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五百六十二章 互联网时代到来了…

在西方,基金会是一种很普遍的机投资构,一群有钱人把钱交给某个人,或某个团队管理,管理者使用这些钱去投资,赚了大家分,赔了大家担。

当然,要是多赔几次,就没人把钱交给基金会管理了。

不过在港城,基金会这种形式还不多,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和股市太赚钱了,直接投钱到里面就可以,用得上让外人管理这些钱?

再说了,港城的富豪就那些,抬头不见低头见,表面看来关系不错,实际上也是明争暗斗,毕竟大家的业务有交集,存在竞争关系,市场那么大,你多吃一块肉,我就少吃一点。

林云要成立基金会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其实很简单,林云告诉大家,这个基金会面对的市场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内地市场,另外一个是西方市场。

这个建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原因很简单,林云拥有这样的实力。

在内地,林云的名气比什么李首富还要大,在商界,简直是家喻户晓。

这倒不是因为他的商业能力,当然,商业能力同样没得说,刚刚二十一岁的他,已经成了年轻一代企业家的领袖,

不过大家也知道,所谓年轻一代就是个限制名词,整个内地有二十多岁的企业家吗?即便有,多半也只是在摆地摊呢。

论实力,金龙公司已经成了内地最大的食品制造企业,产值和产量超过了第二和第三的总和,还在港城上市,林云个人资产早就超过一亿,论财富能力,在九六年足以排进全国前五名,即便说他是内地企业家的领袖也会有人支持。

只是因为他年纪太小,说他是企业家领袖,那些年纪大的企业家怎么办?

好吧,商业能力只是一方面,如今内地企业蓬勃发展,金龙公司实力强,人家哇哈哈也不弱呀。

不过,论知名度,林云说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特别是最近几个月,林云发起的论战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

全国人民都知道林云不仅仅是个实战家,还是个理论水平相当高的理论家,善于骂战,直接怼的那种。

商业奇才,娱乐奇才,再加上媒体的宣传,超高的知名度让林云在港城也是赫赫有名,被视为百年一出的天才,有他坐镇,内地市场这块根本无须担心。

至于说西方市场,林云倒没有什么战绩,不过,这几年他在港城的投资很成功,足以说明林云对资本的运作模式同样十分了解。

同时坊间传闻,当年他在岛国炒股获得了数十倍收益率,虽然不知真假,但多半是真的,这样的话,即便称之为股神也不为过吧。

如今林云又预言东南亚很快就会发生经济危机,时间都很明确,要是如之所预料,足以说明他的商业眼光和能力。

如此年纪就拥有如此强的能力,再过十年,怕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排上号,要是能跟这样的人搭上关系,未来的好处还会少吗?

正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在坐的富豪才会心甘情愿的跟着林云。

众人定下计划,剩下的就是股份分配以及组建管理团队,前者很好办,基金会总资产规模定在一个亿米元,林云个人拿出两千万,占了大头。

不是因为林云要占便宜,占大头是表示自己的诚意,所有投资都是有风险,赚钱好说,可赔钱呢?林云占了大头就表明自己的态度,赔钱我也是大头。

大家都是有钱人,你拿一千万,我拿五百万,宋健代表的国信公司直接拿出一千五百万出来,排在第二,别人可能还不知道林云的底细,心里有些顾虑,他却最了解,跟着林云绝对没错,一定赚钱的。

当然,这些只是初步打算,还需要组建董事会等工作,不过在港城,这些工作很简单,只要股东们没意见,几天时间就能搞定。

董事会定下来,剩下的就是组建管理团队,既然这个计划是林云提出来,管理团队的领导者就由他来担任,换作别人,其他董事还不放心呢。

至于其他人,邵老提出一个副总经理人选,是他的小儿子邵先。

这个小儿子今年也三十多岁了,比林云大了十岁还多,如今在邵氏公司旗下的一家保险公司任总副总经理,也算是港城年轻一代的优秀人物,邵老的打算自然是让儿子跟着林云学习。

不仅是邵老有这个打算,曾文子曾老也有这个打算,也想派个儿子过来,跟着林云好好学习学习。

“没问题,可以!”

林云直接答复二人。

他不怕被架空,开玩笑,只要他出手,几年时间基金会的总资产就能超过十亿米元,这样的成绩谁能架空他?谁敢架空他?

林云又在港城待了一周,所有工作准备就绪,一亿米元也到账,剩下的就是他如何管理了。

这倒是不急,如今是九六年年底,唯一的大事就是港城回归,港城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背地里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此时宜静不宜动,就待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到时就是割韭菜的日子。

林云再次回到首都已经是九六年年底,大街小巷处处都能看到贴着庆祝港城回归的宣传标语,这是九七年最大的一件事。

还有一件事,九七年国家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就要正是施工,这个总投资近千亿元的超大项目可是凝聚着全国十亿人民的希望,为了这个工程,老百姓每个月的电费都多交五分钱。

当然,这都是涉及国家历史进程的大事,不是普通人能够直接参与,但对林云来说,有一件事就在眼前,或许此时此刻,这件事在大家眼里并没什么,不过是一个巨大牌匾罢了。

林云站在中关村大街上,不远处立着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华国距离互联网有多远?向南1500米。

行走在这块广告牌下方的人很多,很少有人抬头看看这块牌匾,即便有人看,也只是匆匆一瞥,对他们来说,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根本就没有概念。

只有林云知道这块牌匾的真正意义,因为这预示着华国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至于说向南1500米是什么?是一家企业,一家名为瀛海威的企业,它是国家第一家互联网企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