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一百一十六章 买车

重返奔腾年代 第一百一十六章 买车

作者:苹果炒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12 02:46:03 来源:笔趣阁

“两位,想买什么车?我这里进口车很全,什么奔驰,宝马都有。”

服务员非常客气,态度方面比国营企业好多了。

其实这样的汽车销售公司都是国营企业,背后是解放、东风等汽车制造商,也只有这样的车企才有渠道弄来进口的汽车。

不过呢,汽车销售公司的员工属于集体工,跟全民工不同,工资少,但通过卖车可以赚取提成,只是在九十年代初期买车的人不多,一年下来也赚不到几个钱,但汽车的春天即将到来,那时他们中间就会出现第一批做4S店的人,在这个时代,只有聪明人才能抓住机会,而聪明人是怎么成功的?唯有眼界,看到机遇最为关键,如果看不到,何来抓住机遇。

林云这次来是要买两台车,毕竟公司越来越大,出门也不能总骑自行车呀,打车倒也可以,可是市面上出租车太少,一般都停在大酒店门口服务外宾,当地人很少会花至少五块钱去叫辆出租车。

林云的想法是买一辆“大发”,这车是人货两用,即能运货也能载人,非常实用,然后再买一辆进口轿车,也要讲讲排场嘛,所以林云准备了十五万,估计也差不多了,结果一看傻了眼。

被称为黄虫的“大发”标价三万三,这个价格林云能够接受,毕竟这车国产化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可再看其他车,价钱真是有点上头。

“奥拓”八万二;“捷达”十二万一;“桑塔纳”十三万八………。

以上都是最便宜的车,剩下的车什么奔驰,宝马、沃尔沃等等,好家伙都在七八十万以上。

好吧,在二十年后,这些豪车也都七八十万左右,可现在是什么年代?是连万元户都稀罕的年代,七八十万怕是相当于二十年后的千万了。

几位服务员非常热情的围着林云和杜满囤两个人转。

“先生,您看看这辆奔驰…………再看看这辆宝马………。”

“嗯,奔驰宝马还是算了,虽然………也不贵,可这都是外国字,看不懂。”

林云虽然买不起,可气势不能萎了,对方一听,似乎也是那么一回事。

“那………那………。”

服务员没话了,因为除了“大发”、首都吉普和红旗外,再没有国产车了。

“那,这辆红旗车怎么样?”

一位服务员询问。

好家伙,红旗车的标价是三十二万,要命呀!

也是,红旗车虽然是国产品牌,可这款车在九十年代产量很少,发动机也是采用进口奔驰车的发动机,之所以有这么一个车型是因为填补国产车没有轿车的空白,说到底,就是不计成本硬造出来的,三十万的价格已经接近成本价了,只是质量很差,完全和同价位的进口车没法比。

对方向林云推荐红旗完全是把他当冤大头呀。

林云掂量了一下自己兜里的钱,最后终于决定。

“一辆大发,一辆奥拓,现在就开走。”

没办法,十五万块钱买两台的组合只能是这两种车型。

“啊,好,好,那到那边我们办理一下手续吧!”

服务员虽然有些失望,但一出手就两台车也是大手笔了,毕竟奔驰和宝马整个沈城也没有几个钱买的起吧,这两台车都放在店里半年,只能当镇店之宝了。

到银行取钱,然后办理汽车的各种手续,所有程序走下来两个小时,好在没有保险,省去了不少时间…………。

“我去,买车竟然不上保险,连交强险都没有,真是不怕撞死人吗?”

没办法,林云只能暗自吐槽,如今国内的金融产业刚刚起步,八八年平安保险成立;九一年太平洋保险成立,两家最早的保险公司现在只做寿险生意,至于车险嘛,估计国内只有涉外的一些车辆才会上。

“没有就没有吧,反正现在汽车也很少,小心点开就成了!”

林云和杜满囤一人一辆车,直接开了回去。

两台车开进厂子里立刻引来了大家的注意,这种在林云眼里不入流的车,在别人眼里却是财富的象征。毕竟这个年代连万元户都少得可怜,更不用说汽车了。

“咱们厂子里也有车了!”

“早就应该有了,你看其他企业,工人工资都开不出来还有车呢,咱们这都算晚的了!”

工人们窃窃私语,心里都是自豪。

过完年的第三天,电话打来,在小森会社定的那套设备已经运到连海市港口,林云也不耽搁,带着父亲和两名技术人员开上新买的车直奔连海而去。

沈城到连海,如果坐火车的七个小时左右,但有了车,直接上沈海高速,四个小时就能到达。

沈海高速是国家第一条高速公路,八四年开始建设,九零年全线通车,全程三百六十多公里,林云开车直接上了高速,一脚油门下去飙到一百公里,吓得林学东脸色发白。

连林学东都不知道这个儿子还会开车,林云开车的技术还是上辈子学会的,那时别说开车了,就是游艇也来过,就是没开过飞机。

当然,林云没驾照,其实在九十年代初,也没有驾驶证这一说,连驾校都没有,新司机都是由老司机手把手教出来的,管你有没有驾驶证呢。

大发”飞奔在高速上,路上车很少,偶尔有一些东风解放卡车出现,除了这些货车外,基本上没有多少轿车,这在十年后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三个半小时后,汽车进入连海市,下了高速,询问了一下收费站的工作人员,几个人又直奔连海港而去。

剩下的事情就是办理各种手续了,收货手续,入关手续等等,货物直接上铁路,两天后发货,三天后到达沈城。

办理完各种手续,几个人开车往家走,晚上八点多钟再次回到沈城,一天时间汽车跑了接近八百多公里。

“还是高速方便呀!如果坐火车,这一来一回至少两天时间!”

“是呀!我看咱们国家应该多修一些高速公路,要是修上几百条,咱们到那都方便!”

同行的工人很是感慨,不过林学东却说:“你们说得轻巧,知道修一条高速多少钱吗?”

“多少钱?”一个人问道。

“至少百亿元!”林学东回答。

“啊,百亿!”

这个数可是吓死人了。

林云笑着说道:“修高速公路就是往地上铺钱,一公里一个亿,沈海高速全厂三百六十多公里,你们算算多少钱吧!”

“什么?一公里一个亿?我的天,那国家可修不起吧!”

没错,现在的国家是修不起,可二十年后,全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是全世界第一,特别是在零八年之后,国家的公路建设就像坐火箭一样狂飙,完全把西方发达国家抛在身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