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渣的逆袭 > 第51章 中华的未来

明渣的逆袭 第51章 中华的未来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6:47 来源:笔趣阁

仲夏、清晨。

阳光洒满了钱塘门大教场,头戴黑色网巾,一身青衣长衫右衽,面色肃然的王和垚迈步上了高台,面容严肃,在中间位置坐下。

“拜见将军!”

台上的文臣武将均是乌纱圆领青衫束带,纷纷向王和垚行礼,人人都是肃然。

“拜见将军!”

教场上的将士一起抱拳行礼,异口同声,犹如山呼海啸。

案几后的王和垚轻轻点了点头:“诸位同僚,诸位将士,免礼!”

“谢将军!”

众人齐喊,纷纷归位。

“终见我汉家衣冠!终见我汉家衣冠!”

台下观望的士民中,有人唏嘘感慨,落下泪来。

“谢将军!复我汉家衣冠!”

突然,有百姓跪下,伏地痛哭,僧衣光头,赫然在目。

僧人痛哭,又有不少人走了出来,跪地磕头,或泪流满面,或嚎啕大哭,或神色黯然。

围观的百姓,则是一片沉默。

王和垚身旁的浙江布政使屈大均,低低一声叹息。

这些明末遗民们痛哭流涕,他们内心的苦楚,他这个抗清出家的同类人,又岂能不懂。

而杭州知府包世宁、按察使高家勤、盐运使鲁又翁,以及郑思明、李行中等将领,人人都是肃然。

自甲申之变,清军入关,如今已是三十余年,日日伴随的金钱鼠尾、厂襟蜈蚣,如今始见汉家头巾,交领右衽,怎不令人涕泪交加,感慨万千。

“诸位,都起来吧!”

王和垚站起身来,走到高台边,肃拜一礼。

他这肃拜,肃如揖,立而行礼,不跪拜。台下士人纷纷回礼,一些懵懵懂懂者也照葫芦画瓢,模仿回礼。

台下的士卒们纷纷上前,将跪地的百姓都扶了起来。

“自甲申年巨变,清军入关,于今已三十二年矣。三十余年之奴役杀戮,我汉家先仁志士几被屠戮殆尽,诸位也已垂垂老矣。”

王和垚站直了身子,对着下面所有士民大声喊道:“满清朝廷如何对待你们,本官就不多说了。要想永世服我汉家衣冠,不是靠软弱与妥协,不是摇尾乞怜,那只是痴心妄想。那要靠什么?”

王和垚“呛啷”一声,拔出腰间的长剑来,斜指向前,神色奋然。

“要复我汉家衣冠,要夺回我汉人失去的大好河山,只能靠它,靠我们手中的刀剑,靠我千千万万的汉家子弟!如今天下半壁,已不是清廷治下。满清分崩离析,正是大厦将倾之时。你我万众一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全场寂然,屈大均面红耳赤,再也忍不住,振臂高呼了起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郑思明、李行中、张世豪等将领都是奋然,纷纷举起手来,高声疾呼。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跟着,教场上所有的义军将士,一起举起手中的兵器,大声疾呼。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声音远远传出,山呼海啸,许多士民都是变了神色。

戴梓、包世宁、鲁又翁等人虽没有大喊大叫,但都是对着王和垚,肃拜一礼。

王和垚的话,或多或少,道出了众人的心声。俱是汉家子弟,没有人愿意顶着金钱鼠尾,奴颜婢膝。

王和垚回到椅子上坐下,一旁的杭州知府包世宁大声喊了起来。

“带人犯!”

士民精神一震,纷纷扭头看去,只见一群犯人在军士押送下,被带到台前,纷纷跪下,立时便是一片的哀求和哭喊声。

“将军!饶命啊,小人再也不敢了!”

“将军!饶命啊!”

“王和垚,你这低贱的叛贼,皇上会为我们报仇的!”

“王和垚,等死吧!”

