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西游之镇八荒 > 第九十七章 儒道相争

西游之镇八荒 第九十七章 儒道相争

作者:听风画秋雨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10 09:18:22 来源:笔趣阁

南赡部洲。

凡人生死,甲子岁月。

一队车马,自长安城出,几千里路,来到白帝城。

巍峨城墙,历经风吹雨打,有了几分斑驳古意,城门的守护兽,还一直守护着这座人、妖混居的城市。

龙王庙,青烟不散,受香火熏陶的金身,略微焦黄,给人庄严、肃穆之感。

骤然,凡人视线所不能见,神像眉心天庭,金光亮起,旋即走出道虚幻身影,落地后,变得凝实。

“城主!”吴羞早已候在旁边,恭敬行礼。

沈伦扭扭脖子。

这是他以香火凝聚的一道法身,所谓法身,简单理解就是以法力凝聚的身躯,天下仙神,都有各自凝聚法身的窍门。

法身战力有限,好处是能让仙神一心多用,尤其修神道的神灵,最擅长此道,因为此类神灵,没有肉身,损失一道法身,至多损失些香火,若真魂被杀,那真就死了,灰飞烟灭的那种,所以真魂常居于神域,仅以法身显化世间。

三界中,最擅长此道的莫过于南海观世音菩萨,庙宇遍布三界,信众不逊佛祖,传闻有千面千相,法身千万。

“长安城又送诏书来了?”沈伦问。

吴羞道:“是的,屈先生方才派人过来,让奴婢告知。”

沈伦“嗯”一声,有赖于龙王庙的存在,他的本体尚在西牛贺洲,与白帝城相隔十几万里,但他能时刻掌控着白帝城,乃至南赡部洲的各种情况。

只需将一缕神魂气机寄托于金身上,无论相隔多远,依靠和吴羞说好的特殊的祭祀,沈伦都会有感知,除非大神通者出手干扰。

自从汉武帝敕封后,白帝城得“官方”认可,三教九流的修行中人,皆会来此交易,换取修行所需,像炼丹用的奇珍异草,炼器用的沉铁精金,更不乏王公贵族,亲至或派人来此,求取“仙药”,或是撞仙缘,使得白帝城一直兴盛,未曾衰落。

沈伦从未忽视庙堂变化,尤其人王的更替,影响深远。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这个世界,掌握着人间最高权力的位置出现变化,意味着国家疆土所至,天地气机亦会跟着变化,而这些气机,会影响到修行中人。

简单来说,如果人间战乱频发,那么天地气机会充斥着杀气、煞气、阴气等等,偏负面的气机,而道门修行中人,对气机变化最为敏感,在这种环境下修行,气机晦涩,天机难测,乃至会影响心境变化,闭关打坐,很容易遭天地气机反噬,走火入魔,故而乱世中,修道的多会下山历练。

如果人间王朝鼎盛,天下太平安定,那么气机就中正平和,适合感悟天道至理,闭关潜修。

沈伦凭着前世历史课学的知识,在庙堂上,押注无往不利。

如今汉朝在位的天子,叫刘病已。

带来长安城旨意的是个叫萧望之的谒者,圣旨大意是夔门龙王在位期间,风调雨顺,百姓安宁,天子很高兴,赐下金银珍宝,并亲题“夔门天下雄”五字,以示勉励。

沈伦收下赏赐,宴请萧望之,酒过三巡,萧望之忽道:“如今天下,独尊儒术,城主以为可否?”

沈伦微微眯眼,笑道:“我乃方外之人,国家政事,与我何干?儒术也好,道术也罢,我都不在意。”

萧望之道:“看来城主真的是淡薄名利啊!”

送走长安城的使者,沈伦招来屈白和老乌鸦,道:“霍家谋反,被天子抄家。剪除束缚自己的蛛网,接下来,天子会将他的意志,贯注到整个国家。汉朝天下,势必会有变化,被罢黜的百家,已经潜伏太久,你们得时刻留心,平静下的暗流!”

屈白和老乌鸦应是。

“城主,我决定了!”屈白忽道。

“嗯?”沈伦看他。

沈伦挑眉,屈白在修行上的天赋并不算好,以他现在的修为,至多百年寿元,除非有人参果、蟠桃那样的天材地宝,否则仙道无望。

屈白道:“我要转修妖道!”

所谓转修妖道,其实就是接受某位妖怪的洗礼。

妖怪的血具有侵蚀性,流入人躯,会将人血转化成妖血,导致血脉异变,出现妖化现象,而妖化的人类,往往无法控制突然获得的力量,反被力量支配,成为茹毛饮血,毫无理智的妖兽。

这是“人妖殊途”的由来之一。

不过,也有意志强大的,抵御住妖血中蕴藏的暴虐,成为半妖,一举拥有妖物的强悍身躯、漫长寿元,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修行起来,事半功倍。

沈伦道:“想好了?也许再过段时间,我可以给你弄个蟠桃。”

“想好了!靠灵药、宝物成仙,一时之计,是最弱的仙人,我要靠自己的力量!”

屈白面庞坚毅,须发稍白,经历时光打磨沉淀,他身上有种返璞归真的气质。

显然,做出这种决定,他经过深思熟虑。

“城主不用担心,有玉儿帮我!”

沈伦颔首,道:“有尹玉帮你,我就放心了。”

长安城。

掌握大权的天子,训斥反对酷吏的太子。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⑴”

太学供奉孔子的神像,出现丝丝裂纹,汉朝疆土所至,充斥天地间的儒家浩然正气,晦暗腐朽。

清幽的宅院,道人盘坐,他看着天,目光热切,自语道:“你们想要打造一个儒家天下,哈哈,看吧,只会夸夸其谈的儒术,讲三纲五常,讲仁义礼智信,如何治理天下?你们肯定想不到吧,害死你们的,就是自己啊!”

长安西郊。

守陵的董姓家仆忽地听见声叹息。

“眭弘⑵误我!”

幽冥界,阴山。

商鞅视线似乎跨越幽冥界,来到人间,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无名深山。

松树下,石刻的棋盘,披蓑衣戴斗笠的老人和黑衣青年对弈,忽有所觉。

“先生?”

老人淡笑,道:“不急,儒术独尊,儒学已成显学,薪火相传,纵有雄主,改变得了一时,变不了一世,何况,文庙那几位,纵然理念不合,但终归是一家。”

“若儒家理念,遍布天下,于我们,恐不利!”黑衣青年道。

老人落下一子,道:“不,那时,急的是天上,而且,你太高看儒家,为何文庙正中的那位奔波一生,始终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天理和人欲啊!”

黑衣青年遗憾道:“可惜,治世无纵横!外儒内法,济之以道,方是天下太平安定的良策。”

老人颔首,笑道:“儒道相争,法家得益啊!”

Ps:注⑴:出自《汉书·元帝纪》⑵:谶言《公孙病已立》,眭弘从董仲舒学春秋,当时汉天下发生两件神异事件,其一泰山有大石自起立。其二是上林有柳树,枯僵复起,虫食叶成文:公孙病已当立。眭弘上书“陛下,现泰山大石自起立,是上天在向我汉昭示,当有匹夫为天子;枯柳复生,意指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我大汉承尧之后,有传国之运,现天降昭示,当求天下贤人以禅之,我皇退封百里之地,以顺天命!”汉昭帝下令,“弘妖言惑从,诛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