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零开始的模糊会士 > 98.夏希羽科研起步一周年(三千字大章)

【1974年,魔都与樱国通航,这是魔都第一条由我国民航飞往国外的国际航线。

此后,魔都的民航事业在对外通航方面进展缓慢。

因此,在1981年1月,以拉特飞·扎德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外国学者本来不得不从米国西海岸到樱国转机再到魔都,但在多方的艰苦努力之下,最终成功完成了米国东西海岸与魔都的直达航班的开通工作。

即便对这些外国学者来说,这确实是一趟很艰辛的行程,但与身为有关理论创始人的他们在科研道路上求索的艰辛相比不值一提。

然而,参会的十八名来自世界一流数学相关的科研机构及高校的外国学者,同与会的其他外籍科研工作人员一样,几乎没有对整个行程提出太多的意见,反倒是本次国际模糊系统协会第一次大会的主办方——希羽组研究室的全体成员对整个行程和有关的安排有过颇多微词。

虽然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急救事件,但即便如此,我们依旧喜悦地在魔都交大的教学楼里中,见证了国际模糊系统与控制学会(InternationalFuzzySystemandControlAssociation,IFSCA)的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独立研究机构——希羽组研究室,成为了该国际学术机构的四个轮值主席机构之一,并被在场的所有与会人员全票通过,当选为IFSCA第一次大会的轮值主席机构。

在我国的与会人员中,来自魔都交大的夏希羽副教授、童晓伊同学、符雨霄同学以及来自帝都师大的卢亦平副教授成为了IFSCA总会仅有的四名华夏籍会员。另有由星港国立大学(原南洋理工大学)转学至魔都交大学习的沈涵曦成为了IFSCA的星港籍会员。

该协会在魔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模糊数学这一数学中的非传统学科及其有关运筹学领域的非传统领域研究中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

而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华夏科学院的于1980年12月特批后从魔都交大的大一年级新生破格提拔为副教授的夏希羽同学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在1980年2月开始的一年时间里竟连续发表了数十篇高水平论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被国内外同行评价为“具有史诗级开创性和革命性”的理论成果。

我们衷心希望,迄今为止由夏希羽副教授一人以“赤瞳”为笔名发表的各类作品所得的稿酬收入,以及数位外国学者的无偿捐助为主要科研经费来源的情况下开展有关研究的希羽组研究室,能在转移主要研究方向后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摘自《科技时报》对IFSCA第一次大会的长篇报道(选段),1981.2.5】

“对不起!两位大姐姐对不起!我走错房间了!”

紧接着,少女在关上房门后,以最快地速度跑开了。但她由于没有来得及向前看路,因此恰巧撞上了准备回到自己房间的夏希羽。

“希羽,你房间里有……”

不知情的夏希羽见夏雯莉的脸色十分难看,立刻问道:“难不成是有人在我的房间里亲吻?”

夏雯莉用力地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就是跟你去爸妈那边时见到的那两位大姐姐。”

“星悦和天微……她们都各自找到了归宿啊……那也不差。这事你不用管了,赶紧回去睡觉吧。”

最终,夏雯莉被赶回了自己的房间。

夏希羽在回到房间后,也要求汪星悦和项天微稍稍控制自己的行为,至少在有其他人偷听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注意言行。

“希羽,你还有什么事要找我吗?”

“嗯,你后天代我去问一下电信局,我们希羽组和什么时候才能把电话通到家里来。你去的时候从我这里拿一万元,初装费我给得起,你不要怕,只要问出具体排队情况和可以安装到我们家的时间——具体到天。”

“没问题,那我就先回去了。天微,希羽,再见!”

夏希羽在亲吻了汪星悦后,目送她离开了自己家回到了她的住处。

当晚十点,夏希羽收到了一条通知——在童晓伊的前期工作下,《Sofia》的单曲发行已经在米国进入最后阶段。

当晚十点三刻,夏希羽彻底锁上房门后,看到了一脸疲惫的项天微早已躺在床的靠窗一侧。

“晚安,天微。”

与此同时,夏希羽在意识通讯里发了一条消息——

“我来到这里的第二个农历春节,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直至此时为止,夏希羽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对60、70年代国内外模糊数学及有关学科的总结(第一篇论文);独立提出了FAHP法(模糊层次分析法)、TOPSIS法以及ELECTREIS、IV这两个ELECTRE方法族的新方法;独立完成了自从谷山-志村猜想开始的费马大定理的全部证明工作;与符雨霄合作提出了ELECTRETri法。据司璇的统计,直到一月结束为止,加上了费马大定理的三篇论文后,夏希羽个人的论文直接引用数高达80以上,排除了费马大定理的引用之后,也有超过40的累计引用——用后世的H-index来算,夏希羽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经稳稳地站到了6这一重大台阶上。

