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零开始的模糊会士 > 363.冷战大舞台,有胆你就来(2)

【没人能想到,一个能够改变多国的外交关系的高级情报人员兼高级工程师,竟然默默地死在了希羽组的手中,而且死得毫无体面可言。

这只是冷战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世界的一大步。

幸运的是,我在碰到夏希羽之后,没有因此受到波及,反而成为了这个过程的参与者。

——莉莉娅·罗宁(LilyaRonin),1983.4.11】

“我不确定你是否带着接头之外的其他任务,但你是情报人员,并且在你身上搜出了可以正常开火的手枪。因此我只能把你弄到这里。我现在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

说到这里,夏希羽对她说了三句话后,罗宁反问道:“夏教授,您的意思是,中研院核研所正在研发核武器和战略导弹?”

“是的,我有我的情报渠道,地点就在桃园龙潭。我可以拿我的学术信誉作保证。你们也应该是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毕竟中研院是有这方面的前科的。”

“我甚至能搞到你们的绝密档案,其中一份的大致意思是说十年前的中研院核研所方面‘在从事小规模的核武器计划,显然有制造核武器的意图。若不加以管控,大约五年之内可以制造出核武器’。”

“七年前,又有类似的事情被国际原子能机构发现过。最近几年,他们在大肆购买核燃料的情况下,还同时以核废料储存厂与花了将近五十亿美元的三座核电站为核武器研发作掩护。”

面对夏希羽用真实情报进行的恐吓,外交菜鸟罗宁仍旧有些困惑:“可是,《海牙行为准则》和MTCR……”

夏希羽带着讽刺问道:“你真的相信这种东西对为了进攻用途而三次(不算夏希羽准备揭露的这次)研发核武器和至少两次弹道导弹的人,会遵守这种国际法?你是第一个月从事外交和情报工作吗?”

罗宁如同捣蒜一般点头。

于是,一脸无奈的夏希羽先是通过修改器确认了罗宁的情况,转而立刻大喜过望。

他与沈涵曦彼此相视一笑,随即有了一个新的计划。

当夏希羽、沈涵曦在为了对罗宁“生活秘书化”做强化好感的工作时,刘晓茉、周昕则正在一边用着修改器提供的录音功能,一边通过严刑拷打从张宪义那里得到更多情报。

最终,在经历了将近五个小时的刑讯之后,张宪义首先屈服。

刘、周二女随即决定由刘晓茉留在这里进对着剁掉了右手全部手指的他进行看守,周昕则协助夏希羽做罗宁的工作。

后者最终于一小时后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夏希羽和沈涵曦先是用英语与对方聊家常,一边激发对方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随后才用阵营内其他成员**文攒下的独立科研点数中的很小一部分,在有着相关补正的周昕到来后,将达到好感巅峰的罗宁拉进了阵营。

就此,夏希羽在美国联邦雇员中,埋下了第一颗钉子。

罗宁醒后,与夏希羽交谈了一小会,这才明白了夏希羽的想法:“您在我身上花那么久的时间,除了我的特长之外,还希望我能加入联邦机构?”

“对,而且,我们只要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意识通讯给出情报支持就可以,无限接近于不存在风险。不论是联邦特勤局(USSS)这样的安保组织,还是FBI、CIA这样的情报或执法组织都可以,看你的意愿。在我那个世界里,有一位JuliaPierson的女特工成为了USSS的特工处处长,上限并不低。。

“总之,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你在加入我们阵营之后,也可以用我们这边的资源拉拢更多的顶尖人才加入到阵营中。至于金钱……没有金钱关系才更不容易被发觉。”

“而且,你有了我们这边的情报消息,情报本身就很值钱,不是吗?实在不行的话,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为我们提供一些住处等方面的简单帮助也是可以的。我们不需要你进行特别的行动,传递信息都是通过意识通讯,理论上不存在暴露的可能。”

罗宁随即接受了这个长期任务,并问起了张宪义的处置方式。

“在他眼中,我来自大陆,还是科学家,他作为CIA特工想要趁我不备刺杀我,却被沈大小姐她们拿下了,甚至还‘不小心地’向被电话邀请到这里的你漏出了一些情报……”

