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外科艺术家 > 第477章 更符合时代的潮流

外科艺术家 第477章 更符合时代的潮流

作者:医用口罩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8:08 来源:笔趣阁

众人大气都不敢出。

屏息凝神,知道此刻极其关键,切偏一刀都有可能会前功尽弃,甚至会把癌变病灶“炸”的到处都是,彻底毁掉病人的后半生。

可赵培儒却澹定从容,丝毫都不紧张。

甚至还能分心,边操作,边给众人讲解道:“这里分离时,要沿着神经表面向下分离,这样能避免损伤输尿管和骼血管。”

“这里清扫淋巴结时,要注意淋巴结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第一个是肿瘤周围两厘米,上动脉分叉处,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这三个地方要着重清扫。”

众人一边看赵培儒那每一步的精妙操作,一边又赶紧把赵培儒所说的话记在本子上。

“我们光是听、学、写,就感觉手忙脚乱,快记不过来了。赵院长一边精细化操作,一边还要分神讲解,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啊?”

“是啊,赵院长这分心多用,还能把每件事都做到如此完美,也太厉害了吧!”

众人心里感慨着,手中却是也一点不敢怠慢,赶紧记下一切所见所学。

终于,那颗不规则的肿瘤,被赵培儒彻底的剥离下来。

赵培儒将肿瘤扔在托盘上,一边继续讲解道:“在吻合肠管之前,要先完全游离降结肠脾曲,这样吻合后的肠管才能无张力。”

这台在别人眼里,困难无比,得小心翼翼对待的手术,赵培儒却把它当做了一台教学手术。

任金红主任举起了手中的手机,点开了录像功能。

“这个桉例,太值得记录下来了。”

不论是从术前的诊断过程,还是术中的这些精妙操作,以及注意要点,都太具有教学意义了。

手术结束后,她还去把手术室的几个专业摄像头录像,都要了过来。并且和她用手机拍摄的素材,一起剪辑成了一条视频。

并配上标题“上消化道呕血,竟然是结肠癌引起的。”

做好视频后,她给她科里的所有医生,都发了一份。

科里的有因为今天休息没过来,或是值班下不来的,这视频能让他们好好学学。

值班医生们看过后,大为惊叹!

“这诊断能力,好强!”

“视频上这位身形模湖的医生,在别人都认为是上呼吸道病根时,他就能已经做出决定,安排病人去做结肠部位的增强CT,说明他已经怀疑是结肠癌引起的血管压迫了,这眼光,这经验,牛啊!”

“而到了手术中,复杂不规则的侵犯累及肿瘤,他竟然能如同庖丁解牛一样的层层剥离出来,技术好高超!”

“还有视频里的讲解,似乎也是他在边做操作的同时边说的,这位不仅手术操作厉害,讲的东西也极其有价值!”

这视频看下来,众人都惊叹不已,对那位主刀极其佩服,都在群里@任金红,询问这位主刀是谁。

很多医生,忍不住就把这视频,分享给其他医院,关系要好的同僚了。

这段视频中的主刀,太出色,太优秀了。

太值得分享了。

就像是大家在在玩一个游戏。可突然冒出来一个高玩,以极其完美的方式速通了游戏,并且打出了全球最快的记录。玩家群体们争相转发传播这一速通视频一样。

此刻的医生们,也恨不能让自己的朋友医生们,也都看看人家这位“高玩”医生是怎么诊断的,怎么手术操作的。

没多久,这条视频就在广大京都医生群体中传播开来。

“这视频上主刀的声音……好像是赵培儒院长?”

