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外科艺术家 > 第433章 活命的机会

外科艺术家 第433章 活命的机会

作者:医用口罩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8:08 来源:笔趣阁

领导:“这次手术直播过程中,赵培儒的表现尤其优秀。听说,邹斌院士、陈永铭等多位院士,都在公开场合夸赞过他。”

实际上,岂止是公开场合?那几位老院士,都亲自来过全国医学会,不止一次的当面夸赞过赵培儒。

现在领导们的心里,实际上,看重赵培儒这个人,远重于看重“手术直播”这种方式。

方式,就只是一种方式而已,关键还得有赵培儒这种能坐得住镇的医生,才能把方式搞好。

归根结底,一切方式背后的本质支撑,还得是人才。

……

山省,某区县县级人民医院。

普外科的医生办公室里,几名医生,刚拿到了一例本院病人的出院数据。

这份数据中,包含病人从手术后,到出院的这七天时间里,所有康复指标变化趋势。

“空肠回输技术,果然好用啊!”

“赵培儒老师诚不欺我啊!”

众多医生,都兴奋的不行。

“能让病人的住院时间,从两周缩短到一周,这简直就是神技啊!”

“病人和病人家属,临出院时,都对我再三感激。”

谁都不想长时间的住院。

尤其是公立医院,病人多,环境拥挤,很多连连陪护床都没有,家属只能拿几块“地垫”躺在地上过夜。在医院多呆一天,就是多受罪一天。病人受罪,家属也跟着受罪。

而赵培儒的这种技术,能让病人和家属少呆一周医院,还对病人的身体康复还更好,当然反响很好了。

“这是我从业以来,学习过最好的技术了!”

……

接下来几天,赵培儒几乎天天都能接到陈永铭院士的电话。

两人就“短断端肝胆管空肠吻合器”,做了深入的交流。

几通“电话粥”煲下来,陈永铭院士脑海中的吻合器的样子,越来越清晰。

终于,他完全确定了吻合器的所有参数,去找了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去和其研发设计部对接,去搞研究和实验了。

这款吻合器若是面世,将会带有赵培儒和陈永铭两个名字。

也就是说,有陈永铭这个“得力干将”在,赵培儒再次当了甩手掌柜,出成品时,却能直接享受到收获。

这也算是赵培儒第一次,将“院士”级别的大佬,间接的当做“得力干将”了吧?

赵培儒感觉,距离将来,他手下直属团队,每个成员全部都是院士的日子,也指日可待了。

与此同时。

赵培儒手里,也拿到了一本《全国肝胆罕见病例汇总》。

本来他是要自己买的,不过他刚刚透露了一点这意思,省医学会就直接给他送了一本过来。

翻看着这本书,赵培儒也是大开眼界。

极端罕见病例,太少太少了。

有的病例,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孤例,只有这么一个病例。

“这些病例,都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这可不是有技术、有思路,就能解决的问题。

还得有运气,才能碰上这种病例。

赵培儒想了想,把两个“得力小弟”,小孟和小牧两个年轻人叫了过来。

“你俩帮我留意一下,肝胆领域的罕见病例。”

“你们通过医学会论坛,会诊交流区。看看哪个省份有这种协同会诊的请求。”

“或者关注一下网络上,看看有没有自媒体在报道罕见病例。”

“越罕见越好,你们参考一下这本书。”

不论哪种方式,只要能找到病人就行。

两个年轻人,抱着那本《全国肝胆罕见病例汇总》走了。

一边走,一边悄声嘀嘀咕咕:“赵老师这是……常见肝胆病,已经满足不了他了?要追求罕见病例了?“

另一个小小的声音道:“也有可能,是赵老师想通过这罕见病例,开发什么新思路吧?毕竟赵老师那么多奇思妙想,或许就是从罕见病例中琢磨出来的?”

“有道理。老师的思路天马行空,不是常人能揣摩的,或许找罕见病案,就是要开创什么新想法呢?”