在数学界,这意味着夏希羽远离了默默地沉沦下去的命运。而事实上,即使没有那三篇超级论文,也可以站稳5的位置。希羽组的所有“自己人”都很清楚,在下一年,夏希羽的这些论文的引用至少会达到——100,并且只要之后有每年至少2篇的论文发表,在未来的五年之内就有希望用过去一年的论文把躺在原地的夏希羽用电动扶梯送到20的台阶上。

对于一个20世纪的非主流领域的数学家来说,20已经是极其艰难的数字了,这个数字的本身就是一个莫大的荣誉。

而对于有着费马大定理这个百分百的菲尔兹奖级成就的夏希羽来说,

在教育方面,夏希羽创立了华夏第一个模糊数学专门研究机构、华夏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希羽组实验室;首次提出了独特的学术评价体系、对外开放的大学英语考试制度,并将在1981年3月开始正式在有关人群中全面推广。

在时政评论和科普文章方面,夏希羽的成果有:《数学史趣闻》(见正文第6章)、《浅议李约瑟问题——偶然诞生的科学是“大过滤器”》(见正文第6章)、

而在文学创作方面,为了商业目的发表的小说有:《黎明之剑1:揭棺而起》(中、英、法)、《旅途无始终》(中、法、英)、《吊销父母》(中、法、英)、《万花镜里的蝴蝶:新婚》(英)。在其他情况下写出的则有两首诗:《我形单影只》、《消亡的尼尼卡》(如果把夏萌在1979年底写给符雨霄的诗也算进去的话)

至于音乐创作,征兵专用的《新兵日记》、海军文工团的《吴港之夜》、陆军文工团专用的《钢铁洪流进行曲》——以上三首共同收入夏希羽以赤瞳为笔名的首个华语专辑《新军旅歌曲》,但暂不公开发售,仅在军队内部传唱;以外国民歌以及风帆战舰时代战争史为改编基础的《海权帝国捕鲸歌》。

另外,夏希羽和希羽组研究室在此刻拥有的财产包括1台富士通于1979年发售的商用计算机、2台奥斯本I型便携式个人电脑-实验型、超过10万的米刀,约2000元左右的华夏币(多数来自于汪星悦定期收到的活动经费和情报费,少数夏希羽手中的外汇券拿给某些需要进口商品的魔都交大教职员工换得的),至少够用三个月的全国粮票等各类票据,以及夏希羽家和汪星悦家这两套房子(所有“魔王之眼”持有者的财产全部计入夏希羽的手上)。

仅仅是以上资产就已经是同期的绝大多数主持者(负责人)的职称在二级教授以下或者非国家级实验室所能想象得了的,但稍稍有些了解的人就知道这些盈余背后的收入除了来自于吴港研究所的一笔偶然“馈赠”之外,主要依赖于夏希羽在国外发表作品和国外的无偿捐款,而消费也几乎全部用于订购科研设备、采购科研耗材、学术活动举办以及各岗位人员的开支和营养补贴。

然而,在相当一部分有心人的眼中,他们认为夏希羽的背后必然有巨大的利益输送,或者比这更可怕的问题。只是,有着“钢铁公司”外号的乔先圣和有着“铁算盘”兼“铁纪委”外号的廖云晨两位的巨佬都在谨慎地调查和计算后,明确表示“希羽组应当作为新时代科研机构的模范”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公开发表反驳之声的人。

只是,在这些有心人之中的一批不怀好意的人忽视了一个问题——

夏希羽对科研人员的培养更靠近苏联模式的要求——文武(体)双全,再加上夏希羽在默默地用铁丝网 高压电网(汪星悦向上级申请批复得到的)、蝴蝶雷(系统购买)等各种手段增强着自己家和汪星悦家的内外防御。

于是,在1981年的元宵节前后,希羽组的众人都经历了魔都1980年3月劫案之后的、发生在又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案件——后世称之为“希羽组的三月反击”。

这不是去年的那种小打小闹,也不是沙雯宁带头组织的那种小型冲突,而是单方面的重大流血事件。

只是,这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了。此时的夏希羽只有一件事要做——

睡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