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三百一十章 大会结束

重返奔腾年代 第三百一十章 大会结束

作者:苹果炒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2:32 来源:笔趣阁

林云知道,第一轮牛市会在九三年年底戛然而止,那时盛海交易所大盘指数会突破一千七百点,然后随着海发能源等诸多股票出现问题一泻千里,重新跌回一千点左右,从而进入第一轮熊市,相关部门也借着这次熊市发现了问题,然后成立证监局,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这轮熊市直到九九年才恢复过来,然后进入新一轮的牛市,最高点是二零零七年,当年最高达到了六千一百点,而在零六年到零七年一年里就涨了三千点,简直就像坐上火箭一样。

当然,下世纪的那轮牛市距离现在还远,就说这一轮牛市,还有一年时间可涨,不过速度也不快,现在是一千三百点,到明年这个时候涨到一千六百点,到时候熊市到来,不到一年时间大盘指数近乎腰斩,股民们损失惨重,同时也让大家认识到: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林云的这个问题其实也算是告诫大家要小心了,可这有用吗?完全没用,只有当直面股市的残酷才能认识到其中的风险,要不然没有人会相信。

即使见识到了也没什么大用,就如前世的林云,身边的很多专家在每次牛市时都会进入一种虚拟幻觉状态,明知道有风险,可幻觉还是让他们相信风险还早,要趁早赚钱,结果最后,要不忍痛割肉,要不被牢牢套死,能赚到钱的少之又少。

所以,现在林云说这番话基本没用,没有人会听。

上午会议结束,下午又是游玩,主办方准备了十几辆大客车,拉着众人直接去了长城,正所谓不到长城非好汉,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外国企业家只能表示这完全不是碳基生物能干出来的工程,是外星人才有可能。

接下来的两天会议内容就很轻松了,各级领导与企业家们进行了座谈会,即是交流,也是请教,这个层面就是探讨国家层面的各种政策问题,特别是米国的一些经济学,他们做为西方经济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华国还是非常重视他们的意见,毕竟改革开放就是对照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的调整对要适合对方,这方面一定要听取对方的建议。

林云并没太过参与这些讨论,随便听听而已,在他看来,国家经济如何改革已经注定,自己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企业家大会一共举行四天时间,当大会结束,林云也松了口气,这次大会商讨的问题对自己没有太多的帮助,不过让他认识了不少企业家,刘传志和史玉珠这些人就不提了,林云更感兴趣的还是健力保公司的李经天和李柠,这些人才是民族企业的支柱,是值得尊重的人。

林云最大的收获还是认识了几位首都重量级的领导,倒不是他主动高攀人家,林云做企业的宗旨是尽量减少和政府的关系,一切拿经济效益说话,经济效益好,政府自然会大力扶持。

不过有的时候还是得主动联系,比如他想在首都开设分公司的事情,就必须得和首都政府打交到。

其实这次企业家大会除了有演讲和讨论等环节,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首都政府要通过这种方式招商引资,与外商洽谈合作,比如百事公司就与首都政府谈成了一笔价值三千万米元的投资,对方要在首都建立一家工厂,引进两套生产线,建成后可以实现年产一亿罐百事可乐。

还有肯德基公司,也是准备投资五百万米元在首都开设几十家店铺,肯德基来了,麦当劳也得跟进,反正只要肯德基在的地方就有,麦当劳的身影。

首都对外资的引入非常重视,相比之下对国内私营企业的重视就很不够。一来国内私营企业体量太小,没有足够的资金多地投资,二来当下国内的小商品行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即便市场很好,也多是依靠经销商来销售,金龙公司算是第一家。

在大会上,林云认识了首都的一位副市长,对方主抓经济,林云有投资意愿,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其实建工厂的最大问题是土地和员工,土地方面不是想买就能买,首都建设是有整体规划,哪里可以建工厂,哪里可以盖楼都要经过政府的同意,要统一规划,现在林云搭上了这位副市长,土地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对方承诺可以在首都工业区为金龙公司批一块土地,至于说多大,可以具体谈。

还有就是招聘员工,这方面政府也是全力支持,通过劳动局帮助金龙公司招聘专业的技术工人,即为金龙公司解决了员工问题,也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是双赢。

当然,这件事只是一个初步意向,具体细节需要深入探讨,至少得进行几次谈判,但也算是有了眉目,对金龙公司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大会结束后,林芳怡等人直接回沈城,其实沈城的工厂的管理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待增加一套生产线后产能就提升到一亿三千万袋,这个产能算是可以暂时满足北方三省的市场,近期内只要做好稳固工作即可,林云的计划是在九三年再增加一套生产线。

北方三省的市场得到巩固后,金龙公司就要向南发展,用林云的话来讲,公司要入关了,要真正开始中原逐鹿,问鼎天下,这关键的第一步就是首都分公司的建立,这一步至关重要。

林云的打算是在九三年将首都分公司建立起来,同时产能实现两亿袋,比沈城还要多,只要成功,这一步就彻底盘活,将覆盖首都、天海、冀北等地。

当然,在首都设立分公司的难度也更大,因为天海市还有一家顶益公司呢,人家的魏师傅也虎视眈眈,到时候康、魏两个师傅将会直面对方,免不了是一场残酷厮杀。

对了,说到顶益公司,林云在这次大会上也见到了魏英州,不过同林云的一鸣惊人相比,魏英州万分低调,因为没人认识他,甚至都没几个人听过魏师傅方便面的品牌。

魏师傅方便面也已经开始在电视台打广告,但时间短,远没有康师傅的影响力大,甚至因为两个品牌的名字和包装很相近的原因,不少消费者还以为魏师傅是康师傅新出的品牌,即便消费者分辨出这是两个品牌,但一般人觉得魏师傅是个冒牌货,是假冒康师傅。

这就是先入为主的思维起了作用,在很多行业,第一个在老百姓心里扎根的品牌非常重要,就好像初恋一样印象深刻,只要自己不作死,后来者想要追上至少得付出比前者至少两倍的财力物力。

魏英州也明白这个道理,在广告方面投入了大笔资金,一年广告费预算高达三四百万,可康师傅的广告投入也不虚,一年时间里投放了四个新的广告,还搞出一个大碗面,你说气人不气人。

更让魏英州生气的是林云在这次大会中出尽了风头,又是和盖茨对话又是和罗杰斯交流,风光无限。

现在魏英州看到林云就一肚子气,年纪轻轻太过张扬,即便你有本事,可到头来不还是做食品的吗?又是计算机又是经济分析,这有用吗?花里胡哨不知所谓。

反正魏英州现在已经决心要“弄死”金龙公司,实在是太闹心了。

魏英州怎么想的林云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在乎,他对顶益公司从没小瞧过,对魏英州也是非常重视,毕竟对方前世就是国内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这一世又被自己压着一头,一定会受到更大刺激,自己要加倍小心。

所以,别看林云这么“得瑟”,可始终记着对方呢,林云以后会参与其他行业的投资,可那要在金龙公司真正成为全国最大食品公司之后,魏英州的顶益公司注定只能争夺老二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