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逍遥太子 > 第八十八章 水师发展的必要性

大唐之逍遥太子 第八十八章 水师发展的必要性

作者:椰子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55:36 来源:笔趣阁

“没问题吧?”李二放下手中的书,以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

“我能有问题吗?”

李承乾不服气的小声嘀咕着,“什么?有问题?在那嘀嘀咕咕的跟娘们似的。”李二怒目圆瞪,站起身斥问道。

李承乾头直摇,“没有问题,没有问题!”说完头也不回的跑了出去。

“这臭小子!”

回到府里的李承乾并没有马上写经济计划书,而是先调戏调戏惜玉,这小妮子被弄得气喘吁吁的,自从上次打破了窗户纸,李承乾除了没有进行最后一步,其他的该做和不该做的,他都做了,这才是一个老色批的本色。

知道暗影卫一队统领一月前来报告,才算帮助惜玉逃脱了李承乾的魔掌,羞涩的跑出房外。

李承乾看着尴尬在原地一月,没好气的说道:“说吧,还在那杵着!”

“殿下,收到消息我们的人到剑南道,原来石叶门的地方似乎被人有动过,而且哪里似乎不止一股势力,六个兄弟去的只有两个逃离。”

李承乾听着心中一惊,那里的局势糜烂成这样了?剑南道巡省大使李大亮是干什么吃的?

没猜错的话,我那个弟弟李恪应该现在也在那里吧,有意思了…

“再探!一定要搞清楚那些粮食,石叶门这么些年隐世干了什么事?”李承乾肃声说道。

“遵命!”

李承乾还是有些不安,希望只是一些帝国蛀虫,而不是你…

夜已经深了,寒风变得愈发冰凉,除夕夜的喧闹终究会归于平静,而房间内的李承乾喊来了惜玉,为他取来笔墨纸砚,而后他挑灯执笔。

李承乾此刻想的就是如何让他们能具体理解商农在现阶段不应该分谁地位高谁地位低,国家给的力度应当一样,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罢了。

人天生、并且永远,都是自私的生物,发展到最后都是极致的精致利己主义。

这是他在这张纸上落笔写下的第一句话,然后思考了片刻,将这张纸丢入了火炉中。

这个观点太过尖锐,想来这个时代的人都接受不了,想必房相和李二也适应不了,这个与他们接受的传统美德向背,毕竟儒家宣扬的是人之初,性本善!

那么他想了想就开始着重写了两种重要的富国裕民的政治经济体系:重商主义体系和重农主义体系。

李承乾想要让李二和一众大臣能够接受提高商人地位就要仔细分析利害。

重商主义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总财富是不变的,所以在重商主义来说,国家间的贸易就是零和博弈。一个国家获利必然有一个国家因此受损。

对于重商主义我提出一个观点,金银是一个国家财富形式,换言之一个国家金银越多那么这个国家就越富有,相反一个国家金银越少,那么这个国家财富就越少。然后,重商主义就是只有通过贸易才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财富水平,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金银量,从而提高了这个国家的财富水平。相反如果一个国家贸易逆差(进口大于出口)就会导致这个国家金银外流,财富水平下降。最后,重商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经济目的就是“生产”,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提倡大力发展水师了。

简单来说就是最好是用我们廉价新颖的商品去出口到国外其他国家,来换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最简单直接就是金银。

而重农主义就是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国家收入及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土地生产物(粮食)越多,养的人越多,工业产品就越多。在和平的情况下,土地是有限制的,土地生产物在一定科技条件下也是有限制的,养的人是有限制的,工业产品也是有限制的,贵金属自然不是越多越好。

重农主义看似完美,但里面有个小前提,单个人的生产活动是有限制的。如果单个人的生产活动是无限制的,那么工业产品就不会受限于土地生产物。

对于现在的大唐,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这两种都不可采一而行,而是需要均衡,他李承乾提出谢谢观点,主要是改变他们的思想,哪怕是一点点也是极大的进步。

在大力帮助商人的前提下要加入朝廷的干预,不然很容易发展成资本,变得不可控制,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耕种。

就拿土豆来说,它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区,⼈⼯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与另⼀原产作物⽟⽶合称为“并蒂开放的印第安古⽂明之花”。

后世是西班牙的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回的欧洲,那么现在我提出的大力发展水师后,我大唐帝国也可以殖民到南美,带回土豆再加上我培育的杂交水稻,产量上来了,人们的温饱就可以解决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财富的积累,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商业,销往海外。

