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风骚重生传 > 第一千七百八六章 刻板印象

风骚重生传 第一千七百八六章 刻板印象

作者:橘子奏鸣曲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1:00 来源:笔趣阁

贾鸿渐知道,这事儿要是提前引爆的话,那搞不好就会弄得全社会反感的!这事儿可不是开玩笑!要知道人都是有一种刻板偏见的,这刻板偏见说白了,就是先入为主。不管事情原来是怎么样的,大家都认为是这样了,那么以后就都是这样了,哪怕真正的事实出来,这也不一定能够都得过错误的习惯!

就像是呆湾那边的“国语”所谓的把“和”念为“han”这并不是什么所谓的中华传统在呆湾,其实也是一个读错了的典型事例——其实老首都话里面,和这个音,是有“汗”这个读法的,但是只能用在当连词的时候!比如说“咱俩谁和谁”以及“哪儿和哪儿”这种地方拿才用“汗”这个发音,而且这种发音那还算是比较“土”的,同时还有另外的发音,就是“害”音。比如侯宝林的相声录音里面就有,“我害你”“你害我”这其实就是“我和你”“你和我”。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认为这是首都土话里读错了,就跟“大栅栏”读成“大时烂”一样,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土叫法,那不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叫法。

但是后来光头政府退居呆湾的时候,那边呆湾的民众刚经过日本50年的占领之后根本就没几个会中国话的了,所以这中国也要重新教,然后呢,来了一个齐铁根来代表政府在电台里教大家说“国语”。然后呢,这老先生的京片子那就是全读“汗”了。接着在这老先生的影响下,呆湾国语里面那几乎全读“汗”了。结果后来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90年代去呆湾访谈的时候,一听说这事儿,当时就笑道这齐老爷子使劲使过了!因为舒乙知道哪怕在老首都,念白话文的时候,那“和”也是要念“合”而不是“汗”,“汗”只是口语一种念白了的说法而已!

同样,当大家都习惯了西游记里面的种种设定,而这种设定都是来自80年代的老版《西游记》的话,那么任何和这个设定有冲突的东东那肯定会让很多人下意识的就觉得不爽。就觉得是错的!就像是后世。那张xx版的西游记,定妆照一出来直接网民一个个的都喊雷。而且,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外国人拍的问题——虽然斯皮尔伯格是世界知名的大导演,但是中国人却有一种潜在的文化“自大”。就是说哪怕是国际大师来拍中国人都知道的东西。如果大师拍的跟中国人普遍认为的不一样。那中国人就会觉得这大师拍出来的东西那就是错的,是大师不懂中国,所以他拍错了!

这就有点像是传统中国和日本。都有很多人熟稔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国传统是赞刘的,说曹操好的并不多。但是在日本那边,更多的是认同曹操的多。如果日本人来拍个三国在中国上映的话,估计那就会变成以曹操为主角的故事,变成赞曹操的故事,这样的一个故事绝对会让很多不了解日本人观点的中国观众觉得这导演这剧组就是胡乱拍,就是瞎改编!

所以,这事儿要改动的话,那真心要面对很严重的一个刻板印象的问题。要面对先入为主的概念的话,那么最好的一个做法,其实是改的近乎面目全非,这样一来就让人几乎联想不起来原来的情节,而是当成一个新故事来看。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大话西游》其实就是一个这么改法的东西,通过对剧情前前后后的各种改动之后,这《大话西游》几乎没有了当初那个取经故事的影子,而是变成了一个爱情故事。这样的一个故事,在港港上映的时候票房惨淡,但是在几年以后却是在大陆的大学里面慢慢的流行了起来,各种有点学术氛围的评价,称之为后现代无厘头结构主义,这片子红的都让周星驰自己有点不理解了!

因此,贾鸿渐如果要弄这个东西,并且在国内引进的话,那么显然要么就是改的面目全非,跟大话西游似的,要么最好就是不要改。但是显然,要是不改或者改的面目全非的话,他就不会去想要拍了!

所以这事儿其实是个非常难得事儿,这说白了,就像是菩萨姐姐准备帮忙推广佛教,但是在佛教没啥市场基础的时候,要推广佛教,这绝对是个难事。而且最大的问题是,现在还不能通过走最高领导人的路线来让最高领导人间接的帮忙推广他们的产品!

