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四百三十一章 跨国公司对粮食的控制

林芳怡说得一点没错,丰和市做为全省的农业大市,收入却排在最后,没办法,种植业收入最低,完全比不了服务业。

其他城市还可以卖地搞地产和工业,但农业是国家基础,耕地有很大的限制,不允许轻易交易,于是丰和市就只能在农业种植这一个方向,好在粮食价格有国家兜底,农民种植出的粮食会被国家买走。

种植户的日子很清苦,面粉厂这类企业也好不到哪里,做出来的面粉一部分被国家买走,这部分是赚钱,可赚的不多,但剩下的面粉就要自己找出路。

出路也不好找,特别是八十年代末,国外很多粮食企业进入国内,开始偷偷摸摸的搞起鬼来。

这帮外国企业卖给国内企业所谓的优良品种,什么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等种子应有尽有,还别说,这些种子抗病虫能力的确比国内的种子强,还高产,虽然价格稍贵,可回报率更高。

所以很快就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一些农户,大片种植外国企业的“良种”,不仅种植“良种”,化肥也是国外的品牌,其中最著名的枫叶国的红色钾肥,还上了电视广告,享誉全国。

总得来说,当下种植业领域,国外品种占了很大份额,特别是南方农民,几乎都开始种植外国种子,只有北方国有农场一直守着自营种子不放。

为什么北方国有农场放着高产种子不用,一定要用自家的老品牌?原因很简单,这是国家战略。

老百姓的追求是多赚钱,吃饱饭、穿好衣,但国家的战略则是保护好自己的粮袋子,不能把粮食安全放到别人手中。

外国的种子再好也是外国人的东西,而且国家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外国“良种”只能种一茬,结穗后的种子没了再种植的功能,完全就是一次性种子。

也就是说,一旦国家种植了外国“良种”,那么每年都要购买国外的种子真到了那时候,国家的粮食安全就完全被外国掌控,这可不是国家想看到的。

老百姓目的是多赚钱,国家的目的是保护自家的粮食,很多老百姓都觉得国家这样做不可理喻,人家外国的种子又高产,又抗虫害,自家的种子样样不如外国,为什么还要保护?

为什么呢?这就是战略眼光的问题,普通人哪里有国家站的高?

其实在九十年代,国家也很迷茫,一方面觉得外国种子的确好,一方面又觉得自家种子也不能丢,于是就做了两方面的打算,一来允许普通农户购买外国的种子,让老百姓增加一些收入,同时扶持国有农场种植自己的种子,收获的粮食国家给予补贴。

当然,国家在改良种子方面也在积极工作,最知名就是袁老的杂交水稻,不过在九十年代这段时期杂交水稻才刚刚有些成绩,比不了二十年后亩产千斤时的成绩。

为金龙公司供货的就是国有农场,面粉价格倒也不贵,特二粉每斤两毛三分二厘,加上运输费和其他费用,运到公司成本大概是两毛五分钱,跟那些使用国外品种的面粉价格差不多。

倒不是说国产面粉的价格具有优势,而是因为国家有补贴,每斤补贴六分钱,可即便有这六分的补贴,农户们每年的收益也不多。

当然,即便有国家补贴和统一收购这两种方式,国产的面粉的价格依旧比使用国外品种的价格高出些许,用量少还行,如金龙公司这般用量庞大的企业,每年光是原材料这方面就要多支出几十万元,换作别人早就不干了,也就是林云,宁愿多花这几十万帮助这些农户。

林云宁肯多花钱也要支持自己人,因为他知道其中利害,那些外国企业看起来是做好事,其实背地里早就步下阴谋,就是摧毁华国自己的粮食安全,彻底掌控这个国家的粮食供应,现在你占了便宜,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人家用粮食就能让你服服帖帖。

特别是米国,他们都这种计谋早就实践过了,南美很多国家的粮食已经被米国控制在股掌之间,老老实实怎么都行,如果不老实,那就直接给你断粮,自己还没有好种子,那时老百姓因为饥饿就会闹事,政府直接下台,然后换一个听话的政府。

听话就能有好果子吃?也不是,那些跨国企业会时不时的涨个价,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米国曾经有一位政客说过这么一句话: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

此人说得一点没错,其实米国企业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妄想用粮食控制人类,疯狂收割全世界的财富,并且已经付之行动了。

西方资本家和跨国公司们用他们的手段不断控制一个国家的粮食,这种手段很隐蔽,开始时还很有迷惑性,让对方觉得资本家们在做好事,不知不觉中就被控制。

就像现在华国一样,人家用更高产更抗虫害的种子冲击市场,在市场竞争下,华国原有的种子根本就无力抵抗,毕竟人家的种子是投入大把资金研发出来的,在技术上属于降维打击。

而国家隐约已经发现了问题,但还没摸清楚对方的套路,并没有太激烈的反应。

林云还记得在前世,早期国外粮食种子可以肆无忌惮的涌进国内,国家在在九十年代中期发现问题,然后开始行动,通过行政手段把他们一点点的挤出去市场,比如增加种子进口关税了等等,同时很多国内种子企业也大规模投入研发,提高自家种子的品质,毕竟自己强才是真的强嘛。

但到了九十年代末,一件事却打开了跨国公司进入华国的大门。

因为国家要加入世贸组织,说是世贸组织,其实就是米国主导的西方市场,只要米国同意,其他国家就全部绿灯。

某些国家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很轻松,比如南边的阿三国,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谈判成功,可到了华国这边难度就大多了,以至于差点让谈判专家们精神崩溃,甚至疯了,为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