李承乾沉迷其中,并洋洋洒洒的写着,没有注意到称心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

称心偏着脑袋看着,越看越心惊,而在研磨的惜玉则是皱起那双秀丽的眉儿,眼里有诸多疑惑。

而面对众多商品输出,就需要提高社会的生产力,在人口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精确的分工,有句话说得好: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比如服装的制作,若是将其工序细分,便是设计、选材、备料、裁剪、缝制、包装。当今之做法,并不重视设计,所以市场所售卖之服装大同小异。而之后一应工序皆是一人完成,这便是没有分工。”

“试想,如果有专人选材备料,有专人裁剪,有专人缝制,有专人包装,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只做单独的工序,那么自然熟练,这便是细化,而产生的结果是原本十个人每天只能生产出十件衣服,变成十个人每天能生产出五十件甚至上百件衣服。这就是单位时间商品产出的增加,这多出来的衣服,就是价值的提升。”

在又说回来,当社会生产力达不到社会需求时,一方面会加大劳动力,一方面也会估计技术的革新。

“……农业具有其特殊性,不能像工业这般进行细分。但农业的生产效率却与农具息息相关。目前之农业,生产力极为低下,导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最终所创造的价值却最低。如果想要释放农业劳动力,就必须改良器具来提升效率。比如一亩田需要一个人来耕种,若是有了好的器具,那么在同样的时间里,一个人便能够耕种两亩甚至更多的田地。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多余的农人可以上岸,让他们去从事工业生产,这就是劳动力的转移,也是经济活跃的初始条件之一……”

一夜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李承乾房间内的暖炉已经重新换过,火苗在晚风中摇曳,映红了李承乾的脸,也映红了惜玉的脸。

李承乾任然在奋笔疾书,称心和惜玉依然在认真的看着。

而吃过年夜饭没多的高阳公主李玲就来到了太子府,因为就是他哥,让她不需要去和亲,去那个鸟不拉屎的野蛮之地。

所以她准备来李承乾府上,好好拜谢一下的,可是她来的时候本就下人稀少的太子府,因为除夕夜李承乾放了他们的年假,让这太子府更加的寂静,直到她跟着侍卫来到李承乾的房间,刚准备叫太子殿下的时候,被惜玉打断了。

“嘘…”

高阳公主探着头好奇的看着称心和惜玉两个人跟左右护法一样,她蹑手蹑脚的走到案牍之前,探着头看着李承乾奋笔疾书,除了觉得那字格外好看之外,便再没别的感觉,很是枯燥,不如诗文,心想就这文章有啥好看的,一个两个在这看着…

称心一直看认真的看着李承乾所写的文章,甚至是高阳公主来了,他也没有休息到,他完全投入进去了。

他越看越心惊,这通篇文章读下来就是鼓励人们逐利!

这不对啊,如果人人都去追求财富,那谁还愿意读圣贤书啊!

说白了人们拼了命的读书科举,就是要当官,而当官的目的对于绝大数人都是为了钱财,权利的背后就是财富。

圣学所鼓励的让人向善,明仁义礼智信,主张的是以文治天下。可李承乾这篇文章的意思却是以经济为中心,释放人逐利的**。

这边文章要是被读书人看到,殿下的太子之位即使是陛下也不一定能保住啊。

因为在天下文人看来,读书,永远是这个社会最高层次的存在。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在李承乾心里就是屁,可是在如今的大唐那就是圣人之言,不可亵渎,否则将是天下读书人之共敌。

若是让商人翻了身,这岂不是打天下读书人的脸?

如今只有五姓七望亦或是其他大的家族,才有所涉及,不然那些小商人们是绝对不敢大张旗鼓的扩大规模,甚至不敢越界做生意。

这就是这个时代商人的悲哀,就是一个官府干预你做生意就能把你治的服服帖帖,没有背景没有权利想做大生意,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知什么时候东方已经开始泛白,甚至是高阳公主的来和离开他都没有注意到,直到渐渐响起了新年的鞭炮声,惊扰了沉浸在经济发展的说明中,好在已经写的差不多了。

这与后世的经济体制规划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毕竟社会环境不同,需要一步步去验证,李承乾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这整个篇章下来,这么还算流畅,还算符合当今的发展,总体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