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零开始的模糊会士 > 334.不当所长的日子里(2)

从零开始的模糊会士 334.不当所长的日子里(2)

作者:天河恋歌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10 15:14:41 来源:笔趣阁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集中,使整个人类世界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它令某类人产生了一种幻觉,即人能活着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人活着就应该是幸福的,不会因资源短缺、天真无知、性别、饥饿、疾病而夭折腐烂。

在我看来,这种幻觉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是发达工业社会的特产。

据我了解,这样的人出现在北欧地区在内的不少北方国家,而这些国家的人口,因此,请允许我我称呼拥有这种疾病的一部分人被其他人称为“白左”,上述的幻觉就此可以被称为“白左病”。

然而,沈涵曦对我的这段解释有些异议。

她认为,在工业时代以前,就有这样的人——中国有“何不食肉糜”,法国有“不吃面包吃蛋糕”(意译,并不准确)【1】的典故,并不是东方或西方的特产,也不是发达工业社会的特产。

我于是明白了,这个病的症结不在于发达工业社会,而在于横向上的“高度集中”、纵向上的“空前绝后”。

——夏希羽,时评文章《论“白左病”》(选段),1983.2】

“非常感谢陆老师您能配合我们研究所的需要。至于为此可能产生的损失,我们研究所与去年一样,都是有补偿的,具体的补偿方案和过去是一样的,暂时没有调整。”

“没事,国外对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成果了,我也没有太大的信心能把二维的问题解决掉。如果能为我争取到一些合理利益的话,我不介意。毕竟,我经历过寇克曼问题的教训了,我感谢你们在三元大集问题上为我做的工作还来不及呢。”

面对陆家义的感叹,秦若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又对陆家义一家四口人分别交代了一些事后,就带队离开了陆家义家。

“灰风大姐,后天下午,志村五郎教授和高野道夫教授的飞机就要到我们这了,到时候你和我带上张晨奕和海雅岚一起坐汪星悦的车去机场。”

“没问题,不过,您安排这两位在我们这里,与我们研究所的同事们一起过春节,是不是有些别的意思?”

“顺势而为,蒙太奇的手法用到现实中而已。不论是志村教授还是高野教授,都是世界级的日籍科研人员。也就是说,他们和目前的水野副所长在国际上是差不太多的,而且自始至终都对夏希羽和我们希羽组表示了支持,我们当然要让他们在中国过个好年。如果他们愿意留的时间长一点,顺带还可以有些惊喜。”

冯琪诺立刻明白了秦若华的意思,于是她只是默默地点点头,不再多问。

次日凌晨,一时半会睡不着的夏雯莉走到了大厅里,她准备打开灯看书时,却发现沈涵曦就在自己左后方的五步之外。

“沈……沈小姐?”

沈涵曦轻点头后,转身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夏雯莉放弃了开灯的打算,而是跟着沈涵曦走了。

“沈小姐,这些……你在整理我哥写的诗词?”

“对,基本整理完了,你要看就拿去看吧,别拿出这个房间就行。”

于是,夏雯莉接过手稿一看,却发现除了自己在法国见到的十四首诗词之外,又出现了一首新的词——创作于今天早些时候的《清平乐·光与电》。

“日星隐曜,泥木石雕料。

铅板墨过百千窍,胶印轮盘更妙。

华光排字如飞,终得方正成围。

王选迎来光电,汉文可述机微。”

“王选……那不是我们研究所订购的汉字激光排班系统的发明人吗?”

沈涵曦点点头,但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整理着夏希羽睡前写下的另一首词——《暗香·望月》。

“今朝望月,见新人不再,徒留鞋袜。唤起涵曦,遥想当年已倏忽。年少报国切切,战科工、早生华发。壬戌末、旧礼仍存,如是冢中骨。

“冲突,未尝歇。叹电子微机,比特党伐。墨笺易竭,屏幕光亮假节钺。炮至邦国旋灭,网线至,往昔皆兀。智械来、何以应,可入虚窟?”

读完后一首词后,夏雯莉对沈涵曦问道:“老哥怎么总是用些国外的典故?还有,他跟我说他上辈子高考语文不及格,这事是真的吗?”

“先回答后一个问题——他上辈子高考语文确实是不及格,距离及格线只有一点点,这事我还是很清楚的。因为他的阅读理解里的一道大题的回答争议太大了,甚至上了全国热搜。我家里有人当了那年的高考评卷人员,所以知道报道之外的情况,但我是大二那年才知道的,所以谈不上泄密。具体情况……以后再说。

“现在,我来回答前一个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诗词都是他在国外现场写成的,除了化用和反用典故之外,没有文抄成分,全是现场写下,用的都是当地的素材,这点你应该想得到。另一方面,是为了掩盖自己在中国历史典故和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严重不足。除了古代战争史以及三国历史之外,希羽对中国古代史没有任何兴趣,他的兴趣都在世界史上。他可以为了读外国原始文献学各种古代文字和现代的外语,但却对文言文兴趣寥寥。

“至于诗词?对他来说,恐怕和数学公式以及外国历史人物的名字没有区别,也不在乎什么美感。能尽量保证协调已经是难得了。只是因为近现代史之中,有不少中、日两国的文学家或汉学家填有词曲,比如你最熟悉的《沁园春·雪》这类,这才让他多看了古诗词一眼。”

得到回答的夏雯莉并没有继续追问更多诗词原文之外的问题,而是对着其中几个典故问了起来,沈涵曦也都根据自己的见闻做出了回答——

“‘日海(财团)’的典故实际上是他在初一那会给我推荐的一部优质韩剧《第五共和国》……讲的就是韩国目前在任的全斗焕上台前后的事。在我们出生前几年才有的电视剧。如果世界线变动不够大的话,你要过二十年才能看到。至于这玩意在我们那个世界有多火?如果《红楼梦》可以对应‘红学’,那么《第五共和国》则对应了‘五学’,你不知道你在网上能看到多少和我们差不多大的五学家。”(《钗头凤·答中国科学院》)

“关东大地震……那场地震对落樱帝国的形成和军部产生了重要作用,但这又涉及到大正末期的社会和工业水平问题了,短时间内没法讲清楚,你以后可以找水野教授抽空问问。”(《减字木兰花·江户梦》)

“‘轮盘胶印’的工艺会在印刷厂出现,上辈子他与我聊到过这方面的知识。”(《清平乐·光与电》)

“在这个世界,‘智械危机’应该是他的原创,估计他后续可能会写一篇文章专门探讨这个问题。”(《暗香·望月》)

……

沈涵曦在逐一回答完毕后,把夏雯莉还给她的手稿稍稍整理后,放进了自己的公文包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