多,安杨村村民共同的努力。

年底,安杨村被黄丰镇评为模范村。

这下不少村民出门在外,恨不得把‘来自安杨村’几个字写在脑门上。

无论是从言行还是从举止上,都越来越文明。

而安杨村的年轻男女,在说亲的时候,抢手度更是直线上升。

那时,杨晚伊就提到一个词,集体荣誉感。

“大伯,这次洪灾,咱们厂里的员工,家中受灾程度怎么样?”

一提到这个,杨鸿喜就笑得更畅意:“晚伊,你忘了,咱们占了一个地理位置高的优势,96年的洪灾没波及到咱们,今年的洪灾对咱们影响也不大。”

他顿了顿说:“况且咱们这儿,很多人都听你的,种了桃树。这树还是比庄稼,更抗淹,也更抗旱。”

“晚伊,这么算来,咱们这儿的百姓,怕是最幸运的。”

“有班上,有工资拿,地里的桃树,还不受影响。”

听完杨鸿喜的话,杨晚伊勾唇笑了。

以前的黄丰镇很穷。

主要是这儿,既不靠山,也不靠水。

这边的百姓,除了靠着土地吃饭,就没有别的营生......

所幸这儿的地理位置,也比较有优势。

水灾淹不到,旱灾干不死。

如今再加上她在这儿办了几个厂,给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又鼓励大家种桃树,又安稳的渡过这次洪灾。

“大伯,咱们这儿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老太太笑得扬起眉:“那是自然。放眼全国望去,有几个人地方的老百姓,比咱们这儿过得好?”

杨晚伊与杨鸿喜相视一笑。

“怎么?你们觉得我这话说得不对?”老太太扬起了眉:“鸿喜,这两年,整个镇上盖起新房的人家,比起往年翻了几番吧?”

这可都是多亏了自家的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