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1990之人要低调 > 第643章 合作

重生1990之人要低调 第643章 合作

作者:咕咕噜噜弟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8:38 来源:笔趣阁

两个人没说多少话,有人开始邀请去会议室,会议马上要召开了。

这次座谈会是沪市政府组织的,在双方签约仪式前,沪市政府与中芯公司、昌隆电子签署一个合作备忘录。

目的只有一个,沪市政府打算促成两家公司进行合作,在沪市投资兴建一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

本来中芯公司没打算在沪市投资12英寸晶圆生产线,他们已经在京城开发区投资建厂,目前正在轰轰烈烈地建设中,估计明年开始试生产。

但在沪海市政府和金麒麟投资公司的建议下,让中芯公司意识到与昌隆电子共同投资建厂,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昌隆电子解决所有的建设资金,不会给中芯公司造成资金上的短缺。

而且两家公司进行合作,对中芯公司也是大为有利,毕竟昌隆电子是国内知名的电脑设备和手机生产商。

“李董,这是中芯公司的张总!”在开会之前,郭有霖给李向阳介绍中芯公司的一些高层管理人员。

一个看起来忠厚老实、其貌不扬的中年人,大约有四五十多岁的样子,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但他的眼神却很敏锐。

“你好,李董。”

张如京主动伸出手。

“你好,张总!”李和站起身来,握了握手,彼此没有说太多的客气话,然后面对面坐下来。

张如京坐在对面,不经意地观察着对面的李向阳,如果他不事先了解,他怎么都不会相信,眼前的年轻人竟然是金麒麟投资公司和昌隆电子两家公司的董事长。

李向阳问道:“张总,我听说贵公司计划在香港和纽约两地准备上市?”

“这是无稽之谈,根本是没有影的事情,现在一些马路消息太多了,我们对此不做任何评论!”张如京端起茶杯,轻轻地喝了一口茶水。

“是吗?可能是我听错了!”李向阳笑着说道:“希望以后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

虽然张如京没有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李向阳知道,上市是中芯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看好中国半导体的发展机会,中芯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都在积极的投资建厂,生产线扩张十分迅速。

按照中芯公司最初的规划方案,未来打算建设六至九个晶圆代工厂,目前有三个晶圆工厂已经投入量产。

为了进一步扩大产能,中芯公司不久前收购了摩托罗拉在天津的半导体生产厂,代价是摩托罗拉成为中芯董事会主要投资股东之一。

近期中芯公司又在京城开发区投资建厂,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初步建成第一个12英寸晶圆工厂,同时设备进场并准备试生产。

急速的扩张让中芯公司得到高速的发展,根据icinsights2003年最新公布的全球晶圆代工销售排名统计,中芯公司排在第四位,年增长率达到630%。

但急速的扩张也给目前还处于投入阶段的中芯公司带来了巨额的亏损。要保证持续的发展,中芯公司不得不谋求更多的资金。

据李向阳了解,中芯公司此前已经进行过两次私募。第一次在2001年9月,来自美国、新加坡和内地的投资者对它投资10亿美元;第二次在今年9月,又向原有股东和新投资人私募成功,获取10亿美元。

但这些资金显然还不能满足中芯公司打造国内第一芯片巨头的需要,所以上市成为必然的选择。

“我们现在不正在商谈合作吗?多亏了李董和投资公司的李总,让昌隆电子和中芯公司在沪海共同投资兴建12英寸晶圆工厂。”

虽然中国仍在建设新的晶圆厂,但国内芯片生产仍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张如京认为,今年国内半导体产值将达到48亿美元,而芯片需求估计高达221亿美元。

下一年国内芯片产值将升至63亿美元,仍然远低于中国的芯片需求,预计届时中国的芯片需求将达到276亿美元。

“说实话,咱们的想法不谋而合,我非常看好芯片生产。既然张总明白中国目前的晶圆厂不能满足国内的芯片需求,为何还要被人卡着脖子,四处私募资金哪?这些钱金麒麟投资公司完全有能力都拿出来。”

说完之后,李向阳目光灼灼的看着张如京,一副钱多人傻的样子,很想拿出更多的钱来投资中芯公司的晶圆工厂。

张如京非常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是此时他却犹豫了。

如果他以前知道金麒麟投资公司和昌隆电子是属于同一个老板的企业,他绝对不会吸纳金麒麟投资公司为新的投资人,还让它成为中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昌隆电子是中芯公司的大客户不假,与昌隆电子的合作必定给中芯公司带来更多的业务,也会促进中芯公司急速的发展。

但是......

昌隆电子不但是中芯公司的大客户,还是中芯公司在国内晶圆生产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

据他了解到的,昌隆电子不但有单独的芯片设计部门,还在国内拥有三家8英寸的晶圆工厂。

昌隆电子拥有这么多的资金,为什么没有建造更多的晶圆工厂,根本原因是昌隆电子在晶圆生产领域缺少芯片制造工程师和熟练的技术人员。

如果让昌隆电子得到更多的中芯公司股份,那中芯公司以后还会是他心目中的半导体公司吗?

李向阳看到后,放下手中的茶杯,低声说道,“既然你想让中芯公司成为国内第一芯片生产巨头,追赶上国外知名芯片生产商的步伐,为什么仍然为资金的问题而犹豫不前,难道因为公司的股份问题而放弃把中芯公司做大做强的机会吗?”

这也是他今天来的目的,投资中芯公司没有错,绝对是一本万利,但是如何让张如京吸纳金麒麟投资公司的资金,并且让中芯公司和昌隆电子以后达成更近一步的合作。

“李董,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小企业。”张如京想不到李向阳如此直接,一上来就指出阻碍中芯公司发展的根本问题所在。

李和说道:“昌隆电子以后只能是中芯公司的合作者,绝对不会干涉中芯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况且你刚才说过,国内的芯片生产不能满足国内增长的的需求,而且我坚信这种需求会逐年增大,所以多一家或几家芯片竞争对手,对中芯公司来说,影响都不是太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