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这个演员刑啊 > 第545章:值得研讨的作品

这个演员刑啊 第545章:值得研讨的作品

作者:青山病院扛把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8-14 21:56:55 来源:笔趣阁

这是一部很值得研讨的作品,也是一部表现了最深层的人性的作品。

长久以来,关于人性善与恶的假设一直是文学作品探讨的话题。

进入20世纪后,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毁灭性灾难,生存环境的人为破坏和疾病的肆虐,使得几千年人们精心构建的理性、信仰、道德等观念烟消云散。

人们开始对人的本性产生怀疑,对未来的命运和前途感到焦虑不安和悲观失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纷纷转向表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现代主义作家们,大部分都陷入虚无和悲观的泥潭不能自拔,文学作品中“人性恶”形象层出不穷,让人们感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面临着严重挑战。

安迪的救赎之旅是充满绝望和无比沉重的,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是什么使他面对冤枉时没有感到委屈,面对压制时没有变得狂暴,面对困境时没有感到绝望,而始终保持一种冷静的心态,顽强的斗志?

答案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安迪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异于常人的理性,理性使他能够自如地在得失之间求取平衡,使他从自己身上剥离了仇恨,超越了自我,并最终到达自由的彼岸。

作品几乎没有着墨于安迪如何艰难地、顽强地、智慧地掘洞,而是表现了作为—个大写的人的代表。

安迪在那个残酷吞噬**和灵魂的魔城里自始至终没有丧失善良的人性,顽强地完成了对人性的坚守,即对作为一个人的情感、权利、价值的顽强的自我意识和肯定。

理性使他永不认命,使他深信人性不合混灭,使他对自由始终怀着希望和想象,使他为自我救赎和实现人身的真正自由而不懈努力。

斯蒂芬·金的肖申克就是一个泯灭人性的场所,监狱里暗无天日的长期精神摧残把每一个犯人都制度化了。瑞德的一番话发人深省:“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鸽子和囚犯布鲁克的故事听后叫人毛骨悚然。一个囚犯入狱时养了一只鸽子,放风时老爱带着鸽子在运动场的一个角落晃来晃去,8年后,他刑满释放,出狱的前一天他放飞了养了8年的鸽子,鸽子立刻姿态漂亮地飞走了。

可是,一个星期后,安迪在运动场的那个角落又看到了那只鸽子,鸽子像粪土一样躺在那里,鸽子已经被监狱的生活制度化了,运动场的角落成了它全部的生存空间,放飞后它又回到那里,无人喂养的鸽子活活饿死在那个地方。

还有囚犯布鲁克,他在肖申克监狱呆了几十年,肖申克已经变成了他的整个世界。

在布鲁克眼中,墙外的世界实在太可怕了,他不知道出去以后怎样生活,当他获得假释时,他一手拿着假释文件,一手拿着汽车车票,边走边哭,不到一年就死于贫苦老人之家。

肖申克出来的每一个人都变成了行尸走肉,更别奢谈什么保持人性了。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作品的名称也具有象征意义。

肖申克象征着黑暗与恶,而起源于《旧约·以赛亚书》的救赎一词,则象征着基督思想的实践。

值得思考的是,中的人物并没有像早期阿美瑞坚移民那样把“宗教作为社会生活的根本”,当然也没有进行任何的宗教实践。

主人公安迪没有等待上帝对他的救赎,而是凭着自己对善良人性的坚守,自救救人,赢得了自由,实现了重生。其实,随着20世纪西方社会信仰的缺失,人本主义代替了神本主义,这个词似乎早已不那么流行了。

阿美瑞坚许多作家早已注意到,“物质金钱为腐蚀剂,工业科技为剥夺人性之源”。

斯蒂芬·金的“另类”人物安迪在肖申克监狱几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所实现的救赎决不是一般基督教教义上的救赎,这里的救赎似乎加上引号才更为妥帖,才能表达更多的蕴涵,才能看出作者对当下社会和现代人性诸多问题的深层关注和思考。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诠释了希望与自由的真谛,可以说如果故事中的安迪放弃了希望,他就不会获得自由,通过情节不难看出,希望引导了行动,不仅仅主角安迪如此,就连故事中的瑞德也是通过安迪的礼物寻找到了光明和希望,最终通过希望获得了自由。

虽然希望与自由是两个不同的意义的词汇,但是在中他们有着因果关系。希望”是心中最真切的幻想、盼望、期望、愿望达到的某种目的或出现的某种情况。

因为安迪有希望,他才能做出一系列的救赎进行自我拯救。

故事中自由就是希望的实现。

《肖申克的救赎》中真正的善与恶难以划清界线,本是公正象征的典狱长和狱警反倒成了罪恶的化身,犯下罪状的囚犯最终证明是正义的代表。

善与恶的象征从远古的中世纪回归到现实世界。

囚犯们在封闭的监狱里,用打架滋事和变态行为找乐子打发时间,有罪的犯人接受被囚禁的事实,而无辜的安迪只能通过极端方式获得自由。

各种人物形象都活生生的在现实世界里演绎着人生。

从本质上来讲,《肖申克的救赎》是一曲歌颂美国自我中心主义的赞歌。

然而,它避开了传统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模式。

原作者并没有单纯地将安迪这个角色塑造成一个孤独的英维式人物,没有从安迪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

而是从第二主人公瑞德的视角将读者带入到安迪的世界与漫长的监狱生活中。

瑞德的自白其实代表着监狱里大多数囚犯对待现实生活的看法和态度,作者则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双无形的手将安迪的情感和读者情感一步步拉近,让读者得以近距离的感觉和安迪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随着主人公的遭遇而自然而然地放纵着自己的情感。

当然,安迪本身并不是英雄或者救赎的化身,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当然这个英雄还有所欠缺,他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否则的话,他也不会窃取典狱长的不义之财,也不会越狱。如果他十分完美的话,安迪就远远不会这样有特色,就不合这样吸引使者的眼球。所以说,安迪是另类的老美式英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