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渣的逆袭 > 第34章 做戏

明渣的逆袭 第34章 做戏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6:47 来源:笔趣阁

大岚山脚下,绿树成荫,野花盛开,溪水潺潺,夏蝉在高树上嘶叫,不知疲倦。

“世间追名逐利,尔虞我诈,远不及山水清澈啊!”

山脚下等待的高家勤,忽然幽幽一声叹息。

看似语气轻松,其实是来掩饰内心的不安。

“大人放心,王和垚去了这么久,应该差不多了。要是谈不拢,早就被赶出来了!”

一旁的陆县丞,赶紧劝慰了起来。

“希望王安之能不辱使命吧。”

高家勤摇摇头,眼睛扫向旁边畏畏缩缩的皂隶,脸色一沉。

“百无一用!”

官府派人和土匪接洽,大岚山土匪传来消息,让非官府之人前去赎人,前面派去的几个人都被打了回来。无人敢前去,知道此事的王和垚自告奋勇,去了山上。

第一次接洽成功,3000两银子谈成了500两银子,第二次接洽依然是王和垚,理所当然,并携带赎银前往。

而高家勤和陆县丞,则是带领官兵们在山下等候。

“放心吧,大人。王和垚机灵,定能带公子回来。”

陆县丞宽慰着高家勤。

“但愿如此吧。可不能再出事了!”

高家勤感叹完,看了一眼周围,又冷哼一声。

“大人,李四那人就那样,你看开些。”

陆县丞心知肚明,只好悄声说道。

“李四,四爷,好大的名头!”

高家勤目光冷冽,又有一丝讥讽。

“孔家声死了,李虎没了,下面的狗腿子折了十几个,李四的靠山没了。陆县丞,以后巡检司的事情,你要多操心了!”

陆县丞无奈,只好点头称是。

高县令的公子被抢,典史李建文整天忙着向县衙要部下的抚恤,匪也不剿,找人马马虎虎,简直不把高家勤的交待放在眼里。

长此以往,余姚县中只知有李四爷,而没有县太爷和他这个二爷了。

无论如何,得让这李四收着点,要不然,屎盆子总有一天会毁了他二人的前程。

半山腰的一处树枝掩映,横柯蔽日的茅屋内,王和垚和二当家,正在悠闲地饮茶聊天。

既然演戏,就要戏份足了,不能敷衍了事。

“二当家的,我的身份,是保密吧?”

王和垚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

人多耳杂,他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放心吧!你这小子,怎么胆子这么小?是不是都被清妖吓没了?还行不行啊?”

二当家不满地看了王和垚一眼,还是压低了声音。

“放心吧,抢人头的事,只有我和大当家知道。陈山会面,只有我和几个贴心的兄弟。你就放心吧。倒是你那个什么“余姚六君子”,没有刀头舔血过,你可要当心了。”

二当家的话听在耳中,王和垚也是低声细语,怼了回去。

“二当家,少年心事当拿云,年轻人的热血,也不是二当家你那些兄弟能比的。”

二当家看着王和垚,眼睛一瞪,想要发火,最终放弃,嘿嘿一笑。

“王和垚,你胆大心细,你不上山,实在是太可惜了!”

一个抢人头,就让王和垚的胆色和深思熟虑淋漓尽致。这小子,可不简单。

“胆大心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屁都不是!”

王和垚端起茶杯,慢慢品着。

自从重生以来,他还是第一次有这种奢侈的享受。

就是这茶杯,似乎太粗了些,还有缺口。看起来,山上的日子也不好过。

“二当家的,你们就打算一直这样下去吗?”

喝了一壶山泉煮的清茶,果然是唇齿留香。相传大岚山产好茶,看来是不负盛名。

唯一遗憾的是,二当家的没有送点给他。

“不这样,还能怎样?”

二当家的喝茶像牛饮,一口下去半碗。

“四明山方圆八百里,大小山头几十个,虽然以大当家的为总头领,其实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大当家的在大岚山设置五营五司,五营专责作战,五司专责屯田。兄弟们是且耕且屯,不扰民,与世无争啊。”

二当家的目光中,有些不甘,还有些惆怅。

“大当家虽然想法不错,兄弟们日子也过得去。但长时间呆在山里,人也会变的没有斗志。像杀巡检司那些狗杂碎的事情,已经好久没有了。”

清军入关三十年,大江南北的反清势力基本被剿除殆尽,满清江山日益巩固,反清成功的机会日益渺茫,残余的反清势力,也只能随波逐流了。

大势所趋,谁又能扭转乾坤,不过是屠刀下多几个亡魂而已。

“二当家的难道不知道,云南的吴三桂,福建的耿精忠都已经起兵反清了吗?听说吴三桂已经打到了湖南,和清军在湖广隔江对峙。”

王和垚看着二当家,轻声说了出来。

他倒要看看,这个络腮胡子,有怎样的心思?

“狗咬狗一嘴毛,干老子屁事!”

二当家懒洋洋地饮茶,身子靠在躺椅上,“咯吱”作响。

“吴三桂这个老王八,和鞑子一样该杀!现在分赃不均了,开始窝里斗了。不管谁打赢,和老子一文钱关系都没有!那些真正抗清的人,都死绝了!”

