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大法官 > 第七百四十八章 门徒

北宋大法官 第七百四十八章 门徒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8 17:41:14 来源:笔趣阁

薛向的这一番话下来,院外不再响起嘘声,百姓们从方才的鄙夷、耻笑,渐渐变成犹豫、迷茫、挣扎,尤其是那些商人货郎,纷纷低声与同伴相互讨论起来。

其实在此之前,京城的商人也是非常难受,因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京畿地的商业规模一直在增长,但主要是小商人增多不少,大富商没有太多变化,那些商业中的新贵,多半还跟张斐有关。对于这些小商人而言,这买卖刚有些起色,就遇到灾情,他们能不感到绝望吗?

只不过他们只是小众,而且家里多少有点存粮,也饿不死,非常容易被大家忽略,到底这封建社会,主要是求安定,饿不死就没事,所以大家的目光还是集中在普通农夫身上,稍有风吹雨打,这些农夫就面临生死存亡。

但其实小商人也很难熬,如果持续一年的话,他们的买卖也将维持不下去。

故此,薛向的这番话,在他们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说,薛向发得的是铜币,哪怕是不发给他们,他们也绝对会举双手双脚赞成。

但这个纸币,确实令人感到担忧。

朝廷?

狗都不信。

“这话听着怎么有些熟悉?”

富弼小声嘀咕一句,不禁又左右看了看,但并未从人群中找到那道熟悉的人影。

赵抃注意富弼的举动,低声道:“那臭小子现在跟官家在一起。”

富弼点点头,“那小子真是越来越像一代宗师。”

赵抃微微一笑。

这时,证据也都已经呈上,富弼他们是认真看了起来。

外面的百姓,见他们都在审视证据,这议论声,也渐渐变大,

身在后面大堂内的赵顼,不禁也向张斐道:“这是你教的吧?”

这路数简直就是复制昨天的张斐。

“不是。”

张斐摇摇头道:“如果是我的话,我会以攻代守,这第一份证据,一定是往年灾情时,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他们最习惯用的开仓赈济,我的方案是否通过,暂不重要,但是一定要将他们的政策先给否定,那最终就只能用我的,如此就能够事半功倍。”

真不愧是张大珥笔,果然是有一套啊!赵顼听得眼中一亮,朝廷开仓赈济,那真的就只是为了道德,但其实救不了多少人,不禁是笑着直点头,“看来三司使只学到一半啊!”

他说得倒是轻巧,但要学另一半可是需要勇气的,一般人可真是使不来,朝野上下,也只有张斐敢这么干。

不过对于薛向而言,已经是心满意足。

司马光他们并不知道,坐在这里的薛向,那心里满满都是幸福感,因为他就爱这一套,咱们就讲利益,别得不讲,这可比在垂拱殿说话轻松多了。

这也是他的强项所在。

这证据呈上之后,司马光审视一番后,虽然账目上与薛向说得差不多,但是他觉得关键不在这里,薛向只是用一种话术在忽悠众人,于是又向薛向问道:“依三司使之意,发行税币,是为让百姓用税币去商人那里买东西,帮助商人度过难关,避免商税减少,为得还是国家财政。”

薛向点点头道:“正是如此。”

司马光道:“你将税币发给百姓,百姓拿着税币去商人那里购买货物,商人再用税币交税,在这个过程中,百姓是得到货物,但是商人从中得到了什么?朝廷又从中得到了什么?”

说罢,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不妥,于是又补充一句,“商人若得不到好处,他们又岂会愿意将货物卖给百姓?”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又陷入困惑中。

这么一说,好像商人除了可以缴一点税,是什么也没有得到,纸币到底不是铜币,本身就不具备价值。

而朝廷将税币发下去,也只是帮助百姓,对财政好像也没有影响,因为最终还是要收上来的,税币发多少,这明年的税就减少多少,这就还是寅吃卯粮。

薛向非常冷静地回答道:“司马尚书此言差矣,此账不能这么算。司马尚书若是将这税币就视为铜币,是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司马光道:“但是税币到底不是钱币,而且!”

