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价钱得重新谈了

重返奔腾年代 第一百三十五章 价钱得重新谈了

作者:苹果炒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2:32 来源:笔趣阁

说实话,林云为什么现在去搞实体企业?首先他觉得有实体企业有成就感,而且可以造福于民,这种心态是他重生后的感悟,另外,林云也有倚仗,万一实体经济搞不好,大不了再去玩金融嘛,反正这辈子也不会缺钱,家人愉快就好。

当然,要是实体经济失败,林云会觉得很没面子,自己洞察一切天机,再失败的话,那就不要活了,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揣着一百五十万米元,林云终于和小森田河谈起了生意。

“小森君,八十万米元两台生产线,什么时候可以交货?”

“什么?两台设备?八十万米元?林云君,您说得是真的?”

“那还有假?钱我带来了,就看你有没有货!”

林云现在底气十足,一百五十万米元在手,就是买三台也足够。

当然,林云还是决定先买两台,那时金龙公司就有三台生产线,可以实现年产量八千万袋,如果三班倒,突破一亿袋没什么问题,所以今年的任务算是完成。

年产一亿袋也只是个小目标,五年计划中,林云可是要实现年产四十亿袋,这么算下来,三台生产线还差的远呢。

林云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沈城的工厂一亿袋的产量暂时是够了,接下来要开始在全国各地建厂,以一个区域为单位建立分厂,比如几座大城市一定要建厂的,比如首都和盛海这两座千万人口级别的城市,潜在市场都是以亿为单位。

还有粤市和深市,这两座城市当然也得建厂,另外临州市,那里是双峰方便面的老家,待康师傅杀到对方也要寿终正寝了。

还有中南省的正州市,必须建厂,西川那边也不能放过,总之未来两年内,全国起码要建十几个厂子,每家厂子的产量都要超过一亿袋。

好吧,这些都是后话,现在主要还是沈城,这是林云的老巢,一定要建好。

两台设备,小森机械现在就有一台现成的成品,马上就可以发货,预计半个月后可以运到连海市,另外一台需要一些时间,可能要等上一个半月才能造好。

“没问题,那我就先预付六十万米元,待第二台生产线发货后,我再付二十万余款,怎么样?”林云很爽快,毕竟腰包鼓了。

“没问题,没问题,谢谢林云君,谢谢林云君!”

小森田河对着林云就是一顿鞠躬,有了这笔钱,他的企业可以活下去了,甚至还能活的不错,在这经济危机的大势之中,一家企业能活下去就非常不容易了,林云无疑是救了他一命。

林云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道:“小森君,我已经买了三台生产线了,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我的企业未来五年的目标是实现年产四十亿袋,你算算,按照这个数目,需要多少条生产线?”

“啊,四十………亿?”

小森田河彻底懵了,四十亿袋方便面,这怎么吃呀?自己的国家怕是十年也吃不完吧。

“怎么?不信?其实不用五年,明年我的企业产量至少要扩大三倍,如果在你这里买生产线,你说说得买多少呀。”

“三倍?那就是九条生产线呀,如果在我这里买,那………那………!”

小森田河已经语无伦次,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的工厂一年内要是卖出九条生产线,毫无疑问,自己将会超越父辈,将家族的荣光发扬光大。

“林云君………!”

小森河田膝盖一弯,眼看着就要跪下,林云一伸手托了起来。“小森君,我们国家不流行跪拜。”

“对,对,我只是太激动了,如果您真的能有这么多订单,那我会代表我的整个家族向您表示最诚恳的敬意,您和您的家人,也将成为我们小森家族最好的朋友,我们会将您写入族谱,让后人不忘林云君对小森家族的厚待。”

“行了,别说了,你的情,我心领了,千万别把我写进你们小森家族的家谱。”林云有点害怕,那样的话,我就进不了自家的家谱了

不过林云话锋一转。“小森君,其实我们国内也有很多厂商可以制造生产线,虽然产量没有你家的多,可价格还行,算起来性价比也差不多。

这几天我在东京市区内逛了不少地方,发现电线杆上贴着很多应聘信息,看样子就业很难,而且原材料价格都在下降,相信一台设备的成本也会下降……既然咱们都是主顾了,那以后怎么得也给个折扣,是不是?”

林云说得很随意,可小森田河岂能听不出对方的意思,这是在砍价呢。

没错,林云就是要和对方谈价钱,两个人的私人关系再好,价钱方面也得重新谈了,而且林云也有谈的资本。

生意就是如此,买卖双方会有占据主动的机会,一件商品销量好,生产商的作用当然很大,这是因为商品本身质量过硬,但渠道也很重要,如果渠道打不通,那么商品销售的速度就跟不上,就很可能被其他商品占了先机。

这也是为什么林云非常重视渠道的原因,下一步他还要和各地的经销商商量,各种好处当然也得给。

生产线的购买也是如此,半年前林云为了买生产线操了不少心,先是把沈城食品厂的生产线买下来,然后又跑到盛海,最后在展销会上遇见了小森田河,总之是想尽办法。

可接下来的剧情就不一样了,以前林云是求人家,以后就是这些制造商来求林云,因为金龙公司需求太大了,五年后实现年产四十亿袋,这是什么产量?就是减少一半,年产量二十亿袋,所需的生产线至少也得近百条,超过了现在整个华国明年的总产量,如此大的市场,谁不眼馋。

这就好比前世华国的高铁发展,最初国家建高铁都是求着外国的制造商,最早的首都到盛海的高铁是采用的国外技术,对方狮子大开口,国家只能接受,没有谈的余地。

后来国家提出了高铁发展战略,未来十年要建数万公里的高铁,如此广阔的市场,立刻把全世界高铁制造商都吸引过来,什么德国西门子,岛国新干线以及法国的企业。

然后国家就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价格方面不必说了,价格低者优先,另外还得必须为国内企业员工提供全方位培训,直到教会为止。

国家正是利用巨大市场的优势让高铁技术实现了突破,短短几年内就实现完全自主,性能不仅高于其他国家,价格更是便宜。

现在金龙公司也是这种局面,我的需求太大,逼着市场上的制造商主动合作,你不跟我谈条件,别的企业也要和我谈,如此金龙公司就占据了主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