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为港城回归献礼

重返奔腾年代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为港城回归献礼

作者:苹果炒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12 02:46:03 来源:笔趣阁

林云和胡润聊了一个多小时,午餐时间,林云也没单独请对方,一同在公司的食堂吃饭。

金龙公司的沉城总部的产能达到每年两亿五千万袋,共有七百多位员工,每天吃饭时都很壮观。

大家一起涌向一千三百多平方米的食堂,十个打饭口前都排了不短的队伍,喧闹声加上香喷喷的味道,让这座现代化工厂充满了人情味。

七百多人的伙食可不好筹备,每日光大米白面就得尽千斤,副食更重要,一周六天工作,每天的菜品都不能重样,五菜一汤是标配,两荤三素,外加各种小咸菜。

逢年过节还要加餐,所以光是后厨就有二十多人。

今天的菜是红烧鸡块,煎带鱼,炒干豆腐,干煸豆角和烧豆腐,还有萝卜汤加上四样咸菜。

林云带着胡润排在队伍后面,其他员工根本没有要让二人插队的样子。

这是金龙公司的规律,无论是谁,即便是董事长也要排队打饭。

胡润好奇的看着周围,这么大的食堂可是第一次看到,就见员工们秩序井然,有说有笑,完全没有那种愁眉苦脸的模样。

“林总,贵公司的食堂,是我在华国见过的最好食堂,即便放在我们米国,这样的工作状态都很少见。”

“那是,在我们国家,劳动人民创造一切,没有他们,哪里会有金龙公司?”林云自豪的回答。

胡润有些尴尬,没敢接茬,只是讪讪一笑。

胡润眼中的林云极具个人魅力,他有着无以伦比的眼界,对企业未来发展也有着明确的目标,可以准确的抓住时代的脉搏,金龙公司有这样的带头人,无疑是幸运的。

“未来十年,林云一定会成为华国最优秀的企业家,甚至会成为世界级的富豪。”这是胡润对林云下的定义。

胡润对这次采访相当满意,按照对方所提供的信息来看,林云的身价起码超过两亿华元,主要分三部分。

一部分是金龙公司近六亿的市值,林云有百分之十股份,这就是六千万。

第二部分是林云拥有一家投资公司,总资产超过五亿,他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又是一亿元。

另外一部分就比较零散,有正大公司的股份,但正大公司实际价值不好说,毕竟没上市,即便知名度很高,总体价值跟金龙公司还是没法比,勉强折算两千万左右吧。

还有农夫山泉以及林云所持有某些公司的股票,林林总总加起来接近两个亿华元。

九七年的两亿元是什么概念?不亚于二十年后的两百亿,甚至比后者更让人震撼,毕竟时代不同。

从七八年改革开放,到九七年,经历了近二十年,二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断,算是改革开放的初期。

这一阶段的特征类似开荒,企业家们在“荒芜”的土地上勐打勐冲开疆扩土,完成第一桶金的积累,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豪也有不少。

但同时,这一阶段所有行业都充满竞争,没有出现资本财团垄断市场,所以大家的财富也算相对平均,很少有一枝独秀的企业家存在。

待到十年后,市场越来越规范,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市场就像是养蛊,优胜劣汰的适者生存机制启动,大量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企业被淘汰,逐渐形成了类似垄断的企业,财富开始大量集中,企业家的财富也激增,千万家产都称不上富豪,富豪榜的前几名都是亿万身价起。

因此,在九七年这个时间点,拥有两亿资产的林云,绝对可以排进富豪榜的前五名,甚至能问鼎前三。

当然,林云的身价不止两亿华元,他最大的财富是手中五千万米元的现金,相当于四亿华元。

知道这笔钱的人很少,林云自然也不会傻呵呵的告诉胡润,毕竟这笔钱有大用处,再过一年时间,五千万米元还会至少增加五倍,到那时,林云就是名副其实的华国首富,不过他依旧不会告诉别人。

即便如此,人们要是知道林云拥有两亿身价,到时也会舆论四起,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

可林云不怕,这些钱都是堂堂正正赚来的,就算国家来查,也会给他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字:遵纪守法,或许还会给个牌匾,上面写着:人民企业家。

林云觉得自己完全配得上人民企业家这个称号,看看金龙公司的员工,工资水平比国家平均工资高出至少百分之五十,每年还有绩效奖金,一位普通的工人,只要勤恳工作,一年下来都能成为万元户。

看看金龙公司的账本就知道,公司一年的工资成本占了总成本的五成,同行业至多只有三成,另外从食堂这种细节也能看出金龙公司对工人的重视,这不是为了人民是什么?

好吧,林云也不会主动追求这些表面的荣誉,冷暖自知,自家工人感到满意就好了。

………………

胡润满意的离开,去准备富豪榜了,林云忙碌了一阵,转眼间就到了六月中旬,距离港城回归越来越近了。

此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处处张灯结彩和随处可见的回归标语,老百姓们也如过年一般欢乐喜庆。

国家和地方电视台在这一段时间也是下足了功夫,每天都播放关于港城的前世今生,从百年前贫弱的国家说起,到如今靠着硬实力争回自己的土地。

当然,此时一帮“公知”又冒头了,说什么港城回归是因为大嘤帝国遵守了百年前的诺言,人家才是遵守契约精神的典范。

这特么纯属放屁,他们忘了,十年前,大嘤帝国的首相和华国刚刚谈判时,人家可是明确说过:华国没有能力接收港城,大嘤帝国不会放弃港城。

看到了吗,人家压根就没想还给你,港城之所以能回归能,是靠自身实力,而不是人家的契约精神。

只是这些事实在“公知”眼里根本不存在,他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数典忘祖,卖主求荣。

林云也不会惯着这帮人,在南商报上连续五期写文章批判这种思想,从大嘤帝国起家开始说起,把这个民族本性剖析的淋漓尽致,骂的那帮公知抬不起头。

林云这么做,也算是为港城回归献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