王和垚看着漫不经心的二当家,暗暗心惊。

好家伙,天下大事,捋的这么清楚,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受过,凭什么你个络腮胡子这么优秀?

“王兄弟,哥哥我求你一件事。”

络腮胡子直起腰来,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

“你要是有机会,就跟狗官求情,来大岚山巡检司做事。耿精忠起事以后,官府对大岚山层层围剿,兄弟们损失惨重。你要能来巡检司,或许兄弟们能有条后路。”

王和垚吓一跳,轻轻点了点头。

能帮助这些英雄好汉,他倒是心甘情愿。

二当家说话的时候,王和垚都有些担心,那单薄的椅背,随时会被他压塌。

“二当家的,时辰也差不多了,你看,高县令的公子……”

感觉时间够久了,王和垚回归正题。

“带走吧!500两银子买你的前程,算是值了!”

二当家站了起来,王和垚也是松了一口气。

椅子,终于脱离了苦海

“王和垚下来了!”

忽然,众人正等得焦急,一旁的班头李世基指着远处的山坡,大声喊了起来。

高家勤心头一震,抬头看去,果然几个土匪对王和垚连踢带打,王和垚满脸赔笑,向土匪们点头哈腰,随即背着背篓,急匆匆向山下赶来。

土匪也退了回去,并没有再追赶。

“安之,怎么样?没事吧?”

王和垚满头大汗到了跟前,高家勤颤声问道,目光看向了他身后的背篓。

“大人放心,公子没事,睡的正香!”

王和垚卸下背篓,打开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王和垚,怎么其他人谈不拢,就你得行?”

李世基心思重,狐疑地问了出来。

“我也不知道,土匪让我和他比试拳脚,我侥幸把几个土匪都放倒了。就这样,土匪收了银子,就放了公子!”

王和垚说着谎话,面不改色心不跳。

“就你,能撂倒土匪?”

李世基上下打量王和垚,满眼的不相信。

王和垚轻声笑了一下,嘴角微微上扬。

“李叔,一般的汉子两三个,我还不放在眼里。”

对于自己一身的力气,还有这无往不利的刺枪术,他有最起码的骄傲。

“大人,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先离开吧!”

李世基还要问,陆县丞催了起来。

王和垚能打倒两三个汉子,才怪!

“是是是,先回去再说!”

高家勤看了看背篓里睡的正香的儿子,看了一眼官兵和胥吏们,目光落在李世基身上。

“老李头,你熟悉路,你背公子!”

马上颠簸,他也没有预料轿子。

“大人,我都这么大年龄了!”

李世基一阵头大,脸露为难之色。

“大人,还是我来吧!谁叫我年纪小。”

王和垚笑着上前,背起了背篓。

尊老爱幼,他还有这个基本的习惯。

“大人,大岚山巡检司的那些个巡丁,可是不能用了!”

离开了大岚山险地,经过大岚山巡检司的西沟重地,看到那些吊儿郎当的巡检司官兵,懒懒散散,乌泱泱一群乌合之众,陆县丞忍不住说了出来。

高家勤眉头紧皱,目光落到了巡检司执勤的巡丁身上。

来的时候,注意力都在救儿子的事上,他没有太在意,现在细细看来,大岚山巡检司,的确是得注意一下了。

这个陆县丞,孔家声当巡检的时候,他从不谈论巡检司的事情。孔家声一死,他立刻跳了出来。

看来,李建文的靠山孔家声一倒,陆县丞对李四的怨气,都是发作了出来。

“陆大人,你的意思是……”

高家勤不动声色,把皮球踢给了陆县丞。

“大人,巡检虽然是朝廷任命,但这副职和巡丁们,始终还是咱们余姚县本地的壮丁,钱粮也由县里供给。孔家声的事情发生一次就好,要是再来个血流五步,咱们也……”

陆县丞的话没有说完,高家勤心知肚明,轻轻点了点头。

大岚山巡检司的事情再来一次,恐怕他的乌纱不保,甚至要被问责。

失去了孔家声的李建文,等于失去了手上的利刃,元气大伤,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可怕了。

“陆大人,以你看,让谁去合适?”

“大人,王和垚有勇有谋,小人觉得他不错!”

陆县丞还没有说话,班头李世基马上插话进来。

王和垚称呼他“李叔”,再加上替他背背篓,他下意识对王和垚亲切了起来。

“安之,说说你的想法。”

高家勤面色和蔼,看向了马旁背着背篓,默不作声的王和垚。

“全凭大人吩咐!”

看着高家勤期盼的眼神,王和垚很快做了决定。

他也想试一下,是不是要真的落草为寇,或者还有别的路可走。

至少,他可以帮助一下大岚山的抗清力量。

“王和垚,你真的能打倒两三个汉子?”

陆县丞看着周围的皂隶,声音提高了一些,来了句神助攻。

“大人,以前弱不禁风,能打两三个。现在身子骨养好了,还没试过!”

王和垚面色平静,朗声说了出来。

高家勤和陆县丞四目相对,都是笑了起来。

这小子,够狂的!

王和垚能舞枪弄棒,那是最好不过。

他那些狐朋狗友,正好可以做他的臂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