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三百四十三章 蓬勃发展

重返奔腾年代 第三百四十三章 蓬勃发展

作者:苹果炒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2:32 来源:笔趣阁

说到公司的待遇,一旁的孟琳说道:“林………林总,我们现在的收入就很好了,我才来不到半年的时间收入就比我爸高很多,家里的条件改善了不少,逢年过节还发福利,反正我一辈子都想在金龙公司工作。”

“对,干一辈子才好呢!”大家齐声叫好。

“孟琳,你现在这嘴也变甜了,姐,你的部下得好好管教呀。”

孟琳变得开朗很多,林云也非常欣喜。

林芳怡笑道:“你这个老板就不正经,手下自然也跟着学,我可管不了。”

“我不正经?我哪里不正经?我正经的很呀!”

还真是这样,金龙公司的员工都很崇拜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董事长,但跟林云打过交道的员工反馈,这位年轻的董事长没有任何架子,性格随和,有时说话还云里雾里,一般人听不明白,不过细细一想又觉得很深奥,总之林云是一位聪明绝顶,风趣幽默的老板。

很快,桌子上摆满了酒菜,林云操起筷子,“来吧,大家来吃,来,谁喝酒自己倒,咱们都是一家人,不要客气。”

说罢,林云给自己倒了一杯啤酒。

“各位,为了我们金龙公司美好的明天,干杯!”

“来,干杯!”

大家端起酒杯一口喝光。

众人吃吃喝喝随意的聊着,宋春涛顺便把公司的人这段时间的情况汇报了一下,一句话,公司发展迅猛,态势良好。

沈城总公司如今已经有了三套生产线,产能提升到了一亿三千万袋,员工也增加到三百五十多人。

这个规模在沈城不算大,毕竟沈城遍地是国有企业,动辄几千人的大厂都有好几家,可私营企业中,拥有超过百人的企业就金龙公司一家,几十人的企业都不多,所以,拥有三百多员工的金龙公司已经成了沈城,乃至北方三省最大的私营企业,没有之一。

别说沈城了,就算是整个国家,金龙公司那也是私营企业中前几名的存在,能与之相比的恐怕只有哇哈哈,以及几家保健品公司。

当然,金龙公司不仅员工多,产值还高,按照年产一亿三千万袋方便面来计算,年产值高达两亿六千万元,比很多几千人的大型国有企业都高,上缴利税八百多万,当之无愧的缴税大户。

以上还只是沈城一家的产值,如果算上临州市的分公司,相应的数据还得提升两成。

金龙公司成了沈城改革开放标杆企业,各种荣誉也来了,林云的父亲林学东是沈城协商组织的委员,宋春涛更是代表,徐慧则是青年联合会的委员………林云之所以没有这些头衔不是因为他低调,实在是年纪不到十八岁,达不到要求。

好吧,即使林云到十八岁了也不想弄这些头衔,主要是太累,每年定期要开会,还要制定方案等等,太麻烦,可没有用,只要他到十八岁,这些荣誉都得一股脑的落在头上,不想要都不好使。

总公司不用操心,一切步入正轨,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就能运转,临州市那边也差不多,员工多是双峰厂的人,生产技术方面根本就不用操心,唯一担心的就是熟人容易拉帮结派,对管理不利,那就要看周华强的本事了。

周华强这位总经理上任后就大刀阔斧改革,按照总公司实行制度改革,建立绩效机制,赏罚分明。

其实一家企业管理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实现员工们的公平,做的多赚的多,做的少赚的少,公平制度一旦建立就能解决内部的种种问题,之前双峰厂管理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奖惩机制,其实国有企业普遍如此,结果造成员工们人浮于事的现象,生产效率低下。

当然,奖惩机制能否能够实行的关键还是效益,效益不好,企业没钱,奖励落实不了,工人们自然不会卖命干。

现在临州市分公司不缺钱,总公司注入了三百万的资金,然后又进口了一套岛国生产线,企业立刻运转起来,再加上大碗面的畅销,重回当年双峰厂最辉煌时代已经不远。

有了资金就有了底气,周华强坚持“铁腕”管理,一个月内就肃清了员工们懒惰的习惯,甚至不惜得罪人,惩罚了两个老资格的工人,杀鸡儆猴,所有人都规规矩矩。

也是,这些员工如今已经不是原来的国有职工,是私企员工,虽然林云不愿意开除自己员工,但真的开除也没什么,私人企业就是这样,在遵守劳动法的前提上开除员工属于正当权利。

我给你更高的工资不是让你来养老的,是来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

好吧,这是资本家的言论,说出来难听,但这就是事实。

如今的周华强已经站在了林云一方,他的责任是带领企业更快发展,是让企业为更多的员工开更多的工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去劳心费力和一帮老油子们扯淡。

林云赋予了周华强权利,让他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甚至让第一批大碗面给了他,周华强也不负众望,看样子完全能够胜任起这份重担,甚至都用不着林云这些人操心。

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不让领导操心,这样的下属当然最受欢迎,特别是受林云欢迎,反正不让他操心那就是最好。

“林云,最近小森河田说要来看看咱们。”林芳怡说到了那位一直为金龙公司提供生产线的岛国友人。

“小森呀,我都快一年没见到他了,行,这次他也应该来见见咱们了。”

说起来小森河田的小森会社也是幸运,岛国经济危机让大量制造业破产,特别是那些小公司,市场萎缩,缺乏资金,不死才怪。

好在小森河田遇到了林云,也遇到了飞速发展的金龙公司,短短一年就从他那里购置了四套年产三千万袋的生产线,这四套生产线相当于小森会社以前十年的销售总量,不仅让小森会社活了下来,还活的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