哭喊声、求饶声不断,中间也有怒骂声,高座上的王和垚面色铁青,眼神冷厉。

“杀戮抗清义士、欺压良民,横行霸道,饶了你们,天理难容!拉出去,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明正典刑!”

包世宁说完,嫌恶地挥了挥手,衙役们纷纷上前,把捆绑的几名罪犯拖了出去,就在院中按倒。

清理冤狱,整顿吏治,安抚民心,自然是第一要务。

乱世用重典。作恶多端的旗兵旗官,格杀勿论。而那些饥民,手上没有人命,则是选择了全部放掉。

以杭州旗人官员的德行,这些入狱的穷苦百姓,大多都是良民。

“原绍兴知府邱青甘为鹰犬,为满清朝廷上下奔走,杀戮抗清义士,为虎作伥,罪大恶极,依大明律当斩”

“杭州府旗兵统领王全、旗兵守备石备、守备李云霄等人迫害百姓、横行乡里,依大明律当斩!”

“原浙江盐运司经历洪若璞、豪强顾瑾触犯律法,杀人掠赃,罪大恶极,死有余辜,立刻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包世宁在高台上大声读完公文,刽子手们操起长刀狠狠砍下,斗大的头颅滚落一地,满地的血腥。

“啊……”

围观百姓,还有跪着的犯人,许多人都是脸色煞白,一些人失声惊叫了起来。

堂堂知府、旗人老爷们、杭州洪家,说杀就杀了。

这位新将军,看着年轻,可是心如铁石,下手一点也不留情。

王和垚不动声色,打量着围观百姓的神色。

所杀之人血债累累,王和垚也是毫无顾忌,毫不留情。

义军的力量还是太弱,势力范围有限,还是要打出去,用一场场胜仗,来为杭州士民壮胆,夺取民心。

“尔等冲抢民宅,抢夺粮食,虽未造成死伤,但也犯了律法。本是要重罚,但农事繁忙。本官准许你等回去,好好操务农耕。下次再犯,决不轻饶!”

王和垚正色说道,下面众人犯纷纷磕头,一片山呼海啸。

“谢将军!大青天啊!”

“谢将军!以后再也不敢了!”

抢劫米铺,前任官员论罪下狱等死,新任将军废除释放,善待被杀之人。

一押一放,杀鸡儆猴,恩威并施,看样子新将军不好糊弄。

众犯欢天喜地,连连磕头,士民欢声不断,跟着众人纷纷离开,邱浩夹在人群中离去,不断回头,向高台上的王和垚张望。

这里没有人认识他,而父亲邱青刚被处决的一幕,他看的清楚。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夺妻之恨,永世不忘。

无论如何,他一定要杀了王和垚,至死方休。

邱浩失魂落魄,同行的黄正方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公子,刚才王将军一番话,说的小人心里挺难受的。”

随行的家仆低声说道。

黄正方头也不回:“黄三,你是什么意思?”

“公子,以前在杭州,小人们没少受旗人的欺负。王将军人不错,不如罢手,不要硬碰硬?”

黄三性子直,实话实说。

黄正方冷冷一笑,停下脚步。

“黄三,那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公子,不如这样……”

黄三在黄正方耳边轻声说了起来。

“啪”的一声,黄三脸上挨了一下,他捂着脸,再也不敢吭声。

“我与王和垚势不两立!当日的耻辱,我必悉数奉还!”

黄正方怒容满面,低声一句。

……………………

杭州学堂,大堂中,一张偌大的长桌居中,十几个男女围桌而坐,桌上堆满了书籍,一些书打开,上面做着标注,似是众人在查看文章。

“黄夫人,我等皆以为,这篇《归去来兮辞》不错,可以加入散文辞赋中,你觉得如何?”

