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一百四十章 双峰厂的没落

重返奔腾年代 第一百四十章 双峰厂的没落

作者:苹果炒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2:32 来源:笔趣阁

杜满囤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你们两人收拾收拾,过两天去沈城,我们签合同!”同时自己心中一块石头也落地了。

张春立刻说道:“我们现在就去吧!”

杜满囤摆了摆手:“不急,这么大的事,你们不向同行们报个喜吗?他们或许以后还能成为你们的经销商呢,可得打好关系呀!”

两人一听,再次哈哈大笑起来。转眼间他们的身份已经和同行发生了变化,成为康师傅品牌的总代理商,在临州市的销售就归他们管,二人的利润也最多。

在以前,双峰方便面在临州市有十多个经销商呢,利润分配下去,每人每年至多能有二三十万的收益就不错了,可现在,两人成了总代理商,康师傅销量越大,他们利润越多,真要是到了年销售一亿袋的水平,他们一年起码能赚一两千万,这是什么概念?

千万富翁看似很远,可金龙公司的计划是五年内实现四十亿袋,如果实现,那成为千万富翁根本不是事,这怎能不让两人高兴?怎能不让那些同行妒忌?但妒忌没用,很多时候你做错了一个选择就会追悔莫及。

很快,临州市的贸易行业内部就知道了这件事。

“什么?金龙公司在岛国买了两条生产线?都是年产两千万袋以上的?怎么可能?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什么?张春和赵有德成了康师傅浙省的总代理商?”

“什么?明年金龙公司就要在浙省建分厂?年产量能达到一亿袋?”

以前没卖过康师傅的贸易公司还好,可那几位刚刚拒绝杜满囤的人已经快把肠子悔青了,甚至有人觉得这是金龙公司设下的局,就是要让自己出局,要不然怎么这么巧?

“不行,我得亲自去沈城一趟,负荆请罪也好,去认错也罢,千万不能得罪金龙公司呀!”

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他们选择双峰是为了钱,现在金龙公司来了个回马枪,打的所有人晕头转向。

这笔账很好算,现在康师傅年产量接近一亿袋,分到临州市也将近一千万袋,这已经和双峰方便面在临州的销量持平,那时双峰厂怕是要真的破产了,到时候这里就是康师傅一家独大,如果康师傅在把销量提升到一亿袋,那这利润谁不眼馋?

别提什么面子不面子,在金钱面前面子值几个钱?为了金钱,就是叫爹也不磕碜。

临州市的方便面经销商闻风而动,都准备去沈城,即便总代理商已经定下,可毕竟两年后会重新任命总代理,现在主动认错,两年后还有机会,至于说双峰方便面的禁令,呸,谁还会去管?

林云一招就让双峰厂针对康师傅的计策失效,经销商们各个反戈,双峰厂呢?他们此时再做什么?

此时双峰厂的厂长陈长庚正坐在办公室里闭目养神,看似清闲,实际却是一种无力感,他正在回想着厂子至今的种种经历。

双峰厂在临州市可有年头,五十年代建厂,那时叫双峰食品厂,产品有罐头、面条等等,临州市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吃过双峰牌水果罐头。

改革开放后,双峰食品厂开始放开手脚,决定开发新的食品,第一眼就相中了方便面,由此开创了双峰快餐面。

双峰快餐面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特别是临州市本地人,特别喜欢吃这种食品,很快双峰厂就购进了十几条生产线,到八五年实现年产量两千万袋,一半在临州市本地销售,一半卖向全国。

八八年,岛国商人来到临州市投资,决定和双峰厂合作一起开发方便面。

在岛国商人的支持下,双峰方便面多了一种口味,叫做双峰鱼虾面。

算起来,双峰鱼虾面才是新口味方便面的鼻祖,要比康师傅方便面早上三年,不过这种面受众面不大,仅仅适合沿海吃惯鱼虾人的口味,北方很多城市吃不惯这种有点腥味的方便面。

原本双峰厂和岛国商人还要继续开发新口味,可到了九零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岛国商人突然撤资不干了,其实原因就是对方在股市上赔了,没钱对外投资。

没了资金,双峰厂开发新口味的计划搁浅,但不管怎么说,双峰厂凭借着十五年的老品牌依旧是临州市方便面市场绝对的霸主,即便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方便面生产商,直到突然窜出个康师傅。

双峰之所以要阻止康师傅进入临州市,就是因为康师傅比双峰强得多,一碗红烧牛肉面的味道已经不亚于炖出来的牛肉面,还有肉块,这得用多少牛呀!

不仅味道好,国家电视台上有有广告,天天放,老百姓看完广告就去买,这谁受得了?

陈长庚想到这些,缓缓的从沙发上坐起,叹了口气,很是疲惫。

自己在双峰厂已经工作三十多年,从学徒工做起,那时年轻,浑身都是力气,工作起来没日没夜,靠着勤奋慢慢当上了车间主任,然后又是副厂长,带领着工人冲在前面,自己也获得了很多荣誉。

直到改革开放后,南方出现了很多小工厂,他们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工厂在市场经济下面临危机,此时又是陈长庚站了出来,承办工厂当上总经理,靠着方便面让工厂拜托了困境。

此时的陈长庚已经五十多岁,距离退休也不远,他见过双峰厂的低迷和辉煌,回想起这些恍如昨天一般。

不过现在,陈长庚觉得很累,这几年双峰厂别看效益还可以,起码工人的工资在临州市属于很高的一档,工人们对工厂很有感情,都为自己是双峰人而感到自豪,但做为带头人,陈长庚已经感觉厂子出了问题。

厂子连续三年效益没有任何增长,而且还有小幅度的下滑,特别是最近一年,双峰方便面真的是卖不动了,临州市倒是没什么问题,主要是外地的销量每况日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