他低头看了眼文案,确定一番后,才道:“而且在你们递交上来的法案,说明的非常清楚,这税币只是用于赈灾,皆是朝廷会通过收税,将税币全部收回。”

“是的。”

薛向点点头,道:“但我之所以那么说,是有助于司马尚书理解这里面的利益关系。虽然税币只发一次,但是税币的有效期是三年,那么在这三年之内,都可以用于交税,也就是等同于钱币。

而且这一笔账,也不是这么算的。例如,我用一千贯税币,从白矾楼购买五千斤美酒。这表面上的账是我花了一千贯税币,得到五千斤酒,而白矾楼是得到一千贯税币。

但是,首先,白矾楼得有五千斤酒,那么白矾楼就需要花钱买煤炭或者木柴,还有粮食、酒坛子,以及雇人酿酒,等等,而且白矾楼也不可能只酿五千斤酒,他所花的钱,可能是五千贯,也有可能是一万贯。

因为白矾楼知道,朝廷发行税币,他们的买卖是不会受到太多影响的。

而在这其中,炭商,柴商,陶商,粮商,酒保,等人,也都从中得到一笔收入,这里面的收入,也就包括商税。

由此可见,朝廷花一千贯出去,所得到的税入,可能比一千贯要多的多。

反之,就是成倍的缩减,倘若朝廷只是发粮食的话,大家都知道,这货物卖不出去,白矾楼一定会将原本酿造的五千斤酒,缩减到一千斤,而与之相关的煤商、木商、陶商、粮食商人也都将会相应的缩减,朝廷所得的商税也将会成倍的缩减。”

“.!”

全场是鸦雀无声。

别看在坐的全都是国家栋梁,且这北宋官员,可都是懂一些商业经济,但也仅限于传统经济,可要说到这个层面上,他们都有一些懵逼。

脑子就转不过来了。

陈懋迁向樊颙问道:“是这么回事吗?”

樊颙茫然道:“我怎知道,三司使只是拿我们白矾楼为例,这又不是真的。”

陈懋迁道:“那你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樊颙仔细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我这都已经打算减少酿酒,因为这粮价肯定会上涨,而且买酒的人也会减少,但如果说,粮价不会上涨,买酒的人不会减少,那我当然会酿造一点。”

大堂内坐着的赵顼,也是似懂非懂看着张斐,“张三,他说得好像也有些道理。”

“本质上是这么回事。”张斐笑着点点头,又掏出一枚钱币来,道:“假设我用这枚钱币买得一小包糖。”

“如今糖这么便宜吗?”赵顼诧异道。

“呃这是比方。”

“哦。”赵顼尴尬道:“你继续说。”

张斐道:“当小贩得到我这一枚钱币,就必须算作他的收入,那就得产生一次税收。”

赵顼点点头。

张斐又道:“而司马学士的意思,一切就是到此为止,直接终止。但事实上,小贩又会拿着这一枚钱币去购买粮食,而粮商得到这一枚钱币,这是不是又产生一次税收。”

赵顼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张斐道:“但实际上,这两道税都是这一枚钱币产生的,而这就是三司使的意思。”

赵顼点点头道:“朕明白了。”

张斐又道:“这商业的关键,是在于流动,而流动的快慢多少,都是取决于货币。但货币缺乏时,大家只能以货易货,交易起来就非常繁琐,原本我一天可以交易十次,产生十次税收,但如今我只能交易一次,那就只能产生一次税收。

而当货币泛滥时,结果是一样的,交子的问题,就能够说明这一点,这物以稀为贵,货币越多,货币就变得越不值钱,最终就还是变成以货易货。

这其实一把双刃剑,若是发挥得好,确实可以如三司使所言那般,但用不好,也会将自己给捅死,比现在更惨。”

赵顼皱眉道:“岂不是很危险?”

“此时倒是不危险。”

张斐笑道:“因为原本我朝钱币就不够用,郊外的很多农夫,都还是以物易物,再加上旱情的原因,导致目前市面上是严重匮乏的钱币,这时候发一波纸币出去,哪怕是超发一些,对于朝廷的收益也是巨大的。

而蜀地交子和西北盐钞问题就在于,当官员们看到这一波纸币带来的益处,再加上朝廷缺钱,所以就不断的发,然后跌入深渊。

所以,朝廷只要不太夸张,这一波买卖是稳赚不赔,但长久下去,可就不一定了。”

赵顼是不断地点着头,但这脑子里还在消化。

张斐也没有打扰他,而是偏头看向薛向,目光中透着一丝困惑,这人怎么知道这些,难道他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

王安石瞟了眼正在冥思苦想的司马光,暗笑,薛向这现学现卖的手段,还真是不错呀!

