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1990之人要低调 > 第391章 电子工业园

重生1990之人要低调 第391章 电子工业园

作者:咕咕噜噜弟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12 09:32:38 来源:笔趣阁

当天,李向阳谢绝了所有的酒场,即使是中午,他也不想去参加。

爷爷和奶奶更是叮嘱他,以后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哪里都不要去。

如果要喝酒,冰箱里有啤酒,也可以陪着爷爷喝二两白酒。

所以,李向阳白天闲着无事,重新收拾好鱼竿,搬着小凳子,带着大黄,到村南的小河边去钓鱼。

晚上出去在小树林里摸知了龟,收获也是蛮丰富的,每天都能摸到三四十个,第二天用油一炸,就着小酒,实在是太香、太享受了。

最李向阳觉得吃得有点不过瘾,干脆开车到县城,直接买了两大桶回来,都冰冻在冰柜里。

过了一段时间,昌平叔病情由重转轻,转到了普通病房,但是一条腿被撞断了,肋骨也断了几根,身上其他地方也是伤痕累累,估计需要治疗一年半载的。

即使出了院,也需要人搀扶着,拄着拐杖慢慢恢复,如果平时多加锻炼的话,估计以后走路没有问题,但是他要瘸着腿走路了。

为此,众人又凑了一点钱,大约十几万,交到昌平叔家人的手里。

因为昌平叔出了事,以后不能再兼任村支书职务,所以村里再次改选,村长二叔当上了村支书,原村主任李显平当上了村长,而三叔居然接过李显平的班,当上了村主任。

李向阳听到了,也是唏嘘不已。

他想不到三叔居然也能当上村干部,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今日三叔家。

一切还是以实力为尊,胜者为王。

奶奶身体恢复正常后,李向阳去了老丈人家,庆祝月月今年高考考上了鲁大。

在家宴中,老丈人郑重宣布,暑假结束后全家搬到泉城居住。

月月和小小顿时一阵欢呼,而宝宝不明白怎么一回事,也跟着他小姨一起乱鼓掌。

因为全家都搬到泉城居住,所以丈母娘想让月月回家居住,但是月月不想这么做。

月月也想像姐姐们一样,远走高飞,离父母远一点,少点约束。

如果不是她爸妈拦着,估计她要填报外省的大学了。

到鲁大上学,已经是她最大的让步,但是想让她在家里住,她是坚决不同意的。

“你就作吧,跟你大姐学,如果以后不看着你,万一你也跑到国外去,几年都不回家,让我和你爸多伤心。”

一想到唐苗苗,丈母娘都忍不住要抹眼泪,出国留学好几年,最后毕业还留在美国工作了。

但是唐苗苗已经三十多岁,还没有结婚,以后还没有人要她?这是丈母娘每日嘟囔的事情。

现在家里人也不再反对谭元,如果他们两个人结婚,家里人也认了,但是和唐苗苗每次通电话,她都是闪烁其词,根本不愿意提她结婚的事。

晚上,宫副铈长邀请李向阳到外面去吃饭。

“电子工业园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你看看什么时间让人开始进厂?”

李向阳在来市区的时候已经看到了,靠近市区近郊的路上,几公里之内都是电子工业园的厂区,一排排新式车间,一座座办公楼,宿舍、食堂、停车场、娱乐场所和花园比比皆是。

道路规划的很整齐,工业园内栽种了大大小小的花草树木。

“宫铈长,还没有到约定的三年期限,你们就开始着急了,机械设备,人员调动,员工招聘等等事情都没有落实好。”

“李董,就是因为没有准备好,所以我们现在要加快速度,争取年底开始投产。”

工业园建设完毕后,省政府领导一直在催促这件事,所以宫铈长身上的压力也很大。

“好吧,现在工业园这里谁负责这些事情?”

“早在前年,市政府就成立了一个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多位副市级干部担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还有从你们县工业园调过来马主任等人,负责和我们对接。”

马主任?这是跟着李向阳工作的老人,五十多岁,待人诚恳、实在而不浮夸。

“继续让马主任和你们对接吧,另外我会督促昌隆电子尽快将有关手机产品等生产项目,从深市迁至此,希望年底或者明年初开始投产。”

“有李董这句话,那我就放心了。”宫铈长高兴地笑了。

但是笑声还没有停止,李向阳马上给他抛出一个难题。

“有一点我需要特别说明的,以前从市劳动局招聘的五万名产业工人,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家乡工作,需要你们尽快安排人到深市商谈。”

在深市的时候,李向阳曾经到车间询问过,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回来,而且郭有霖也不希望他们回来,所以这就需要市政府和昌隆电子去商谈了。

“这个问题还真有点麻烦!”

宫铈长皱了一下眉头,他没有想到这五万名产业工人是肉包子打狗,一去而不返回了。

如果没有这五万名产业工人,那这个工业园就要从零开始,以后开工投产的日子估计要延长了。

“好,我回去后马上安排,让市政府这里派出一个商业考察团,一方面要动员我们的工人回老家就业,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习昌隆电子的先进管理经验。”

这个即将进行投产的电子工业园,计划用工人数三十万人左右,极大地缓解了家乡劳动力剩余的问题,也能促进当地国有企业的改革,将富裕劳动力转移到电子工业园这里。

同时,市工业生产总产值和出口总额都会大幅度提升。

随着昌隆电子和配套企业的入驻,也会带动物流、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电子工业园这里将诞生一个人口规模达几十万的新城区,市政府将计划在这里兴建学校、医院和公交系统等基础设施。

这仅仅是第一期工程而已。

等第一期开工投产后,马上就行第二期工程的建设,到时厂区继续扩大,用工人数还会继续增长,但是第二期工程预计在两年后才能交付使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