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七百四十章 第一次(中)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七百四十章 第一次(中)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5:48 来源:笔趣阁

到了吕哲如今的身份地位想看什么样的美女看不着?不过现在也只有传承百年的家族家中才会养着越女和吴女。当然,所谓的越女和吴女指的并不是该名女子的出生地,而是一种血统再加上培养的技艺。

事实上到了吴越都被灭亡之后,越女和吴女就不再单指出生区域,若是有人介绍越女或是吴女,其实他们是在炫耀自己的底蕴,也只有传承悠久的家族和富贵的家族才能养着什么生产都不做,专门学习怎么跳舞和取悦人的艺伎。

赵氏王族灭亡又重新复立,他们的传承其实是已经断了,毕竟秦国在灭亡赵国之后肯定是不会留下赵王室重要的族人不受控制,因此包括赵歇在内的赵王室族人在赵国灭亡之前就是一些边缘人物。

越女和吴女所指就是拥有吴越舞蹈文化的艺伎!不是一些边缘人物所能蓄养,那么现在的赵氏宗亲是怎么得到越女和吴女就值得深思。

另外不得不提到那批乐师,与之艺伎相比乐师更加难以培养,毕竟音乐可不像舞蹈易于培养,比之舞者更加的讲究天分。

而在上古先秦有一条很奇怪的规矩……或者说是常识,乐师基本为眼盲者,也就是所谓的瞎子。乐师是不是天生就是瞎子?有些可能天生就是瞎子,但是更多是在成为乐师之后自己弄瞎。原因?听闻是眼盲者耳朵更为灵敏,无法视物的人也才能更好的掌握音律。

艺伎和乐师都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培养,那么吕哲眼前这一批艺伎和乐师只会是有人送给了重新复立后的赵王室宗亲。而那批宗亲不是被赵歇给软禁起来了么,怎么还会自愿奉上十分珍贵的艺伎和乐师?

吕哲是问了一下才知道赵王室宗亲是自愿。不是赵歇在软禁的过程中没收。

赵歇被吕哲很慎重地问后,这才意识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他目光不断在那群艺伎和乐师上来回扫视,原本应该做出“请”的姿态也停顿了下来,迟疑着不知道该不该邀请吕哲上前。

吕哲的目光却是在赵国一众文武中来回扫视,他很清楚若是真的有人安排刺杀。这一帮赵国文武之中绝对有人参与。

整个山头都是汉军围着,到处也都有汉军士卒在来回巡视,山顶上吕哲身边更是有数百精锐甲士和擅长灵活搏杀的武士保护着。除非是他自己找死,不然让刺客近身也只有表演舞蹈的艺伎才可能办到。

赵歇在迟疑中看向了陈余和张耳这两位最为信任的臣工,他当着吕哲的面呼唤两人过来,开口问道:“宴席不会出什么差错吧?”

陈余和张耳显然都是被问愣了。两人对视一眼之后,张耳率先答曰:“王上,那帮女姬与乐师已经经过最全面的检查,绝对没有携带凶器。”

陈余随后也说出类似的话,并一直用着奇异的眼神偷偷打量汉王哲。估计是在心里不断鄙视吕哲怕死也怕得太严重了。

得到两名信任臣子的保证,赵歇这才请吕哲就席。

这种宴会不会分立什么主位次席,就是采取两边安置案几和坐蒲,席位相对的正中间空出一大片的空地。

每一个席位旁必定是会燃烧着一个小炉和一个大炉,小炉子是用来温酒,大炉子则是用来烧釜。釜其实就是一种圆形自带三角支架的物体,是现代锅的前身,它在贵族宴席上绝对会看见。是用来煮肉块的必要工具。伺候它们的是三个人,一人温酒和一人掌釜,最后一个人是照顾柴火。

目前案几上已经摆放这一些冷盘。几个碟子中是一些风干了的果脯,较大的盘子则是一些腊肉。有冷盘自然也会有其它,像是一种叫作甑的工具里面所放的就是一些热的熟食。另外像是鬲和罐也能看见,它们和甑都是有各自用途的用餐工具。

甑和鬲是连体,甑是一种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算是一种蒸食的用具。

诸侯一级的用餐必然是会有鼎。像是吕哲和赵歇所坐的席位都有摆放大大小小的鼎,吕哲不多不少为九个鼎。赵歇则是至于七个鼎,一些臣工为五个鼎,更多则是只有罐而没有鼎。

用鼎就餐有讲究,天子为九鼎,诸侯为七鼎,大夫为五鼎,显然赵歇做出的姿态就是将吕哲视为天子。

从某些方面来说吧,赵歇其实也是在暗示吕哲,期望吕哲能够像是周王室那般信守诺言,在进行分封之后能与诸侯王共天下,严格执行分封政治,遵守封地应有的自主权和自治权。

赵歇所希望的也是吕哲在坚持和摸索的,事实上不止是赵国这方面关注这个,汉国内部又何尝不是关注?