“总之,主动权在我们手里,可用的理由多得很,处理方法也很轻松。这段时间里,刘晓茉和维尔汀她们俩作为你技术上的前辈,会帮你处理此事的,我只提供另一个世界的历史经验。”

“我明白了。这样的话,我希望夏教授能帮我一个忙。”

见罗宁正在脱下外套,夏希羽并不意外。

罗宁惊讶地发现,夏希羽也顺势开始脱下外套,顺带答应下来:“没问题,‘泰迪’小姐。”

罗宁一脸羞赧地向右别过头去,对夏希羽轻声说道:“别提我那个大学期间的外号了。我只是,这方面的需求强一点而已。”

于是,刘晓茉、沈涵曦默默地帮他们将二人的衣物分开摆放。

当两人走完第一次流程后,罗宁仍旧显得有些不太满足,于是夏希羽直接满足到底。

罗宁完全拒绝继续流程后,又过了三分钟,周昕才走进了房间,对夏希羽问道:“货物【1】已经装袋,该怎么处理?”

“灌进水泥桶里,然后拉到东京湾,或者更遥远的海域。罗宁是自己人了,你们俩一起去就行,不用担心我这里的安全。”

刘、周二女立刻领命,随即带着“货物”出门办事。

夏希羽则开始给沈涵曦和罗宁讲解了即将由罗宁进行的计划,其名为“《历史终结论》”推广计划。

从这个计划的名称上看,它只是推广一个“历史终结论”的理论。

但如果对“历史终结论”有了解的读者,一定知道这个理论在OTL的提出者——美籍日裔的政治学学者,弗朗西斯·福山。

初次听说这个名字和这套理论的人只要稍加搜索,就可以了解到这个理论对中国的长期影响——在苏联解体后的第二十年前后、后来被中国的某知名学者称为“阿拉伯之冬”的“阿拉伯之春”爆发时,它的影响达到了顶峰。

而这次的理论和对应的计划却是由夏希羽推动的——

他准备开展一次长周期的、针对性的秘密清洗。

“你当年也是‘嬉皮士’的一员?”

“算是吧。不过,两位也都清楚,我家里人开了一家做原创药的小公司,就叫‘罗宁生物’,算是有些钱,但不多。因此,当年的我只是觉得有些苦闷而已。”

“和我们研究所里的其中一辆轿车的生产商就差一个音节,而且还是做生物制药的。那么,我再给你加个任务——等微羽集团要收购你们的时候,你尽量发挥你的作用,促成对你们公司的收购。”

“没问题,我一定尽力而为。夏教授,您还愿意继续吗?”

“当然可以,‘泰迪’小姐。”

于是,沈涵曦放心地回房睡觉,把在罗宁身上留下必要痕迹的夏希羽一人留在房间里。

次日,4月10日的凌晨四点,刘晓茉和周昕暗中护送罗宁到美国驻日大使馆回来后,夏希羽为了表示对她们的感谢,在与她们一起休息了整整半天之后,在自己的房间里开始给她们应有的“奖赏”。

“看来,希羽也被东京本地的气氛感染了。不过,目前在外面随意行动是一件很不合适的行为,因此现在除了写文章之外,也没太多别的事可以做。趁着研究所在国内大开杀戒,就先让他高兴一会吧。”

沈涵曦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在自己的房间里读着国内外的报纸。

而最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在最近一周的国内外报纸中,出现了四篇来自希羽组研究所的文章——

从4月3日起,连载于《人民日报》的《瓦努阿图椰子战争亲历记》,作者:莫伊拉·克拉苏·瓦格纳,译者:刘晓涵;

4月4日,刊登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并被中国的多家报纸和媒体转载的科普文章《沙漏力学》,作者:李佳悦;

4月4-6日,连载于《光明日报》的《战时麻醉小记》,作者:卡罗尔·关原,译者:刘晓涵;

4月7-8日,连载于《科技日报》的《谈学术周边服务——我们为何要改革我所的科研秘书制度》,作者:秦水冯(秦若华、水野遥佳、冯琪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