那么,这个东西要怎么推广呢?这个推广的神奇招数,贾鸿渐能想的出来么?当然能想的出来了!于是乎几天之内,通过华夏卫视的一些兄弟单位,一个消息开始不胫而走——梦工厂旗下的斯皮尔伯格貌似正跟华夏卫视谈合作拍一个国际版的《西游记》出来。这新闻一出来,媒体们顿时可就是有点要**的意思啊!要知道在这个年头,中国可是还没意识到啥叫软实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那基本没人啊!谁都没想到自己整天看的都是美国大片儿什么的,可是哪怕这样,突然一个美国大导演,突然传出来他要拍中国的传统题材,据说还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这这这这……这突然就有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啊有没有!这种赶脚,那是一种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在自己都没注意到的情况下,居然被外人被大师看中了!而且还是自己在落魄的时候!这种感觉,那真有点他乡遇故知,有点遇到贵人的感觉啊!

说实在的,这种感觉可是有点夸大了,要知道这个年代的中国以及中国人,那自信可是不高的,不像是后世,中国动不动第二了第一了,老百姓就说嗨人家美国多好多好,咱们比美国差远了——这话里话外的那是瞄准世界第一去的啊!可是今天呢,今天连瞄准个英国意大利什么的都不敢啊!今天说起来希腊那种穷逼国家都是一副羡慕的样子啊!在这种苦逼的情况下,突然有个洋大人,还是一个很有水平的洋大人看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多大的承认啊?

要知道哪怕是后世,在几十年的崇洋媚外的一种习惯趋势下,很多人都会认为外国人承认好的才是真的好的!这可能有点搞笑,但是问题就在于哪怕贾鸿渐也承认,有时候下意识他就是想知道洋人怎么看一个问题!当发现洋人称赞中国的时候,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绝对不假!当然了,看到洋人批评中国,他也不太当回事儿。但是说回来,这种因为外人承认而觉得自豪,本身就是一种不太自信的表现,这就像是绝顶高手被别人夸奖怎么怎么好,那简直就是应该的!反而是不咋地的被人夸奖了,这才能乐半天!

在后世都是这样呢,在现在斯皮尔伯格这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个德艺双馨的享誉全球的电影大师,突然相中了、挖掘出来了中国璀璨的古典文化瑰宝,这怎么能不让中国人有一种收到了圣诞礼物一般的惊喜感?不过呢!这种惊喜背后却还透露着一些不自信!所以很多媒体在听到了这个风之后,那可不是跟后世一样没节操的先做了标题党发表了文章再说,而是一个个的都生怕报道错了闹笑话的赶忙跟华夏卫视联系!

这事儿弄得让华夏卫视就不好做事儿了啊,要知道这个风那就是贾鸿渐让华夏卫视透露出去的!本来就是想通过小道消息吹吹风,非官方的造势一下,结果谁知道这事儿弄得到最后还得官方出来证明一下?要官方出来证明的话,最早直接开新闻发布会不就得了?干嘛还非得走小道消息呢?但是眼前又是每个人出来真名实姓的放一个真话,就没人敢发表的样子,这可如何是好?而且媒体们那一个个的整天往华夏卫视打电话,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儿,这可躲不了啊!

想了想之后,贾鸿渐干脆出了这么一个主意,让华夏卫视的相关宣传部门的人出去接受采访,然后说一句:“我们华夏高科现在是想重拍一下经典的古典名著,像是近乎93年版《三国演义》的全套人马重拍的《三国演义》已经做的差不多,今年年底之前就可以播放。现在我们台正在计划接下来的古典名著拍摄计划,而拍摄剧组方面,人员选择比较广,的确有国外的人选,但是目前还在早期洽谈当中,其他的具体是不是斯皮尔伯格,甚至还有没有其他的人,因为还没开始正式洽谈,八字还没一撇,不太好透露……”

这样的一个消息出来之后,那各家媒体一下就吃了定心丸,一个个的都开始报道了!那一个个报道的除了照搬华夏卫视的话之外,那还加入了各种评论和畅想——比如说“华夏卫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古典文学名著将引入国际板底”这样的标题下面,那对华夏高科的这个发言进行了充满想象力的畅想,比如说畅想了斯皮尔伯格等人过来执掌拍摄,甚至还有好莱坞班底甚至是国际知名影星……像是西方人扮演的如来之类的。

不得不说,这样的一个文章非常非常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这样的一个新闻,也渐渐的成为了街头巷尾的一个谈资,甚至这样的一个谈资都有点改过了年底要上映的《水浒传》了!不过,袁明却对贾鸿渐的这个发言有了点疑惑,“头儿,你不是说咱们要通过小道消息放风出去,然后吸引……眼球么?怎么现在咱们自己说的话却是留了那么大的余地?要吸引眼球的话应该往夸张里说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