华夏文明讲究的是有些话只能隐晦地用某些场景来暗示,吕哲得到暗示比较肯定地对赵歇点头认同,看到吕哲做出这一副姿态的人都露出了笑容。

除开那些用来盛放食物的工具之外,必不可少的当然有割肉的匕首、喝汤的汤匙、插肉的双头插、夹肉或夹菜的箸。

吕哲率先屈膝跪坐而下,随后是赵歇,最后才是汉赵两边的臣工与臣子。

在吕哲的长案上摆放着一个已经温好酒的斝,除了他之外则是全部使用觚。

斝的样式与“爵”的款式差不多,不过它要比酒爵大上至少两倍。斝是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有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由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而这里赵歇的安排是吕哲使用斝,包括赵歇在内的所有人则是用觚。

觚是什么?其实它也是一种酒器,不过是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初现于二里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华夏文明讲究礼仪尊卑,认为一切东西都包含了礼仪,在一系列的礼仪之中定下尊卑,有尊卑才会让社会和谐,懂的礼仪既是知道规矩,那么也就不会做超过自己权限之外的事情,减少破坏规矩而产生的动乱。

礼仪尊卑重要吗?对于统治阶层来说自然是无比的重要,他们用这一套规矩、认同这一套规矩、推广这一套规矩,社会精英一概的执行下,上古先秦从未发生过农民起义的例子,而奴隶的起义虽然有却是极为少见,且每次都被统治阶层连同非奴隶阶层迅速地扑灭。若是按照现代的解释,所谓的规矩是介于律法和普世道德观的产物。当然了,建立一套规矩的出发点都是被用来巩固统治地位,因此规矩对于“当局”自然是最有利的,解释权也在“当局”。

所有人就坐完毕,不知道是谁鼓了三下掌,掌声过后位于遮阳棚之外的乐师开始演奏乐曲。

音乐之中有很明显的赵风风格,不完全相同于雅乐却又是脱胎换骨自雅乐,曲调比之平板的雅乐相对要丰富一些,里面充满了一种欢快与隆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款款的女声歌喉缓缓而来,一听便是很多女姬在一同合唱,她们唱的是《诗经.小雅.鹿鸣》。

《诗经.小雅.鹿鸣》本是周王室大宴群臣宾客的宫廷乐歌,一直到晋国没有分裂成为三晋之前都是属于周王室独有。在晋国三分之后,周王室失去了一直庇护正朔的封国,各诸侯国从晋国没有就谁也没有再把周王室当一回事,不应该为诸侯所用的《诗经.小雅.鹿鸣》也就成了诸侯们宴客的开唱曲目。

在“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的这一段中,一些身穿绿色麻布衣裙的侍女换换步入宴会正中的空地,她们随着歌声跪下伏拜,然后用膝盖挪着移动到相应位置前方的案几。

吕哲身边自然也有侍女,他在侍女双手抚着小腹、直挺着腰、低着头靠近的时候其实是神经紧绷,右手也是保持随时能抽出战剑劈出的姿态。

所有侍女都缓缓用膝盖挪动着到了宾客旁的大小炉灶边,她们又是整齐的一拜这才开始忙碌,自然是在温酒、照看柴火、查看水煮肉块。

所有人的眼睛都是在注视汉王哲,按照礼仪这个时候该是吕哲举起酒爵说一些祝词。

吕哲已经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穿越客了,他双膝撑着直立腰杆,右手握住剑柄,左手拿起酒盏:“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说完《诗经.小雅.鹿鸣》该有身份最尊贵的人该说的话,他喝下早就被检查无毒的浊酒,空着酒爵比了一个虚晃圆圈的动作。

音乐还在继续演奏,所有人都举起案上的酒一饮而尽,与刚才停顿下来现在又开始吟唱的女姬和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喝完双手持觚向着吕哲行礼致意。

吕哲还需要再回一句“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这顿宴会的开场才算是完整。

……………………

奶奶的病情很重,需要守夜,等她睡着了能码一些字。

荣誉不确定最近的更新规律,如果造成断更现象,拜托大家担待一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