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二百二十四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

重返奔腾年代 第二百二十四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

作者:苹果炒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12 02:46:03 来源:笔趣阁

人就是这样,有的不喜欢孙怡这种咋咋呼呼,有钱爱装的人,有的就很喜欢交朋友,特别是有钱的朋友,这是高情商。

“我的行李放在外面,不用学长费事,咱们还是先吃饭吧!”

四个人走下楼,这两个人一个叫白明,一位叫丁飞,是大二学生,学生会成员,白明是吉省人,虽然和林云不是一个省,但都是北方人,在华夏大学里可以称为老乡了。

“林云呀,咱们是老乡,以后有事尽管找我,不要客气。”白明拍了拍林云的肩膀非常热情。

“谢谢学长,我有事一定找你!”林云感谢对方。

“林云你这是第一次到首都来吧?”丁飞询问。

“嗯,差不多吧!”林云回答。

丁飞接着说道,“首都可是好地方,太大了,很多好玩的地方,我在这待了两年,去过长城、故宫、圆明园,雍和宫,恭王府等名胜古迹,这一点就比你强,等有工夫,我带你去玩,特别是长城,简直都绝了,到时候我带你感受一下什么叫做鬼斧神工。”

“行,没问题,到时候咱们大家一起去!”林云点头答应。

“不过你得听我们的话,要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等有机会,我会让你也加入学生会,到时候也能想我们这样潇洒。”

孙怡在旁边冷眼旁观,看出二人的意图,想和林云交好,又想让林云乖乖听话。

“蠢蛋,还想让林云听话?疯了还是傻了?你们两个,在林云面前走不过三合。”孙怡这么想,但林云可是规规矩矩,到了学校,自己就是学生,总不能想在企业时说一不二,嗯,起码暂时要低调一点,和所有人处好关系,因为他大学期间也得经常逃课,处好关系有利自己不被处罚…………。

下了楼,林云直接走到车前,打开车门拿出自己的背包。

“两位学长,咱们走吧!”

“啊,这车………是你的?”白明惊讶的问道。

林云随意回答道,“嗯,时间太紧了,没办法,我从沈城开车来的。”

“……………!”

好吧,林云无意间就和孙怡一样成了“装逼犯”,白明和丁飞已经确认,这位总是在不经意间装逼的学弟身份不一般,以后可得好好跟这个“装逼犯”好好相处…………。

林云买了一百块钱的饭票,然后在食堂请了三人吃顿饭,饭菜嘛,味道真是不错,价格还便宜,一个馒头一毛钱,又大又白,一盘排骨七毛钱,足足有四块肉,还有什么青鱼、炖鸡块等肉菜,最贵的菜也不超过一块钱。

其实现在的物价是很高的,一斤猪肉凉两块一毛,一斤牛肉两块五毛钱,不说别的菜,就是食堂那一份排骨成本也得五毛钱吧,食堂只卖七毛钱,基本上没赚学生钱,不是说学校对学生们优惠,而是国家每年对学校有大量的投入,国家针对每个学生都有补助,按华夏大学的标准,每人每月有六十多块钱的补贴。

六十多块钱对林云来说根本不算个事,可对一般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他们每天吃饭的花费都不到一块钱,一个馒头加上一点咸菜就是一顿饭,甚至一块钱都不到。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年代考大学太难的原因,每年六七百万的考生,能考上的不到一百万人,大学生只需一些生活的杂费,其他的费用国家全部承担。

这笔费用对国家来说负担太重了,所以才在九九年彻底放开高考,学杂费全部由学生承担,升学率也一下子提升到了百分之三十,然后逐年提升,最高都到了百分之七八十,巅峰时一年有近千万的大学生。

二十年后,不少人批评那时的大学生素质不高,满地的大学生,本科证书就跟废纸一样便宜,由此怀念起**十年代的大学生,觉得这些人才是人才,以后的学生都不行。

真实结果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国家是在九九年放开高等教育,而同一年,国家和世贸组织的谈判也接近尾声,预计当年就能加入世贸组织。

不过当年出了一个意外,华国和米国的谈判搁置下来,直到二零零一年恢复谈判,华国终于加入了世贸组织。

对华国来说,加入世贸组织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向全世界,特别是米国源源不断的出口商品,从那时开始,国内大量制造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外贸易额也逐年攀升,国家外汇储备同样飞速增加。

在二零零零年,国家的外汇储备只有一千五百多亿米元,加入世贸组织后,每年以两千亿米元的速度增加,还越来越快,最多达到了接近四万亿米元,这可外汇储备呀。

有了钱,国家才能在全世界购买各种需要的商品和技术,或者进行大规模投资,以前是抠抠搜搜,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那时不一样了,兜里有了钱,想买啥就买啥,当然,先进的技术买不到,因为人家不卖你。

所以说,从加入世贸组织那年开始,华国才算开始真正的复兴道路。

那么问题来了,加入世贸组织就真的能让国家有钱吗?其实不然,看看隔壁的阿三国,他们人口一样众多,人力成本更低,可为什么没有像华国那样变得强大呢?

原因除了民族自律性外,还有就是缺乏大量的高质量产业工人,那么华国高质量的产业工人从哪里来的?简单,就是因为国家高校扩招培养出来的。

没错,国家之所以在九九年放开高等教育,目的就是为加入世贸组织后,给全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产业人员,即便那时很多大学生的素质比不了**十年代的学长,可也不算太低,这些学生源源不断的涌入社会,在提高了整个国民素质的同时,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成不了专家和教授,也成不了千万富翁,但他们化为一颗颗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了应有的力量。

其实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螺丝钉构成,无数人构成了国家这个集体,推动着这个庞大的国家前行,三十年后,华国终于成为了仅次于米国的超级大国,同时开始向超级强国进发,这就是千千万万个“螺丝钉”创造出的奇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