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三百零一章 关于互联网的一个问题

牟其钟抢到了第二个提问的机会,他站起来,没有任何紧张,似乎这场面司空见惯一般。

“盖茨先生你好,我叫牟其钟,是华国南德公司董事长,我的公司也是一家高科技企业,比如现在正和贵国的一些公司商讨发射火星飞船的项目,我想问下,贵公司有没有兴趣和我们一起探索宇宙,或许未来某一天,贵公司的电脑也会出现在外星人的星球上。”

好家伙,这个问题直接把所有人都镇住了,特别是那些跨国公司的老板,齐刷刷的看向牟其钟,没有嘲笑,全是懵逼,能把这帮人搞懵逼,牟其钟真特么是个人才。

不得不说,牟其钟是个为大场面而生的人,无论面对何人,开口就能把对方搞懵。

比尔盖茨也一脸的诧异,林云这个乐呀,他觉得对方心里一定在想:上火星?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企业吗?

盖茨毕竟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很快就恢复过来,然后微笑道:“我对探索宇宙也非常有兴趣,我们企业与NASA也合作过,会资助他们做一些太空项目,事实上,所有太空项目都需要计算机的参与,比如哈勃太空望远镜,没有计算机的处理和分析,它不会发现更远的星球。

至于说火星计划…………嗯,这个计划听起来非常棒,我觉得以后有机会我会参与一下类似的项目。”

好吧,盖茨的回答还是没有结论,牟其钟觉得没让自己满意,可惜也不会有第二个机会了。

此时已经快到十一点半,盖茨似乎觉得这帮人也没什么好问题可以提出,于是想要结束这次提问,此时林云举起手。

主持人一眼就看到林云,“好,又有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举手提问,那最后一个问题就就给他。”

众人看了过来,发现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少年,在一众中老年企业家中格外的显眼。

“你还真问呀?”林芳怡瞪了林云一眼,她觉得一个做方便面的企业家能提出什么问题来?难道跟牟其钟那个家伙一样自取其辱?

林云没理对方,接过话题用英语说道:“盖茨先生,我叫林云,很高兴成为最后一个提问的人。”

用英语提问,立刻引来盖茨的关注。

“林云?好名字,你的英语说的很地道,是不是留过学?”盖茨问道。

“谢谢盖茨先生的夸奖,不过我没留过学,也没出过华国,毕竟英语是非常简单的语言,跟汉语相比,我更觉得汉语更加难学,即便我是和华国人。”

这个回答让盖茨哈哈大笑,翻译员翻译过来后也引来了华国企业家的大笑,这个回答看似讽刺汉语难学,实则再说英文的简单,有种明褒暗贬的意味。

“好吧,我就来提一个简单的问题,盖茨先生刚才的演讲很有前瞻性,但在我看来,计算机本身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工具,虽然重要,但却不是最终结果,就像你刚才举的那个例子一样,计算机让我们释放的双手,但还不足以让我们的大脑开始进化。

在我看来,计算机的大规模利用将引起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让我们人类进入到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正是知识,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强大的大脑。

那么,是什么促使这个所谓知识大爆炸时代的来临呢?我觉得就是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下,人类将各种知识数据化,并上传到网络中,致使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近乎为零。

那个时代,每时每刻都会有海量的知识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在为获取知识而烦恼,却开始为如何获得有用的知识而烦恼,我觉得这个时代,才是人类真正开始进化的起点,不知道盖茨先生是否认同呢?”

比尔盖茨直接懵逼,那些跨国公司的大佬同样集体宕机,因为林云的问题他们也不懂,什么互联网?什么知识大爆炸?很多人同样一头雾水。

在九二年,即便在米国,互联网同样是新鲜事物,除了一些专业人员外,普通人真是不太明白。

米国自然是互联网科技最先进的国家,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有一帮相关人员关注到了互联网,最为知名的是一个叫做凯文?凯利的人,他是最早认为互联网将改变人类社会的那批人。

在九四年,凯文?凯利写了一本叫做《失控》的书籍,深度探讨互联网对人类的社会的改变,这本书影响了一位叫做卓沃斯基的好莱坞导演,九九年,卓沃斯基根据《失控》导演了一部叫做“黑客帝国”的电影。

可以看出,在九二年,即便是在米国,最先驱的互联网研究人员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也是模糊不清,处在一个探索阶段,无人有个准确的认知。

在互联网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专业人员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一般人,那么在华国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会出现一个熟知互联网技术的人吗?正常来说不可能,但偏偏在一个少年嘴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比尔盖茨能不吃惊吗?

好吧,比尔盖茨思考起来,因为即便是他,短时间内也无法做出回答。

比尔盖茨思考的这个工夫,翻译员头大了,因为林云的这个问题中出现了很多陌生词汇,什么互联网,知识大爆炸等词汇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翻译,磕磕绊绊说的驴唇不对马嘴。

林云见状也不用等对方翻译了,直接又把自己的问题用汉语讲了一遍,然后国人同样是一头雾水,根本就没听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此时比尔盖茨开口:“林云,你怎么知晓互联网的这些信息?”

“盖茨先生,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看过米国的一些相关书籍。

当然,这些书籍也只是简单的描写,并没有太过深刻的研究,但让我有了一些思考,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但我相信随着光纤和网络基站的大范围普及,互联网时代终究会到来。”

“你说的倒是有些道理。”

盖茨思索着,然后缓缓道:“我可能会对你的这个想法持保留态度,计算机本身的功能已经足够强大。事实上,我们微软公司正在研发新的操作系统,这种系统功能要比现有系统更加强大,而且每隔一两年系统就会进行升级换代,在未来,我们的系统会完美的实现文字、语音、图形、影像等各种元素的转化、录入、输出等功能,而且简单方便,须臾之间就能完成,我相信,探索这些功能已经足够。

至于说互联网,或许有可能会得到普及,但最核心的元素还是电脑,这应该是没有错的,对,应该是没错。”

比尔盖茨笃定的回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