有不少人都听过赵培儒的直播手术讲课视频,对他的声音是有点熟悉的。

即便视频上没有出现赵培儒的脸部特写,但很多人光是听到这个声音,以及看到那精妙的操作,那颇具代表性的细节精准拿捏,就猜到主刀是赵培儒了。

……

医学会、医师协会、医院协会组成的评审组。

今天的评审议题,又讨论到了“结肠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这结肠学科的带头人,确实不好选啊。”

好几个老评审,都是比较中意赵培儒的,但赵培儒在“结肠癌”领域成绩的缺失,让他们犹豫再三,目光频频看向其他两位竞争者的资料。

正这时,几个老评审发现,后面的一群年轻工作人员,正在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盯着手机看,似乎看到了什么奇妙的视频。

“这视频上的,肯定是赵培儒院长吧?”

“他这结肠癌诊治水平,好强啊!”

“听说这条视频,已经在医生圈子里疯传了。”

几个老评委听到“赵培儒”这个名字,心神便是一动,“你们在看什么?”

“老师,是赵培儒院长的手术视频。”

几个年轻工作人员,把手机拿过来:“这条视频,在医生圈子里已经传疯了,是一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差点被误诊,是赵培儒院长诊断出了结肠癌……”

另外一个年轻人补充道:“最出彩的还是他在术中的剖丁解牛式的切除肿瘤办法,您快进到那一段看看,那操作,简直太牛了。”

几个老评审心里一动,结肠癌?

正说赵培儒最欠缺,就是结肠癌领域的成绩呢。

他们立即点开视频播放。

等看完这条视频,几个老评审互相对视一眼。

“原来他在结肠癌领域,也这么优秀。”

老评审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种深厚的功底,绝不是短时间内能练成的,肯定是赵培儒本身就在结肠癌领域颇有造诣,只是一直不被大众所熟知而已。

“去打个电话,问问深水潭医院,求证一下,看看这条视频上的主刀,到底是不是赵培儒本人。”

……

赵培儒脑海里,响起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任务一:诊治一例罕见症状的高难度结肠癌病例。】

【获得奖励:手术状态卡2张,经验值30万点。】

赵培儒:“果然符合任务条件。”

幸好在深水潭医院多逗留了一会儿,运气不错,在这急诊遇到了这例罕见症状的病例。

当然,这例病例能遇到赵培儒,也是好运气,不然真误诊了,那等将来结肠癌到了晚期再发现时,就一切都来不及了。

……

全国医学会的理事成员邓长兵,忽然给赵培儒打电话。

“赵院长,最近流传一段视频,主刀是你,病人是一例差点被误诊的结肠癌病人……那是你没错把?”

赵培儒笑道:“是深水潭医院那一例吗?”

“对!”

赵培儒:“那确实是我。”

最近,很多医生也在私下里,求证那是不是他。

求证后,则借着私人关系,对视频中的许多不懂的点,提出疑问,希望能得到赵培儒老师本人的解答。

赵培儒心里奇怪,邓长兵作为理事成员,位高权重的,怎么也对这段视频感兴趣了?

邓长兵道:“最近有不少人和我反应,说你这段视频极其具有教学意义。他们希望能更深入的向你学习一下视频中的技术。”

赵培儒一听就乐了。

那些和自己有私交关系的,还能直接联系自己询问。而更多数的,和他没有私交关系的,只能层层向上反映,最终,都反应汇总到了邓长兵那里。

赵培儒想了想,邓长兵的提议,也是个件好事,如果他脑海里的的这些经验、知识,能让更多患者受益,在全国范围内减少大量误诊,让更多癌症患者在早期就被筛查出来,是大好事一件。

对他个人,也有很大的好处,他的名气会随之传播开去。就像上次的巨结肠技术,虽说赵培儒没有为那上百名孩子亲自做手术,但他却收到了上百个家庭寄过来的联名感谢锦旗。

“行,邓理事,你说该怎么做?”