两个声音低声讨论着走远了。

……

值班室。

马林脸色发黑:“小孟、小牧,你俩是不是有点过于光明正大的玩手机了?我这个副主任还在呢啊。”

他这科室副主任,当得实在太没存在感了。这两个年轻人,就在他眼皮子地下,玩了一天的手机。

小牧抬头,眨眨眼,道:“马主任,我们是奉旨玩手机啊。”

马林笑骂道:“你们还有理了?奉的什么旨?”

旁边,柴宝荣、魏晓斌等医生,也都笑着看过来,准备听听这两个年轻人要说什么。

小孟弱弱道:“赵老师让我们找罕见的肝胆疾病案例。还给了我们这本书。“

他把《全国肝胆罕见病例汇总》的书举起来。

马林、柴宝荣等众人,面面相觑。

赵培儒老师这是要干吗?

柴宝荣忽然道:“说到罕见病例,镜面人够罕见吧?”

“当然罕见了。“马林道:“镜面人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概率,是八千到两万五千分之一。”

镜面人,就是全内脏反位,就像是“照镜子”一样,本应该长在左边的脏器,长在了右边。

和正常人相反,所以称为镜面人。

柴宝荣:“我刚关注到了一例患肝胆管癌的镜面人病例,就在关洲省。“

牧思思眼睛一亮:“这确实足够罕见了,镜面人的概率是八千到两万五千分之一,而肝胆管癌也在消化道肿瘤中也算少见,只占百分之三。这两个同时发生,确实算是极端罕见的案例了!”

她觉得,赵老师肯定会满意这个罕见病患。

她连忙朝柴宝荣走去:“这例病人在哪呢?还在关洲省吗?”

柴宝荣:“我也是在刚才,在短视频上刷到的。”

他拿出手机,把短视频往上翻。

马林看到这一幕,黑着脸……果然,柴宝荣也在上班时,悄悄刷过短视频啊。

“就是这个。”

柴宝荣道:“这个病人是关洲省下面的某个县区医院发现的,当时关洲省的官方新闻,还专门报道过,不过官方新闻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反而是病人因为穷,没钱医治,选择出院回村,有几个自媒体、网红过去报道了一下,反而给火了,现在网络上,关注这个镜面人的热度挺高的。好多网红都去曾热点,拍这个镜面人的生活。”

牧思思看了遍视频,视频上的人,穿着破皮袄,家徒四壁,墙皮都一片片的掉落发黄。显然家庭条件不太好。

牧思思:“我赶紧去和赵老师说。”

关洲省是东南五省之一,是医疗弱省,和江南省接壤,那个县区更近,就在江南省的周边。

……

与此同时,一些行业内的医生,在闲暇时,也刷到了这个热点短视频。

毕竟是“镜面人”,这种罕见情况,众人不免多讨论了几句。

某市级医院的医生道:“镜面人手术的最大问题,还是解剖结构和常人不同。首先,这手术操作习惯,就得克服。”

众人纷纷点头。

所有医者的手术技术,都是从正常人身上练出来的,许多习惯性动作已经形成了下意识的反应,但镜面人的相反状况,就要求术者必须先克服自己的习惯性动作。

另外一个医生道:“另外,镜面人往往合并有其他疾病,比如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无脾或多脾综合征,心血管天生畸形等等,这些都会给手术造成更多的不可预知风险。”

……

关洲省县区,村子里,落后破败的房子前,又有一名网红,来采访“镜面人”了。

网红:“你的身体脏器,都和我们左右不同,这是真的吗?”

病人一看就是村里老实人,面对镜头还有些躲闪,老老实实,咧嘴露出质朴的笑容,仿佛只要他笑脸相迎,别人就不会欺负他。

“大夫说我胃、肝、脾什么的,都和正常人长的左右相反。”

网红:“你的胆总管癌,怎么不治疗了?”