他倒是很快就反应过来,因为他天天也在钻研这种事,而且当时他在京城也发过盐钞,以及张斐在河中府的计划,也都是暗中跟他商量的,里面多多少少都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

但是司马光不知道,是想了半天,也没有悟透此中道理,索性道:“这只是你一面之词,你可有凭证能够证明这一点。”

还是那句话,道理谁都会讲,我能讲得比你更加漂亮,但问题是能不能说到做到。

这是听证会,不是口嗨会,你必须得拿出证据,证明你所说的。

“有的。”

薛向点点头。

司马光惊讶道:“你有何凭证?”

他若想不到的事,肯定就是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关键这纸币还是他们北宋首创,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理论。

“就是河中府。”

薛向从容不迫地解释道:“由于我曾在西北主持盐马交易,故此对于西北的财政也是比较关注的,最近在出任三司使后,我又认真研究过河中府的财政变化,发现河中府的主要增长是来自商税,虽说这其中公检法的确是功不可没,但是众所周知,公检法并不能直接创造财富。

而其中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王相公的新政加上转运司的盐钞,当地官府陆陆续续,来来回回发放了五十万贯到一百万贯的盐钞,然后每回凭借收税,又都将这些盐钞给收了回来。

按照常理而言,那么财政增长,就应该跟还留在坊间的盐钞相等,可是河中府财政增长远不止这么一点。

我在仔细研究过后,发现了这个秘密,鉴于当下的收税方式,只要发行合适数量的钱币,那么所得到的收益,是可以成倍增加的。”

说着,他又看了眼自己的副官,轻轻点了下头,那副官立刻站起身来,将一份证据呈上。

薛向又道:“这上面是我对近两年河中府财政增长的整理,里面的一些线索,我也已经标记出来,足以证明我所言。”

“原来如此。”

张斐这才恍然大悟,我就说,他不可能凭空想到这一点,原来是研究过河中府财政,不过这也很不容易,之前老吕他们可都没有发现这一点。

事实就是如此。

河中府的财政增长的这么迅猛,就是因为官府投放盐钞,刺激经济发展。

这证据呈上后,富弼翻开一看,“这看着像似昨夜写得。”

赵抃笑道:“定是昨日张三的作证,给了他启发。”

富弼稍稍点头。

因为这些都统计好的数据,非常精简,几个老头仔细看了看,然后面面相觑。

好像好像有些道理。

富弼就道:“这其实跟钱荒是一个道理,钱荒必然会使得商业萧条,如果在钱荒之时,发放钱币,商业自然会想好,所得财富,绝不只是发出去这些钱币。再根据新税法,朝廷得到的税收,也肯定会增加不少。”

冯京点点头道:“是呀!这新税法也是不可忽略的,正是因为之前不是那么收税,故此在治理钱荒时,也难以体现出能够为国家增加多少财政。”

富弼见司马光还在仔细研究,沉吟少许,突然向薛向问道:“三司使方才说,只要发行合适数量的钱币,所得收益,将会成倍增加,不知三司使是如何断定这‘合适数量’?”

薛向道:“因为此政策目的,到底是为求赈灾,而根据我的观察,此番旱情,受影响到最大的就那些缴纳百分之五、百分之六税的普通农夫,而在旱情之下,也主要是这部分人,完全失去了购买货物的能力。

因此,我的计划是,根据这些人税收,再乘以二十,也就是根据他们一年下来的总收入,来发放相等的税币,这样不但让他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又能够支持商业继续繁荣。

当然,缴纳百分之八,可百分之十税收的百姓,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但是交百分之五这部分百姓,每年也并不会拿出所有的收入,去购买货物,但朝廷一旦发税币,他们必须将税币全部换成生活所需,这就能够弥补其他人的购买货物的能力。

但要分三次发,毕竟目前还不知道灾情会延续多久,如果等到缓解,后续将会得到削减。”

富弼再次感到懵逼。

还能这么计算吗?

以前未有过啊!

