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二百八十二章 买房……

重返奔腾年代 第二百八十二章 买房……

作者:苹果炒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12 02:46:03 来源:笔趣阁

在九十年代初,直接能买到房子,这简直是破天荒的事情,以前从来没有人听说过这种事情。

林学东和孙秀芳夫妇半信半疑,于是亲自去看,结果还真是,一处区域已经动迁了,工地上正盖着楼,说是要盖一片新小区,叫做天成小区,价格是六百一十块钱一平方米。

六百一十块钱一平方米,这个价格相当不便宜,要知道沈城的平均工资还不到三百元,两个月工资买一平方米,这价格真是很少有人能承受的起。

不过呢,买的人还是有一些,基本上都是做生意的个体户,六百一十块钱嘛,十平方米是六千,五十多平方米是三万块钱,这个价格虽然贵,可对一些个体户来说勉强还是能够承受。

至于说工人和在职职工,他们从没有想过买这样的房子,一是没有那么多钱,另外就是很多企业都有福利房政策,虽然需要等待,可起码是分配的房子,不花钱,就需要交点房费,一年也就三百多块钱,也不贵。

林学东夫妇一眼就相中天成小区了,立刻决定买一套最大户型的房子,七十八平方米,总价四万七千多块钱,这笔钱在旁人来看绝对是天价,想都不要想,可在林家眼里,还真是不贵,十套房都买得起。

交了五千块钱的定金,预计明年四月份初能够交工,到时候再装修一下,做点衣柜,四月末就能入住,五月一日两人的婚礼也不耽搁。

这个天成小区应该是沈城最早的商业住宅,其实面积也不大,只有四栋楼,毕竟买的人不多,也没有太多的土地,所谓的物业管理等配套什么更是没有,在林云眼里毫无竞争力,可购买的人不少,宋春涛,杜满囤和徐慧三人也在这个小区订了房,只要房子盖好,三人也就有家了。

在九十年代初期,国民的住房需求是非常高的,大多数人都住在老旧小区里,这其中多数都是工厂的集体住宅。

大一点的工厂住宅是楼房,不过面积很小,一般只有三十多平米,家里面住着老中青三代人,一户家庭七八个人很正常。

能住楼房的企业都是大企业,一般的企业住宅只是平房,还是自建。

就像林家现在住的房子,最初只有一块地,林云爷爷年轻时盖起了第一栋房,后来逐渐修建,等林云的父亲长大结婚时在旁边再建一栋房,算是分开居住。

后来国家实行福利房制度,效益好的企业自建住宅楼,然后分给职工居住,林云的爷爷是化工厂的副厂长,属于领导阶层,第一批分到的福利房,处级干部标准是三居室,一共四十六平方米,面积似乎不大,但这四十六平方米绝对一点不差,没有所谓的公摊面积,比得上以后六十多平方米的商品房。

但能分到福利房的人注定不多,那些普通的工人只能排队等候,很多人一等就是好几年,又或者永远等不到,因为轮到他们的时候,企业效益差,已经不可能再建房了。

大环境是企业效益差,国企也要改革,所以进入九十年代,福利房政策的落实已经不多了,也就那些效益好的企业才能承担的起这种政策,剩下的企业连存活都难,更不用说分房,于是国家也开始逐渐放开商品房政策,号召有条件的人成立房地产企业,于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地产商出现了。

这一批地产商都是有国企背景,比如北方最早的地产商是万泰公司,老板万建霖原是一家区级房屋开发办公室的负责人,九十年代初,房屋开发办公室改制成私营企业万泰公司,由此走上了商品房开发的道路。

同类的还有恒达公司,万克公司,前身都是国有企业,正是靠着国有企业内的专业人才和资质,他们才能建造房屋,要是普通人,即便可以成立公司,可上哪里去找人?

当然,九十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十几年后的房地产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别,最大的差别就是价格还算公道。

像沈城这种大城市的中心地段的房价也就五六百块钱每平米,因为此时房地产行业的宗旨还是改善老百姓的住房环境,毕竟福利房政策更多是名存实亡,老百姓难道要永远住在那些老旧的棚户区里?

老百姓需要改善居住环境,国家的政策无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房地产行业的出现就顺应了时代,而房地产这个行业在此时也并非是暴利行业,当然,所谓暴利行业是指跟十几年后相比,相比于其他行业,房地产的利润率还是非常高的,起码比制造业要高出很多。

好吧,即便现在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比不了十几年后,可按照现在的收入计算,沈城市中心附近位置的房价是六百一十块钱一平米,这个价格也不是谁都能承受。

普通小老百姓肯定是买不起,即使政府工作人员大半也买不起,只有做生意的个体户才有能力拿出四五万块钱去买一套房子。

林云让父母也买一套,不过林学东夫妇没答应,林学东从六岁开始就住在这里,已经有了感情,再说,现在夫妻二人大半时间都在工厂,金龙公司有办公楼,二人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房间比家里还宽敞,累了直接躺床上休息,哪里用得着再买房子?

林峰马上就要结婚了,爷爷林永坤又开始撺掇林云。

“林云,你哥马上结婚了,你和小慧什么时候结婚?”

“爷,我不急,等大学毕业后再说吧!”

林永坤却摇头道:“你是不急,小慧呢?她比你大四岁呢,人家可等不了那么久。”

徐慧比林云大四岁,这在十几年后叫做姐弟恋,那时社会对于姐弟恋都不看好,可是在**十年代,三四岁的差距不算什么,毕竟在林永坤出生的三十年代,童养媳还有呢,女方比男方大五六岁都很正常,比如林云的奶奶就比林云的爷爷大三岁,林学东出生时,林云的爷爷林永坤才十七岁。

再说了,徐慧只要没事就到林云的爷爷家和姥姥家,帮着干活,陪着老人唠嗑,这家人路线早就通畅了,所以林家所有人都已经默认徐慧就是林云的媳妇,如果林云不答应,恐怕还要被家人训斥,骂他忘恩负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