病人理所当然道:“没钱,大夫说治疗要花很多钱,即便做手术还要有什么风险,比正常人也不如,那还不如不治。”

这种情况在村里很常见,很多老年病人,自知治病会花大钱,而且治愈希望还不高,那就干脆放弃治疗,不愿意让家里人背上外债。

网红面对着镜头:“评论区很多家人们,想让我持续关注镜面人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这就是镜面人的现状,他没钱治病,也去不起医院。”

“接下来,我会想办法,看能不能联系到救助资金,或者是社会捐款,筹措一些钱,送他去医院。”

大部分网红还是正能量的,都想要尽一尽绵薄之力。即便是来赚取流量,也会尽力帮一些忙,毕竟这也是观众们爱看的。单纯耍坏蹭流量的网红,是会被观众们骂的。

……

江新医院,赵培儒的办公室,门被敲响。

牧思思的小脑袋探了进来。

“赵老师。”牧思思拿起手机扬了扬:“您不是让我找罕见患者吗?镜面人,胆总管癌患者。”

赵培儒心里一动,招了招手:“拿过来我看。”

牧思思连忙一路小跑,来到赵培儒身旁,把手机放在赵培儒手中。

赵培儒看了一遍,微微点头。

镜面人 胆总管癌,这种罕见程度,足以收录进《全国肝胆罕见病例汇总》了。

赵培儒拿着牧思思的手机,来到大院长宋校文的办公室。

“宋院长,咱省里有救助基金对吧?”

宋校文点点头:“对,怎么了?”

赵培儒把视频,拿给宋校文看。

“我想把这个病例收治了,治疗费用,从救助基金上申请。”

宋校文只扫了视频一眼,便笑道:“这事,你拿主意就行了。”

他现在,是对赵培儒百依百顺,只要是赵培儒想做的事情,他是一概不会阻拦,甚至还会大力支持。

四院能蜕变成为现在的省级医院,改名成现在江新医院,又成为医疗科研总部驻地,可以说,都是赵培儒的原因。

这让他对赵培儒,有一种盲目的信任。

宋校文:”这事我来办。”

他思索了一下:“毕竟涉及到跨省了,我还得请省里的葛主任出面,派人和关洲省打好招呼,派人过去接病人。”

“救助基金的事,我让潘院长去对接。”

“你赵院长,专心负责业务就行了!”

宋校文生怕累着赵培儒,只要是能分摊出去的杂事,都让别人去做。

……

一辆江南省牌照的车辆,驶入关洲省。

车上,坐着江南省医学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李进一。

李进一先是来到关洲省医学会,和这里的负责人碰头。

由于两省的医学会高层领导,早就在电话里通过气了,下面的人办事就很顺利。

很快,车子来到“镜面人”所在的村子。

关洲省医学会的人,先找到村委会主任,让村主任带着去找镜面人。

在村子里不论做什么事,有村主任出面,村民才会信任你。

“李主任,这就是史栓民他家。”

村主任带着李进一等人进到院子,高声道:“栓民,快出来!”

屋子里,钻出来几个脑袋,史栓民和他妻子,老母亲,都好奇的看向外面。“

“村长来了?”

村主任笑呵呵道:“栓民,你小子有福了!这位李主任,是江南省医学会派来的,专门接你去治病的!”

镜面人患者史栓民一下子有些退缩:“我没钱。”

李进一主任和蔼的笑道:“不要钱,免费的。”

“真的?”史栓民愣住了,天上还有免费的馅饼?

他妻子和老母亲,也是第一时间不信。

最近村子里,每天大喇叭都在循环播放“反欺诈”的事情,据说有的人被骗了网贷套路好几万呢……

史栓民:“村长,这不会是骗子吧?”

村长气的上去就要踢一脚:“你臭小子,我还骗你?”

“这是正儿八经的医学会的领导!做不得假!”

史栓民一家,一想还真是,哪有骗子是村里、镇里、市里的领导领着来的?

“真是免费吗?”史栓民畏缩的眼神里,闪过一抹希冀。

他不想死,可是贫穷的家庭,让他不得不面对死亡。

现在,能有一个活命的机会,怎么不愿意抓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