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双峰厂改革

重返奔腾年代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双峰厂改革

作者:苹果炒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12 02:46:03 来源:笔趣阁

金龙公司和长乐区的谈判很顺利,一来长乐区的确想把双峰厂转手给金龙公司,二来金龙公司并没有一味压价,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拖欠工人的工资,全部都接了下来。

当然,金龙公司只能接收二百一十多名工人,这些工人全部是周华强挑选出来的。

双峰厂原有四百九十七名员工,金龙公司直接砍掉一半,留下的基本上都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人。

好吧,这叫做“掐草尖”,资本家用工的基本套路,金龙公司也一样,总不能留下一帮五十多岁的人吧,但对长乐区政府来说,这一招有点缺德,可没办法,毕竟金龙公司没有让政府承担任何债务,当初哇哈哈都没想金龙公司这么仁义。

当然,主要是双峰厂欠债少,只有不到五十万元外债,如果欠了几百万,那金龙公司一样得说道说道。

不仅如此,金龙公司又承诺再接收二十个临近退休的老工人,特别是张连福这位八级工,不仅留下,还给了原来二倍的工资,将近八百块钱,理由是感谢他这么多年为双峰厂培养了众多的技术人才。

这一招叫做千金买骨,果然奏效,当收购方案向全厂职工公布后,少了不少麻烦。

不过除了留下的工人外,其他人肯定会闹腾一段时间,只是这种问题就不是金龙公司的事了,长乐区政府会安排,或是调到其他单位,或是其他什么办法,反正跟金龙公司没关系了。

当然,收购的事情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各种手续交接,还有账目上的问题等等,所有部门都得按照沈城总公司的模式重新建立,宋春涛和林芳怡带着人起码还得待上一段时间。

在外人来看金龙公司简直是疯了,这哪是金龙公司临州市分公司,明明就是换了个名的双峰厂,从里到外都是原来那套人马,跟金龙公司有个毛关系?

没错,这帮人的确是双峰厂的那套人马,说外表看就是换汤没换药,可这些人就不行吗?

看看沈城总公司那帮人,职工里有原来龙口面粉厂的人,还有大半是失业的工人,还有就是高中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论本事,他们还真没双峰厂这些人强。

工人还是那帮工人,但制度和管理方式都变了,这才是企业能够重获新生的根本,而能否贯彻新的制度和模式,就得看周华强的本事了。

此时周华强已走马上任,虽然收购还没最后完成,但已经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金龙公司董事会给了他足够的信任和权利,他可以自行选拔人才,所以周华强一上任就在年轻人中挑选了两个副手,包括财务负责人、销售负责人等等,所有人的年龄都没超过四十岁,整个领导层一下子充满了活力。

同时所有员工全部加薪五十块钱,虽然不多,但是各种奖励制度建立后,消失很久的热情再次回来了。

当然,大家对新的制度不熟悉,毕竟这些年散漫惯了,现在需要遵守纪律难免有情绪,但没关系,周华强开会的时候直接放了狠话,现在大家都去私人企业员工,谁违反纪律,不好意思,严重者直接开除,不留情面,就这一条就让那些还想*****没了脾气。

除此之外,周华强还公开对外招聘五名高学历人才充实队伍,工资待遇优厚,每月五百三十元,比临州市平均工资高了将近二百元。

周华强一系列手段让熟悉他的人惊讶不已,即便他能力很强吧,可这招数太新奇了,跟以前的套路完全不同。

好吧,这都是周华强新学的招数,至于说从哪里学的,嗯,是宋春涛“传授”的本事,不过所有本事都写在了一本叫做:李伟豪副教授培训材料的小册子里,周华强也是现学现用,以后还得认真专研才行。

周华强又成为了“李伟豪”的门徒之一,当然,只有不断领悟不断实践才能真正感受到“李伟豪副教授”的深邃思想,连宋春涛现在都不敢说自己登堂入室,只能说是初窥门径,还差的远呢。

该学习的学习,该清算的清算,大家忙吧,反正林云此时已经回到沈城,他是孤身一人回来的,因为马上就要开学了,林云的大学生涯就要开始了。

此时的林云还真不想上学,因为需要解决的事情太多了。

临州市那边人员配置算是没问题了,但有个关键的问题,得生产出产品呀!没产品,人员配置再好,管理层能力再强有个毛用。

原来双峰厂的那些设备效率太低,一共十三套设备,其中年产三百万袋的设备是七套,是近五六年内购置,剩下的设备就“远古”了,甚至十年前一套年产二十万袋的生产线还在用。

这套设备跟原来龙口面粉厂的那套是同款,龙口面粉厂的那一套已经被林云封存起来,算是留个念想,双峰厂那一套嘛,林云想直接拆了卖废铁,不过想想算了,毕竟是双峰厂的功臣,还是让它“养老”吧。

除了这套老古董设备外,其他的设备都还得坚持,没办法,现在金龙公司又没钱了。

收购双峰厂需要四百三十万元,比当年哇哈哈花了五千万买下临州市食品厂少多了,毕竟临州市食品比双峰厂大多了,厂区大,设备也多,特别是设备,接手直接就能用。

不过四百三十万也不算少,即便金龙公司会在四年里分期支付给长乐区,但今年也得给一百万元。

现在金龙公司账面上有七百多万的流动资金,这一百多万倒也没关系,但林芳怡要求,总公司账面流动资金不能少于四百万元,是用于各种原材料费用和偿还贷款的钱,这是压舱石,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

这么算下来,临州市分公司能够动用的资金是两百万元,抛出工人们的工资和原材料费用,还买个屁设备呀,别说设备,就是厂房都只能用原有的,新厂房还得等。

如果光是一个临州市分公司还没事,以金龙公司赚钱的速度,两个月就能凑出厂房的钱,半年下来两套进口设备就出来了,可金龙公司的计划是,今年还要在沈城购置两套生产线,同时还想在首都把建立分公司的事情定下来。

双峰厂破产被收购完全是意外事件,可以说是“节外生枝”,当然,这个节外生枝是好事,让金龙公司直接在浙省有了根基,多了一个生产基地,直接给魏英州顶益公司来了个南北夹击,魏英州要是知道了恐怕得吐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