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建筑施工队的雏形

重返奔腾年代 第三百二十三章 建筑施工队的雏形

作者:苹果炒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2:32 来源:笔趣阁

登报宣战的事放在一旁,林云和张建国又商量了一下盖厂房的事情,张建国自己就有施工队,大概五十多人。

这些人原来是首都一家企业房产处的员工,一年前跟着张建国从企业分了出来,算是脱离了体制,这帮人成立一家名为胜国的建筑公司,在首都承揽建筑业务,主要是为国有企业盖福利房,以张建国的身份,承揽这些业务很容易,所以不缺活儿,现在张建国准备转行去做房地产,这帮人正好无缝连接。

此时的建筑行业还没在首都发展起来,主要是房地产产业不发达,怎么看出来的,主要是农民工们不多,张建国的施工队还都是公司的员工,这帮人能干活吗?

当然,现在也得干,什么架子工、焊工,水泥工一应俱全,但再过几年,这些岗位都要被农村涌入的人代替,现在这些所谓的农民工主要是往深市那边的开发区跑,因为那边才是房地产产业发达的地方,首都这边主要的就业岗位是酒店和饭店的服务员,建筑业主要是工厂的厂房建设,用工量不大。

说到房地产,林云询问了张建国,现在首都有没有盖商品房的公司,还真有,也是,毕竟连沈城都有商品房了,首都不可能落后沈城。

不过现在只有三处在建楼盘,集中在广场附近,楼层也不高,最高的只有七层,占地面积同样不大,一个小区只有五六栋楼,至于价钱嘛,堪称天价,最贵的房子一平米一千五百块钱,便宜的也有一千二百块钱…………。

没错,在一环核心区,紧挨着广场的楼盘,一平米价钱是一千二到一千五,在九二年已经是天价,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毕竟今年首都老百姓的月平均工资还不到四百元,三四个月的工资才买一平方米的房子,不是天价是什么?

别人眼里是天价,林云眼里就是白菜价,十几年后,这些房子的价格将会翻上几十倍,所以林云第一时间就决定先买一套房子,不仅自己买,还让宋春涛他们一起买,对这些人来说,十万块钱不算什么,等十年后,坐地就赚几百万………。

当然,林云买这些房子不是等着升值再炒房,自己是刚需,首都建厂后这里基本上就是金龙公司第二个大本营了,宋春涛他们到这边来总不能天天住宾馆,特别是林云和徐慧,在宾馆约会还是有风险的,万一被误抓,那脸面就丟大了,怎么也要有个固定的地方。

好吧好吧,林云摇了摇头袋,把这些“小农意识”抛开,自己是企业家,怎么会为这些蝇头小利扰乱心神?可仔细想想,如果自己弄块地,盖上一片小区,十几年后的收益还真不是“小农意识”,这可是价值十几亿的真金白银呀!

唉,怎么说呢?只能说一个时代让房地产行业成为了华国最赚钱的行业,收益率远远高于工商业,金龙公司一帮人奋勤忘食生产方便面,年产一亿袋,一年产值近两亿元,但收益只有三千多万左右,抛去各种成本,毛利润也就一千万多一些,算下来,收益率还不到百分之二十,毛利润率就更低了。

如果同样的资金注入房地产行业,那收益率是最低也要百分之百,最多要三四倍,如此高收益率的行业,当然会吸引大规模资本进入。

如果林云这辈子只想赚钱,毫无疑问,他一定会去做房地产,或者金融行业,毕竟收益太高,但他重生一世,钱已经不是主要目的了,这辈子起码得干点有意义的事情,又或者干点别人干不了的事情,这才不会辜负自己的第二个人生。

“嗯,对,绝对不能被房地产行业绑架,房子就是用来住的,不能用来炒,要从我做起。”林云用尽全力才把这捡便宜的念头压了下去。

施工队的事情搞定,价钱方面没啥说的,按照林云的想法来,一切按章办事,毕竟金龙公司用的材料都是钢结构,比砖瓦厂房要贵的多,张建国也要养一帮人呢,林云的总不能为了占便宜让对方吃亏,再说,林云差钱吗?

“对了,张大哥,我准备买几套房子,你这边有搞装修的工程队吗?”林云问道。

“买房子?买什么房子?”张建国询问。

“首都要建厂,我们这帮人这半年得常驻这里,找时间我去买几套,一个人一套,算是给大家的福利了。”林云回答。

孙思宇笑道,“你公司的福利可真好,直接送房子。”

吴帆插口道:“那些商品房一套好几万呢,你这手笔可不小,一次几万块钱呀!”

张建国哈哈一笑,“林云可不缺这几万块钱,别说几万,就是几十万,对他来说也不在乎…………。

林云你说得很对也,你的金龙公司在首都建厂,负责人一定得有住的地方,建了房子自然得装修,不过你放心,我的公司什么都能干,装修也没问题,这活你再交给我吧。”

林云点点头,“成,那就再麻烦张大哥了,工钱我一分不差。”

张建国摆了摆手,“别总提钱,我虽然没你有钱,可这点钱还是出的起,这个装修的活儿我就白送给了。”

“别!”林云赶忙阻止,“张大哥,你不缺钱,可你的工人缺钱,他们总不能白干吧。”林云可不愿意欠别人任何人情。

张建国在林云肩膀上拍了一下:“兄弟,让我去做房地产,这个办法可是能让我赚更多的钱,所以是我欠你人情才对,我现这段时间想明白了一件事,房子问题的确是大问题,我们先行一步,以后就有了优势,就如你总跟孙怡讲的,要在市场建立之前就占据市场,那样就有了先机。”

林云点头道:“是呀,房子问题的确是大问题,大到我们不可想象!”

张建国也是颇为感慨,“要说房子,我从小在首都长大,见过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从一开始的换房,到福利房政策,直到现在的商品房政策出现,仔细一想,还挺有意思。”

“哦,还有换房?怎么换房?说来讲讲。”

林云也不是全知全能,五六十年代的的政策当然不知道,特别是首都这种地方,居民众多,每天都有人调换工作,从西城到东城工作,光坐公交车就得一个多小时。

可从来没听说过五六十年代的上班族每天要五六点起床,那时又不能买房,怎么解决上班距离远的问题呢?

林云对这个问题很好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