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混在华娱的日子 > 第383章:探班小破球

混在华娱的日子 第383章:探班小破球

作者:李济海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5:12 来源:笔趣阁

从剧本都能看出来,《中国机长》几乎就没有拍摄难度,欢歌传媒给了所有演员二十天的专业培训时间,并且就在CH基地培训,事件的人物原型会一对一的与演员沟通和交流,让演员能够熟悉在飞机出事的情况下,每一个岗位的机组人员的反应,以及当时是如何应对乘客的。

出演机长的张涵雨更是整部电影的灵魂人物,于是开拍前他登上飞机模拟器,开始了长时间的驾驶训练,第一次试驾,降落时飞机重重的砸在地上,他甚至以为把装置弄坏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他已经可以手动操控模拟器认准跑道平稳降落了。

好在维塔工作室对欢歌传媒的项目比较重视,宁昊的《疯狂的外星人》的特效也是在他们那做的。维塔的项目总监和特效部门的负责人都赶到燕京,和沈欢交流后期特效的视觉效果,

陈子茜则奔赴西安的一家航空设备生产厂,沈欢要按原比例造一架8633的模型,用于机舱内的拍摄,无论是耗资制造完整的飞机,还是支撑飞机的机械装置,所用的技术都要比好莱坞更强、更先进。

宁昊的《疯狂外星人》后期已经做完了,这段时间是他比较闲的时候,因此他来剧组客串的结果,就是减轻了沈欢的压力,他可以主导在成都和拉萨的拍摄,沈欢不介意将他的名字写在联合导演一栏。

想起原时空19年的国庆档,虽说是70周年大庆,可也没必要把《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三部大制作,聚集在一个档期上映呀,完全是自相残杀,就不能稍稍的挪一部电影放到暑期档或者贺岁档?

沈欢《中国机长》很有信心,今年的春节档必然是,呃,猛地他想到郭帆的《流浪地球》也是在今年的春节档上映,吓得他一身冷汗,赶紧给宗帥打电话,让他来自己办公室。

“沈董,什么事这么急?”

“宗哥,你还没对外宣布《中国机长》春节档上映吧?”

宗帥摇摇头,“前几天才确定档期,特效也不是在国内做,我还想找你问问时间上来得及不?”

沈欢有点尴尬的摸了下鼻子,“宗哥,我给忘了一件事,郭帆的《流浪地球》也是在春节档上映,咱们可是占了40%的份额,不能自己打自己呀,我想了想,还是把《中国机长》推迟到明年的五一档吧。”

“你很看好《流浪地球》?”

沈欢笑了笑,“宗哥,这是咱国内目前为止耗资最大,动用人力最多的科幻片,我哪敢小看,咱们还是不要硬碰了。”

见沈欢没什么事了,宗帥也准备回自己的办公室,刚走到门口又想起了一件事,“下午的《再见前任》提前场,你一定要到场,毕竟是田玉生到我们公司的第一部电影。”

“行,我准时到!”

既然说到《流浪地球》,沈欢也想问问电影怎么样了,自从上次给郭帆又批了一笔经费,这家伙连电话都没给沈欢打过,现在肯定是在做后期,

“郭大爷,拿了我的钱,好歹吱一声,知道你忙着做后期,没忙到电话都不能打吧!”

“沈大爷,我最多陪你侃两分钟,正忙着呢,有事你过来都行。”

听他说完,沈欢直接就挂了电话,反正中影又不远,杀过去不久完了。到了中影,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沈欢找到了郭凡,他正和聂华老师商议片中的闪电和暴风的画面呈现。

《流浪地球》筹备时,郭凡和制片人龚格曾随中影的康董前往美国顶级特效公司工业光魔交流,工业光魔是卢卡斯影业的子公司,无论是《星球大战》还是《阿凡达》都有他们的参与。

但是,在工业光魔的特效报价单上,一个7至15秒的高难度镜头,便宜的是12万美金,贵的要28万美金。这对于《流浪地球》剧组来说是支付不起的。

虽然《流浪地球》的特效是中外合作的结果,但郭凡告诉沈欢表示75%都是国内团队做的,外国团队只参与了一小部分,主要还是国内团队努力的成果。

除了数字特效之外,还有一部分很重要,那就是可现场拍摄的特效。叫做物理特效。包括:风、雪、爆破、火焰、落石、水蒸气、烟雾等效果。他们是来自中影集团物理特效组的聂华老师负责。

太空站最重要的戏份是失重场景的拍摄,这些镜头是由国内知名的动作指导:严桦老师和他的团队负责。他们还设计、指导了片中所有动作场面、威亚特技的拍摄。

“嘿,我随口那么一说,你还真来了,电影不拍了?”

“我的事还用你操心,来看看你是怎么把钱给我花完的,有没有偷工减料!”

制片人龚格和聂华老师走了过来,“沈董,难得你还能想到我们《流浪地球》,要不是知道你忙,我都以为你忘了自己还投资了这部电影呢!”

沈欢也不见外,摊手示意他们坐下聊,“我不重视的话,老郭一个电话能骗我8000万?你以为他是貂蝉呢!”

“哈哈哈!貂蝉也不值8000万呀!”

“老郭,电影也拍完了,后期估计要多久?”

“后期至少还要3个月,不过不会影响春节档上映的时间,你这个资本家可以放心,我估计票房怎么也得有15亿吧,不会亏的!”

龚格指了指郭凡,“你的心态可以呀,居然都想到15亿票房了,说实话,这部科幻片拍完,我至少得休息两个月,太累了!”

这两人能不累吗?一切辛苦都是为了剩钱。跟维塔工作室合作了一部分服装道具的制作。在拍摄阶段,维塔工作室制作的服装才用了一个月,就已经坏得七七八八了。龚格找到维塔工作室交涉此事,他们压根儿不相信,反问“是不是你们维护出了问题?”

等他们来了现场后,傻眼了,原来他们服装根本经不起国内“折腾”!因为国内的使用强度远超好莱坞同期水平。按照好莱坞的标准,主演穿戴这身服装,每天穿戴6小时,实际拍摄只需要4小时。

而在《流浪地球》的片场,主演花6小时穿上衣服后,24小时都没脱下来过,通宵达旦地做大尺度动作,损耗程度可想而知。

“我们自己的科幻片,还得靠传承说话,如果啥都要找外国人,还用咱们干什么!”聂华老师只一次也是耗尽了自己团队的每一份力量,也是想创作出最符合东方文化的科幻世界。

几个人听完聂华的话,都点头符合。

中国科幻是必须要有自己的内核。完善中国科幻内核这件事,外国人根本做不来,因为没法把他们脑中根深蒂固的想法,统一到中国科幻的视觉想象上。

《流浪地球》剧组,针对中国科幻内核,就做了明确的界定:

首先,它是基于刘慈欣在《流浪地球》原著小说建构的世界观;其次,它必须具有中国人思维想法的人物行为逻辑。

另外,很多刘慈欣书中没有详细外形描述的物件,设计灵感也都来源于中国文化。比如,概念设计师张勃透露,关键性发动机的核心样貌参考了古代地动仪的设计,而太空空间站的样貌则是参考了古代计时器日晷。

“沈导,你觉得咱们《流浪地球》能有多少票房?”

“不低于20亿吧,主要看市场的反响,如果口碑好,票房有可能更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