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六百零二章 多而杂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六百零二章 多而杂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5:59 来源:笔趣阁

扶苏可能不是一个优秀或者合格的统帅,但他绝对是一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监军。

很多人对于监军的理解是监视一支军队、一个主将、多少将领,这般理解没有什么错误,但是监军的责任并不止是这些,他除了担任起为某某谁监视军队的任务之外,所需要的是做到代表谁来鼓舞士气的重任,同时他应该极度的关注后勤,务必使该支军队的后勤不受到某些干扰。

只要是关乎到后勤必然是多而杂的局面,一场战争的胜败许多人认为只关系到主将是否统率得当,很少人会看到后勤这一方面,而后勤恰恰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

扶苏需要做的事情没有多么复杂,他就是关注后勤体系有没有蛀虫存在,士卒的饮食情况,除此之外就是与吕哲那一方进行某些方面的沟通。

目前为止秦国的中原军团建制已经膨胀到八十万人,当然不是说前往陈郡作战的秦军有八十万的数量,是说归属中原军团序列的人数。

事实上进入陈郡作战的秦军数量只有三十万,其余要么是分布在赵地,要么是在三川和秦地。而齐、燕、赵号称集中一百五十万部队与秦交战,但是真正进入陈郡参与厮杀的也不过才五十万左右,余下皆是分散四处,且数量有没有一百五十万除了三国的君王谁也不是那么清楚,或许三位君王自己也迷糊到底是有多少人在为战争服务。

战争是一道数学题,从来都是以数字来判定局势和态势,吕哲这一方从秦、齐、燕、赵购买的物资上面大略能清楚陈郡的战事进行到什么阶段。

战争开始的前个月内,秦国从吕哲这边购置的各类型粮秣数量超过一百万石。近期清单上的粮食有增无减,反而是前期最为需要的兵器数量开始逐步的降低,这些都说明着什么呢?

齐、燕、赵三国的购置清单则是一种趋势化的平稳,既是说齐、燕、赵的参战部队一直是保持在一定数量,且齐国的后勤供应也没有遭遇到什么威胁。

秦国大量的购置粮秣肯定不是完全为了陈郡的部队。显然是在借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为国内输送粮秣,为此不惜掏空的国库的财帛,连带大量的牧畜和马匹也拿了出来。

相对于秦国的窘迫,负责为联军买单的齐国显得极为富有。齐国每次都是爽利地运来铜锭或是布匹,且从一些打探来的消息证实了辽东那边齐燕发现了出产量极大的铜矿,齐国也将海运给利用了起来。

在大发战争财的前提下。吕哲治下各郡也如预料当中发展迅速,一些被战火摧残得不成样子的郡县,那些逃向深山老林的野人(指不在籍)得知家乡日子变得好过也相续跑回去,一个两个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出逃的大批人返回家乡。吕哲治下竟是突破八百万口众的数量。

高速的发展是意料当中的事情,毕竟各县都因为出售物资而获利,基础建设和民生的改善要是不接这一次难得的机会提上速度,那吕哲就该派出大量稽查好好的查一查贪官污吏到底是严重到什么地步了。

咦!刚才是不是谈到了“贪官污吏”这个词?吕哲一直以来除了观看各县的征兵情况之外很少关注地方官员,那么缺少吕哲监管的各郡县史吏是个什么情况呢?

吕哲自从崛起之后一直是缺少文官的状况,因此占领一地从来都是让县令包括一众官员留任原位,从刚开始的南郡是如此,哪怕现在有了八郡疆土都依然是这样。可是要觉得没有了吕哲的监管就是贪官污吏满地爬的现状那就大错特错了。

大部分的各郡县官员本都是秦国所派,郡县被吕哲占领之后担任一县主官的依然是秦国派来的县令(长),在秦国什么样的人才能当上一县的主官呢?秦国的一县县令或县长。他需要经过层层的审核,必然还需要熟读秦律。秦国的法律对待犯罪从来都是从严惩处,知道会有什么风险的情况下,那些官员敢贪吗?答案是贪官必然是会有,但是要看现下是什么光景,他们又是为什么人效力。

战火满地的光景下。县令想贪也没什么好贪的,再换上新的效忠对象也害怕迎来屠刀只能是谨小慎微的主政。深怕出一点差错立刻人头不保。

做坏事要成本,在这个有株连的年代。一个人错了可不是自己倒霉,倒霉的不但是自己的家庭,包括妻子一族、父母兄弟一系也将会被牵连,那就该好好想想触犯律法所得到的东西是不是值得了。