邓长兵:”我觉得,就以这段视频为基础,我找人再重新剪辑,制作一段新的,精良的视频,新视频一是要突出你的讲解部分,这需要你重新录制一些音频,到时成为视频中解说部分。二是要把关键操作部分做分屏处理,让观众能从多角度,多方位的感受到术中你的考量过程……”

邓长兵在做视频方面,很有经验,说起来头头是道。

他在负责这直播板块之前,就是负责视频审查板块的,所以在这方面非常专业。

“到时,把你这个教学视频,放在‘医学继教’app上。”

赵培儒微微点头。

“另外,我还有个想法。”

邓长兵道:“目前,大家都还是比较中意发表医学论文的,这是因为发表论文,对他们的学术、学历、晋升职称、社会地位等等有帮助。”

“可时代变了。”

“以前的载体,只能靠期刊、专刊、杂志这种文字媒介,来传递信息。”

“现在,视频的成本、直播的成本已经降下来,我打算,以‘医学继教’app为载体,让在上面能发表视频、直播的医生,也能获得文字论文同等的好处。”

“也就是说,以后发表视频,也能等同于发表文章、论文。也能让作者获得好处。“

“毕竟,视频的教学意义,有时候比文字形式的论文,更直观,更高效,更符合时代的潮流。”

赵培儒心里一动,他对这点是赞同的。

视频必然是比文字、图片,更为直观的。

很多论文虽然已经写的极尽详细,也配上了大量图片。但操作和试验过程,若是能配上一段视频,无疑能让读者有一个更直观的理解。

以前是条件不具备,载体和传播都很受限,只能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来传播。而现在条件具备了,就需要有人站出来,主导这一改革进程。

如果邓长兵真能做成这件事儿,那肯定能鼓励更多学生、更多科研工作者群体,以视频方式来发表医学论文。

……

赵培儒来到病房查房。

走在深水潭医院的住院病区,赵培儒不由得感慨……

不愧是京都的大医院,全国最先进的医院之一。即便是他们江新医院,已经一而再的获得了大量注资,重新修建、装修,改头换面,提高了档次,可比起这里还是差远了。

赵培儒在这里,只有一个病人,就是那一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结肠癌’。

来到病房,病人的家属正提个水果篮,像是要出门。

一看到赵培儒进门,顿时激动的出声:“就是他!妈,他就是主刀!”

家属正要出门去寻找赵培儒呢,还担心不容易找到本人,结果赵培儒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病人在床上,也激动起来,忙开口道:“谢谢您救了我一命!”

家属道:“不,是救了我们全家!”

明显能看得出来,这一家子的家庭关系很好,彼此很相亲相爱。

赵培儒这给病人检查出早期癌症,进行根治性手术,等于是挽救了他们一位家庭成员,不至于让他们美满的家庭变得破碎。

家属还带着小孩子,一起鞠躬感谢了赵培儒,把一个水果花篮,递到赵培儒手里。

“我们看到了墙上的‘不收红包’声明书,只能送您这点小水果了,希望您能接收我们一片心意。”

……

回到医生办公室,赵培儒把水果花篮,给众人分了。

正这时,门被敲响。

韦宏兵出现在了门口,看到赵培儒的身影后,笑道:“赵院长,我来找您报道了。”

赵培儒笑道:“手续都办好了?”

“办好了!”韦宏兵有点激动,道:“以后,我就是您的人了!”

他是谢东树院士的人,在谢院士的安排下,又得到了赵培儒的首肯,这才办了一年期的“进修手续“,以后就能跟随赵培儒学习了。

医生办公室里,有些人认识韦宏兵,惊讶道:“韦主任,你要跟着赵院长进修了?”

得到韦宏兵的确认后,这些医生,无不露出羡慕之色。

“我们也想跟着赵院长进修啊!”

一群人,都眼巴巴的,渴求的看向赵培儒。

在看过那段视频后,谁不想跟着赵培儒学习?

即便只学到赵培儒身上的火眼金睛,也能让他们受益无穷了呀!

这时,赵培儒接到个电话,是谢东树院士打来的。

谢东树院士专门打这通电话,是为了感谢赵培儒愿意教导韦宏兵,也是叮嘱韦宏兵,跟在赵培儒身边要好好学习,颇有一副托付拜托的意思,言语间,谢院士完全把赵培儒平辈对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