邵廷采向旁边一位二十多岁,女扮男装的年轻妇人问道。

他曾是王和垚姚江书院的同窗,不过年龄比王和垚大了七八岁。王和垚攻占杭州府,他第一时间赶到杭州,现在创办学堂一事。

黄夫人叫钱凤纶,出身杭州钱氏,杭州“蕉园五子”之一,才华横溢,其母顾之琼是“蕉园诗社”的创始人,钱凤纶与其弟媳林以宁,都是“蕉园诗社”的骨干。

此次杭州学堂编撰教材,布政使屈大均与杭州知府包世宁盛情邀请,二人也是不加推辞而来。

毕竟,编写教材,对她们这样的女子来说,也是一次展现才华,为民出力的好机会。

钱凤纶魂游天外,邵廷采叫了几声,她才反应过来,连连点头。

“我也觉得不错!可以加入!”

林义宁看她有些魂不守舍,接过纸张,放在了钱凤纶面前,

“姐姐,你还是再看看,尤其是标点符号,可都是王将军要求了的。”

教材为《语文》,为王将军亲定,寓意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称为“语文”。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他们也是精挑细选,力求完美。

钱凤纶低头查看,仍然心烦意乱,无奈将稿纸放到一边。

“姐姐,是不是刚才观刑,给惊着了?”

林义宁问道。

人头滚滚,鲜血淋漓,不会真惊着钱凤纶了吧?

“黄夫人,虽说所杀之人有你的旧识,但明镜高悬,事情也已经过去,就不要太在意了。”

邵廷采看了看天色,笑着说道。

“黄夫人、钱夫人,时辰差不多了,先歇着吧,咱们明日再聚。”

学堂里,他与其他“教师”,包括传教士们,都拿一份薪水,只有钱凤纶与林义宁自命清高,还没有决定要不要来学堂任教,属于帮忙的性质。

钱凤纶出身杭州钱家,母亲杭州顾家,夫家又是杭州黄家,与被杀的洪若璞顾瑾瓜葛甚深。

邵廷采这样说,也是宽慰钱凤纶。

“邵先生,心有戚戚。让你见笑了。”

钱凤纶歉然一句,今天确实有些心不在焉,无法继续编写。

二人从房间出来,钱凤纶默默走着,忽然问道:“你觉得这位王将军,是不是弑杀之徒?”

“此人杀伐果断,但没有滥杀,他野心勃勃,就是不知,有朝一日,能不能夺了天下?”

林义宁说道,二人目光看向操场空地上,那些学生一个个青茬短发,精神奕奕,他们正在操练,步伐一致,不惧炎热,如同木偶一般,让人敬畏。

这就是那位王将军口里的新一代吗?

“你怎么知道他野心勃勃?”

钱凤纶下意识问道,心头立刻闪现“今日长缨在手”、“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话语来。

“姐姐,这不明摆着吗?那《地理》教材上的中国地图,还不能说明他的志向吗?”

林义宁笑着说道,钱凤纶一怔。

中国地图,这位王将军亲自描绘,黄河长江,三山五岳,南至交趾,北达塞外,东到大海,西面更是囊括了整个西域。

西域,正如正在编写的《历史》教材上所说,汉时的西域都护府,‌唐时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遥远的西域归为中国地图,这位王将军的志向,不言自明。

“姐姐,你有没有发觉,这些学生有什么变化吗?”

“什么变化?”

“秩序井然,干净整洁,永远都是生龙活虎,虽说古板了些,但英武太多。你说,要是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浙江会是怎样的变化?天下又是怎样的变化?”

“五年……十年……”

钱凤纶心头忽然多了许多期待。

“……你……你说,他能有五年十年的机会吗?万一……万一官军打回来……”

“我不知道,不过说句心里话,男人头上顶着那猪尾巴,实在是难看死了!即便是人人一头短发,也比那金钱鼠尾好看多了!”

林以宁说话的时候,操场上的学生,开始操练起刺枪术来,数百人一起操练,一刺一收,伴随着稚嫩的喊杀声,让她们二人,心跳不自觉加速。

钱凤纶嘴里,不由自主读了出来。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林义宁接道: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她读完,二人静静看了一会少年们的操练,默默转身向前。

尚武之风,或许就是这位王将军想要强加在这些少年身上的烙印。而这些少年,或许就是中华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