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从仙剑开始拯救女娲 > 第三十九章 就像回家一样

从仙剑开始拯救女娲 第三十九章 就像回家一样

作者:浮云奔浪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0:06 来源:笔趣阁

这琉璃灯在玉虚宫,不过照明之用。但元始天尊所用之物,自非寻常灯盏,作为交换已是绰绰有余。元始天尊道:“道友新铸之灯,虽是混沌罕有奇宝,却非任谁都能善用。此琉璃灯或可弥补此缺。”

“那……我就厚颜收下了。”

本质跟盘古开天斧一样,太始莲灯的使用条件,的确高的有些夸张。而听元始天尊的意思,用琉璃灯的灯芯灯油合之,或许能稍微降低一点门槛。

但幽莲那边还有一盏元灯,真要有什么须得交给小辈做的事,谢云书直接用那一盏就好。至于元始天尊的琉璃盏,不如留着另备它用,不必为了一盏灯毁掉另外一件宝贝。

于是,他把琉璃灯收下后,就即刻正色应道:“还请天尊告知娘娘行宫方位,我与内子当亲往拜会,以将轮回规矩与天条结合。”

“可。童子何在?”

“掌教老爷?”

白鹤童子规规矩矩袖手而立。元始天尊吩咐了一声,即见童子安排好九龙沉香辇,载着谢云书夫妻直往三界天外而去。至于杨戬兄妹是第一次拜会天尊,是以就留在玉虚宫,先认一下师门再下山协助姜子牙的封神大业。

而过了许久,就连九龙沉香辇拉车疾驰,都让人觉得时间有些漫长。终在祥光瑞气四射的云团之上,青鸾缭绕,彩凤飞旋。雕梁画栋间,隐约可见一处庄严宫殿,不知在云烟何地。李忆如遥遥感应,已觉一股与七彩石息息相关的莫大神力,正处殿堂之中,令人莫敢轻忽。

当然对李忆如来说,就只有亲切柔和。毕竟她是真正借助宝莲灯,拿到七彩石好处的,天然就跟女娲大神亲近。

不久之后,到了地界的辇车就停了下来。谢云书拉着李忆如走下,就见着九条金龙拉扯自行返回了玉虚宫。而谢云书则按部就班,跟李忆如一道往娲皇宫走去,但在迈过石柱华表之时,眼前陡地豁然开朗,却是别有洞天,满目冲峦叠翠。

就在风光秀丽的世外仙境当中,放眼望去正中央,才是一处清净宫殿,周围花香鸟语,飞禽走兽无不和睦共处,俨然一派祥和向荣景象。

“我就说嘛,哪里有大神非得孤零零住在天上,一个人冷冷清清的道理?”

连嫦娥独居的广寒宫,都时常有人拜访。李忆如另见洞天,顿时觉得正常了许多。

而她话音未落,只觉额心一暖,一位仙姿绰约,乌发云鬓如黛,五官完美无瑕,又端庄肃穆的女神,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青葱玉指,抚在了她的眉心。

没有多余的华丽坠饰,一身简洁素服的女娲,轻抚着李忆如脑门,莞尔道:“你这小女娃儿,却是个活泼精灵的,当真不似仙神。”

“本来我就是我家娘娘造的,肯定更像人一点。”

能够这样悄无声息接近,又不会引起谢云书两人顾忌的,此地却也只有女娲一个。李忆如由着她揉了揉脑门,嘴里依旧不甘示弱:“再说了,这里三界的神仙也有很多怪人啊,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

“岂可一概而论?”

性情古怪的散仙,不论与人多亲近,都会天然认定自己是仙。哪怕是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都不例外,这是从根上决定的。而李忆如就没拿自当过神族,一切的思维习惯都是从人族的观念出发。

女娲感慨道:“仙凡之别,不在其行,更在其心。人之为人,不问出身,而在‘持得’。”

“什么持得?”

李忆如被女娲说的稀里糊涂,谢云书却即刻吐槽道:“女娲大神夸你道性不变而已,一直当自己是个喜欢自作聪明的傻瓜,一样很难得。”

“是么?”

“各安其分”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而有必要扛担子才去做女娲后人,否则就当自己是个寻常富家妇人。李忆如一向分的清楚,柔柔一笑而后不服气地争执道:“夸我聪明就聪明嘛,云书哥你别夹带自己的调侃。”

“……”

反正这姑娘一夸人就喘,谢云书已经习惯了。女娲却似乎很喜欢李忆如的个性,不由问道:“你们所来之处,又是怎样造人?”

“就像传说一样抟土和水,加上我家娘娘一点点灵力……”

李忆如如数家珍地给女娲聊了些自家事,将家乡的风土人情都给女娲描绘了一遍,完全没拿自己当外人:“总而言之,两边的人界秩序各有优劣吧?”

“原来如此,汝界绝地天通,乃为避免种族之争。”

一想起天庭如今境遇,女娲不由浅浅叹息,道:“当初玉帝亦心怀仁德抱负,岁月变迁之下,仁君亦不再为‘人’君。”

“娘娘指的人,原来是这个意思。”

李忆如恍然大悟,理解道:“不管是权力还是修为之类,大家变厉害了就很难受约束。心思野了,那便回不到过去了。我不怎么会说话,但这个道理还是明白的。”

“所以,你很招人喜欢。”

女娲造人之时,肯定是希望人如初生一般,不至偏门错路。

再次轻轻拍了拍李忆如脑门,女娲这下才回过身离去,话锋一转道:“新天条选择了你,看来亦非偶然因异域女神血脉之故。尔等来意,吾已知晓,将生死簿予我即可。”

“那就有劳娘娘了。”

轮回之道,谢云书已借幻瞑座浸淫一段时日,算得钻研颇多。

但要从女娲亲手写天条的氛围中,再次亲身感受天地律令的成型过程,无疑比谢云书靠反曼陀罗法阵去自己揣摩,来得更加系统完整。简单来讲,谢云书是在新天条现有的框架上修改,女娲则纯属自己原创,自然更贴近三界大道本源。

谢云书二话不说,把自己的生死簿递了过去。但见女娲立足不移,周天灵气呼应而至,依照谢云书和元始天尊的约定,大幅度限制了外界干涉生死簿的可能,并且确立少数几种能够修改生死簿的情况。

不过,谢云书考虑了一下,发现还有个问题。

“娘娘,听说地府的生死簿,会根据灶王爷与巡天天官的记录,即刻调整好人坏人的寿数福运,以作赏赐报应。这样绝对不让更改,是否也有不利?”

女娲大神稍一停顿,但有感于这数万年来天庭变化,又坚定不移地以神力书写起神文。

“汝是否愿意汝之一生,乃由地府判官在生死簿上摆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