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学最难的课程

重返奔腾年代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学最难的课程

作者:苹果炒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12 02:46:03 来源:笔趣阁

邢鸿飞家在鞍城,父母都在鞍钢厂工作,家里条件相当不错,即便放在首都,也属于高收入阶层。

十几年后,北方经济开始萧条,特别是辽北省,原本的辽老大再也没有了曾经的辉煌,经济水平一度跌到了全国二十名左右。

那时很多人分析原因,结出了不少结论,无外乎是国企太多,老百姓懒惰等等,以后就不说了,就说现在九二年左右,辽北省的经济依旧是全国前五名之列除了沈城和连海市外,就是鞍城最牛,特别是鞍钢厂,一家企业养活了整座城市,养活了几十万人。

鞍钢厂有多牛?其实在五十年代,鞍钢厂一年为国家的贡献就比粤市一座城市多,每年都有几百万吨的钢铁被运送到全国各地用于经济建设,不仅仅是鞍钢,辽北省的很多城市都是如此,电力、煤炭、水泥等等,全都做了无私奉献。

还有六十年代的老三线建设,整个辽北省又出钱出物,将近百万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量的设备送到了其他省份,以至于几十年后,从南到北,全国各地都有一帮操着北方话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北方人已经占领全国了呢。

也正是通过老三线建设,很多工业薄弱的省份有了工业基础,为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这是那个时候,北方自己却没落了。

邢鸿飞的家现在条件还不错,起码还吃过螃蟹,可他不知道,再过五六年,或许他的父母就要为生计操心了。

邓远明对螃蟹不感兴趣,鲜味对他来说远远比不上荤油的味道,邢鸿飞看到老大不吃,直接把对方的螃蟹拿了过来,三下五除二就吃的精光,吃完了拍拍肚子,“好吃呀!”

大家又聊了一会儿天,九点半准时熄灯,林云迷迷糊糊睡了过去,半夜时分感觉有人走动,估计是谁起夜,也没在乎………。

第二天起床,就看到邢鸿飞病怏怏的躺在那里浑身无力。

“五哥,咋的了?”林云询问。

“咋的了?闹肚子了,昨天晚上上了五趟厕所,给我拉完了,浑身没劲呀!”

“你这是吃螃蟹中毒了吧?”赵东有些着急。

“那我们咱们没事?”周劲松揉了揉肚子,一点感觉没有,吃过螃蟹的人也没感觉。

“艹,五哥,你这是吃多了!”

邢鸿飞吃了两个大螃蟹,这东西本身就性寒,吃多了的确会闹肚。

林云道,“五哥,有没有事?不行去医院看看?”

“别,我这也差不多了,养养就好,今天上午的课是去不了了,到时候你我请个假!”

“行,那吃点东西吗?我给打饭去?”林云惹的麻烦就得自己来搞定了,不过邢鸿飞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现在啥也吃不了,就是没劲,让我再睡一会儿,你们该干啥干啥,别管我,我要是饿了………自己弄吃的。”

“行,那你休息吧,我一会儿打两壶开水,床底下有方便面,饿了直接吃面。”

一上午都是课,中午回来时,邢鸿飞正在吃方便面,三袋一起吃的,一饭盒装的满满,此时的他早没了早上那病怏怏的状态,全好了!

也是,他就是螃蟹吃多了,拉出去,恢复一上午就没事了。

屋子里全是方便面的香气,除了林云外,其他人的馋虫立刻就被引了出来,那还等什么,一人两袋方便面就开吃吧,不过林云没吃,总吃方便面容易长胖,自己还是吃食堂吧。

就这样,林云的大学生活开始了,三十二名同学,几天内就混熟了,不仅内部熟悉,其他班级的学生也都认识了不少,这一熟悉,很多同学的本性就显露出来了。

比如周劲松,他很喜欢流行音乐,迈克尔?杰克逊,猛士的士高都会哼上几句,毕竟是首都天城人,接受过一些西方流行文化。

有的学生喜欢踢球,天天在操场上狂奔,回到寝室满身的汗味,然后就跑到水房跟别人抢水龙头洗澡。

有的学生喜欢文学,天天手捧着王国真、海子和顾成的诗集,嘴里默念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不过在九二年,这些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现代诗人已经渐渐没落,也就一些学生还会在某个角落诵读他们的诗歌,人们已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赚钱上,谁去管什么朦胧诗?狗屁,诗歌能赚钱吗?

大势之下,这些追求极致理想主义的诗人们将纷纷被这个时代抛弃,反而是琼摇阿姨和金庸大侠的通俗文化渐渐势起,还有以王硕为代表的痞子文化,也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注脚。

当然,大学生们最关心的还是学业,如果说管理学院最难的课程是什么,林云觉得是高等数学。

还以为管理学没高等数学呢,可惜猜错了,统筹学和统计学这都是管理学院的课程,同时也是以数学为基础的课程,各种线性代数和象限函数,学的脑袋都要炸裂。

数学很难,不过在其他人眼里,还有更难的课程,那就是英语。

八四年开始,国家就在一些大城市的高中开设英语课,到八十年代末,全国开始普及,不过限于师资力量太差,毕竟教英语的老师很少,所以效果也就那么一回事,就是背背单词,传授一些简单的语法等等。

高考英语也很简单,难度可能连十年后的初中英语都不行,可即便如此,很多高考学生英语科目也是考的一塌糊涂,十几分,二十几分比比皆是,很多学生数学能考满分,结果英语弄个五分八分,就这成绩,放在十年后连专科都费劲,好在这个时代大家水平差不多,靠英语是拉不开分数的。

英语这么难,于是就可以看到,每天早、中、晚,在学校的树荫下、池塘边、人工湖旁,总之任何地方都有一帮手拿着英语书,嘴里默默叨叨的人,很快,林云寝室就有三个舍友也加入其中,特别是邓远明,家住农村,其他科目还可以,就是英语,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对了,邓远明高考英语成绩是四十三分,总成绩四百一十五分,比林云还低,好在他住的那个城市属于偏远地区,华夏大学在那里的招生分数不高,只有四百分,不过邓远明已经是他那个县城的高考状元了。

林云的英语水平不用说了,第一节课就能全程和老师对话交流,直接把所有学生都镇住了,别说是学生,就是老师也有点懵逼:这水平比我还牛吧。

按照老师的看法,林云的口语和听力已经达到了专业老师水平,可以毕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