赵顼也不明白,于是又看向张斐。

张斐讪讪道:“这是我给王学士的建议,但这并不是一个标准答案,正如我之前所言,就目前各地方的情况,其实都有缺乏钱币的现象,多发一点,其实也无妨,这么规划的话,只是让理由会显得更加充足。

一来,表明是救助最底层的百姓,故此根据他们的收入来计算,在仁政方面,是无可挑剔的。

二来,旱情导致的失去的购买力,也主要是来自这些百姓,从事实上,也是难以反驳的。”

赵顼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目前的统计技术,是很难计算出一个货币投放值,但好在有天时地利,北宋是天然缺乏货币,再加上近年来经济愈发繁荣,货币量却没有增加,只要不是太离谱,多放一点,其实是无所谓的。

所以,张斐更多是从说服朝廷、百姓出发,去考虑发行多少货币。

冯京突然问道:“可是三司使如何保证,你们发放税币的数量。”

薛向道:“关于这一点,河中府已经有一套完善的监督制度,当地官府不但允许检察院进行监督,而且还让商人参与进来。

我们三司使也打算效仿,让京城主要的大富商参与进来,比如说慈善基金会,比如说足球联盟,又比如说汴京律师事务所,白矾楼,等等。

当然,政事堂、御史台,都可以进行监督。”

院外的商人,不禁是欣喜不已。

我们也能参与吗?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呀!

司马光又接着问道:“所以三司使认为,这么一来,商人就会相信这税币,并且愿意接受这税币?要知道,之前朝廷发行的交子可是出现过许多问题的。”

方才还欣喜的商人,顿时又有些忐忑。

且不说我能不能监视得了,关键朝廷要反悔,咱也没有办法啊!

咱们商人就如同尿壶一般,用得时候才会拿出来。

经常被利用。

方才还觉得薛向所言有理的百姓,顿时又面露恐惧之色,交子的问题,他们可都是听说过,心里也清楚是怎么回事。

就是朝廷利用交子,剥夺百姓。

赵顼一听,不乐意了,当即道:“这个司马君实,到底向着哪边的?”

这不能自揭短处啊!

张斐忙道:“陛下,这是好事啊。”

“好事?”赵顼诧异地看向张斐。

张斐道:“陛下忘记我之前说得吗。如果司马学士他们遮遮掩掩,百姓反而不会相信,这越是刁难,百姓越对这税币放心。”

赵顼稍稍点头。

外面薛向是毫不避讳地回答道:“我知道之前官府发行的交子曾出现问题,故此我才选择发行税币,而非是交子。

这税币并不是交子,它的存在的价值就是可以用来交税,而每个人每年都需要交税的,这是不可能改变的,那么它的价值也是不会改变的,而且,最终承担所有的就是朝廷,这就是交子所不具备的。

从司法来说,税币就是一份契约凭证,是朝廷与百姓的约定,朝廷要是拒绝百姓用税币交税,那就是违法契约,百姓可以通过检察院进行起诉。

此外,就是这场听证会,朝廷将一切都公开,解释清楚大家心里所有的疑惑,这是为了帮助百姓,也是为了减少国家财政的损失,如今陛下也是在场的,到时朝廷是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绝百姓用税币交税。”

富弼偷偷瞧了眼院外的百姓,见不少百姓都在点着头,心道,原来官家主动要开这场听证会,其目的是为求让大家接受这税币。

交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交易地钱币。

朝廷可以拒绝接收的。

但是税币的定义,就是用来交税的,只不过因为它能交税,它才具有价值,才能够购买货物。

但本质还是一张凭证。

你不让我用交税,那我们就不交税,相比起交子,百姓其实是拥有一定主动权的。

再加上这场听证会,你们说得每一句话,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并且薛向还直接点名,皇帝也在场。

后要反悔的成本太大了。

这确实令不少百姓心中的疑虑少了不少。

赵抃突然问道:“旱情对国家财政的影响不小,只是单发税币,是难以弥补的,三司使方才也是说,只能是尽量避免损失,如果说今年财政减少不少,你会不会再发税币来弥补。”

薛向显得有些犹豫,其实他是想推动税币钱币化,但你若敢说继续发,一定没有人相信这税币。摇摇头道:“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王安石暗自一叹,这些老狐狸,真是一个比一个精明。

那回盐钞一事,他就已经想过,发纸币。

而赵抃这么问,就是确保,你不能继续发。

赵抃又问道:“那三司使可有弥补财政的应对之法?”

薛向道:“首先,即便财政会有损失,但是我们预估也不会很大,还是能够支撑下去的。

其次,大庭长莫要忘记,此番是以工代赈,我们将会疏通河道,建设沟渠,包括,兴建皇庭、检察院、警署,等等。而这些工程都是可以使得未来财政增长,灾情过去后,财政不但会得到恢复,还能够变得更好。

最后,我一直都是将发放税币,视为救急措施,倘若财政真正负担不起,那就还是得从节省开支着手,比如说,再一些地方,采取债务重组的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