后面,吕哲针对官员的薪水进行改革,县长的薪水差不多是军中的军侯级别,也就是每月有二百个半两,县令比县长多出二十个。

现在的一个半两购买水平相当不错,一个月二百个半两一年就是二千四百个,这笔钱在现下绝对是一笔巨款,他们面对满目苍夷的乡土时贪也只能贪到小利,光是好好做事就能一年获得一笔巨款,干得好了也能升官取得更好的待遇,除非是傻了才为了苍头小利毁了自己的生活。

随着吕哲的地盘越来越大,各县的主官做事也越来越卖力,毕竟之前有巨额薪水是没有错,但是谁也不敢肯定吕哲会不会完蛋,自己也成了从逆。可是现在无论怎么看吕哲非但没有要完蛋的意思,反而越来越强大,要知道各郡的郡守一直空着呢,谁说会不会轮到自己?

建国在即,在庐江郡那边因为业绩考核立下功劳的一个县令被提拔为郡守,长沙郡也有一名县令因为恢复民生有方成了郡守,这两个信号一被放送出来,各县的县令都是玩命地争取该次南陵中枢下发的订单,希望下一个因公被提拔的人会是自己。

庐江郡的郡守原本为桓楚,长沙郡的郡守自是吴芮,他俩被解除郡守职位的时候一度惊愕,看到调度文书上写清楚是要调回南陵以待另任也就明白了,惊愕变成了惊喜。

说实话,桓楚和吴芮的才能不在于管理民政,他俩自从被任命为郡守就没有干出什么成绩,他们擅长的是行军作战。

吕哲会将桓楚与吴芮调回纯属是情不得已,他原本是想将两人钉在郡守的职位起码三年,可是进军北上的计划已经在制定,因为某些原因共尉被专任文职,他手上的战将竟是不够用了。

快速扩张确实是有着这样的尴尬事情,文官不足武将不多。文官的不足是因为崛起得太快没有底蕴,再则就是还没能从其它地方吸引文士过来投靠。武将不多就显得诡异了,那是因为实在没有遭遇到太过艰难的抵抗,扩张顺利之下要么是降将太多,要么就是一些有才能的人未能得到发挥。

数一数吕哲手头上的人,因战功被封爵的也才六个,其中子爵是司马欣,男爵是共尉、季布、骆摇,不算贵勋之内的勋爵也才二十八人,这在动不动就能组建起上百万大军的体系里,数量该是少到什么地步?

吕哲前期的扩张过程就是在剿灭山匪盗贼中渡过,近期就是和百越轻轻松松的交战,没有太过强悍的敌人前提下,武将们自然是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建功立业的机会是有,但是想要展现才能的机会却是少。

未来出兵北上将会是一举拿下整个中原和秦地的战争,称王之后的吕哲也没可能动不动就玩什么亲征,那么必然是需要许多足够优秀的武将来率领军队征战,而这种征战也不是在南方那么简单明了了,会比之前的任何一场战事来得复杂。

除了未来的统一之战外,岭南更南方向的区域也需要持续的扩张,至少吕哲没打算让瓯雒国跑过来厮杀一阵之后就当没发生过似得安生过日子,那么需要的武将就更多了。

召回桓楚与吴芮,另外就是厚赏在岭南之战中建功立业的一群人,吕哲依然发现自己手头上觉得靠谱的武将不多,开始怀疑哪怕是摘桃子都不会那么顺利,对于军事学院的关注度自然而然的增加了。

因为在未来的一两年之内只会保持一个交战区(既岭南战场),这样一来会有实战经验的武将必然是会有限制,且在南方打仗的方式和中原、秦地肯定会有不同,吕哲已经不止一次召集在南陵的文臣武将商议,寻找培养合格将领的途径。

军师蒯通很赞同南方打仗和中原将不会是一个模式的论断。南方原始森林和密林多,再则对付的是一帮石器时代的蛮子,打起来只要不是脑袋发昏,输掉也会只是局部,整个大战役却是没有失败的可能性。中原却会是平原和攻城战居多,对手也会是同样身材高大且有金属兵器的华族人,再有就是列国的组织性虽然差但至少是有组织。怎么会是一样呢?

大多数人是第一次亲耳听到吕哲关于制定统一之战的计划,他们猛然间才发觉说,原来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展到足以问鼎天下的地步了。

“那是建立在秦与列国互相消耗的前提下。”吕哲说话的时候很严肃:“而我们是用一个半大小的中原疆土在做战争物资准备,他人战火纷飞,我们却能安心筹备。哪怕是有了这样的优势,能不能如计划顺利实施,还是未知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