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藏冰 > 第二百六十五章:四国乱,而后天下

藏冰 第二百六十五章:四国乱,而后天下

作者:周至雪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6:16:39 来源:笔趣阁

第二百六十五章:四国动,而后天下

依天唐国制,每日辰时有当朝议会,下朝后唐皇起驾回宫,会与朝中臣子探讨政事。

而在张奕治封相后,这个不成文的规定更改为,下朝后群臣与张奕治交流天下政务,而唐皇回至寝殿未央宫,以午休为名实则暗中筹谋大事。

张奕治处理完国中实务后,若有事需要上禀,便会在未央宫外候旨,等待天子召见。

今日正是如此,未央宫内,唐皇李霖由于近日里思虑过多,加之天气酷热,不由神思慵懒困顿。

不仅食欲不振,而且整日昏昏欲睡。

早朝后更觉眼皮重渝千斤,倚在书案后的软椅上小憩半日。

旁侧服侍的内监一面为天子扇风取凉,一面备好用山泉水镇过的清热解暑的新鲜水果,等待天子清醒后可以随时吃到。

午间正是灼阳似火的时刻,当李霖自睡梦中悠悠转醒时,一国之相的张奕治却已经默默无声的在未央宫外的赤阳照射下站了整整一个时辰。

睁开双眸,略带惺忪的睡眼中还挂着混沌的神光,抬手下意识的抓住案上杯盏来,饮了几口其间清凉的银耳莲子羹,这才揉了揉太阳穴,坐直身子。

候在殿外的内监见陛下转醒,小跑着进来通禀,一听闻张奕治已等候了如此久,顿时惊得睡意全无,睁大了双睛,急道。

“张相在外,怎么不早些通禀,快宣!”

而后李霖也顾不得睡醒后形容有些不堪,衣衫有些紊乱,大踏步绕过书案,降阶相迎,一路走至殿门出。

张奕治闻迅走入后,一下子撞上唐皇关切火热的目光,温和一笑,不甚在意的插手施礼。

“臣张奕治,拜见吾皇亲驾,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皇伸手挽住前者的衣袖,猛然发现其袖管竟也被汗水打湿。

再定睛凝视过去,此时的张奕治额头上密布一层晶莹的汗碱,周身已经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湿漉漉,大汗淋漓。

有些不忍的自责道,“是朕疏忽,怠慢了张卿,还请爱卿勿怪。”

张奕治再度一笑,尚且十分年轻的面庞上没有半点异样之色,一如平日温文尔雅。

“陛下再如此多礼,反令臣惶恐了。臣今日入宫,所为非别,正是前几日与陛下提及的曲晋云东联军一时。”

“这消息是否探清,可属实吗?”

李霖神色端凝,携着张奕治的手走至书案后软椅上放置的曲晋天唐大周南周四国地图前。

“那封出自大周名将赵梦缺手的情信抄本是由岳三清及几名酒山高手护送,亲自飞马呈递入京的加急信,其中所记详实,字字句句均有迹可循,不似虚言。”

“再加之前几日出动大内二黄六光禄亲自出境探询回的消息……可以大致确认,此线报无误。”

天唐大内庭,乃是集全天唐一心效忠于唐皇的最强者所构建的第一机关,主管一切他人无法解决的疑难任务。

大内庭中,有九黄十二光禄八十一庭监。

九黄中个个实力超拔显著,其中九黄之首也就是大内第一高手游少府,实力更是深不可测。

据传闻他曾私下与花青龙褚士齐有过一战,虽然世人不知胜负。

但据说自那之后,褚士齐就在北固山内闭关,再未出过江湖,而游少府却是优哉游哉,继续若无其事的为唐皇执行任务。

九黄内排名第二的辅国魏胆公与排名第三的鸿胪寺大鸿胪,均是被武甲阁武评册纳入天下前二十之列的榜上高手。

此次探信任务足足出动了八位大内高手,可见张奕治对其的重视程度。

如今确认清楚过后,他第一时间来到未央宫中求见陛下,正是为了商谈接下来的安排。

“如此一来……”李霖抚了抚颔下略有些凌乱地短须,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莫非……张卿是想要……劝朕兵取曲晋?”

张奕治郑重的点了点头。

“不错,这正是臣之所想。而今曲晋西境军几乎倾巢而入云东,曲晋西南空虚,而我国兵甲已足,战士蓄势已久,若值此时挥兵背上,必定可破其西南而直逼太颖城。”

李霖吞咽了一口唾沫,尽管对方回答十分的诱人,可还是没有冲散他的理智。

“可你怎知曲晋不会抽调东境军抢护西境以防备我军,况且即便我军顺利攻至太颖城……”

李霖愁眉不展。

“有十万皇旗军镇守,太颖城固若金汤,我军寸步难行,背后又有筑难王朝窥探觊觎,又当如何?”

“别的事朕都可以顺着爱卿,可此事关系重大,一旦我天唐先动,那对已经动荡无比的天下局势来说完全就是火上浇油,会将局势搞得更加混乱。”

张奕治缓缓抬头。

“陛下思虑的,臣都已想到。可臣要做的,就是浑水摸鱼,动中取静。”

李霖手指在四国地图上来回游移不定,良久后才道。

“是朕才疏学浅,实在不知张卿这两句话的含义,既已先动,有何能静?或许此时曲晋正是浑水乱势不假,可天唐入得浑水,只怕就再难出来了吧……”

张奕治眼神停顿在曲晋与天唐的交界处,一指绵延千里的黄沙道边缘,口中全无停顿,娓娓道来。

“敌不动,我不动,而今敌已动,我再动,便是占据主动。”

将这一局云山雾绕的话说完,李霖却似有些明白,可有倏地想起了一些什么。

“可是前不久爱卿不是还与朕说,要沉得住气些,唯有得保一时之静,方能成大事么?”

张奕治略微将声音压低一些,沉沉的说出了一句话。

“臣所等待的时机,已经到了。此时若不改静为动,更待何时?”

“可……南方筑难王朝毕竟还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若不解决,焉能引兵长驱直入敌国巢穴?”

李霖依然踌躇不定,平日里,他对这位经纬才学的张相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百依百顺。

可今日张奕治提到的这件事情,他早就蓄谋良久,却又踌躇良久,终究还是没有迈出第一步。

这,都是因为他害怕整个东方会因为他这一动而掀起一场更大的乱子。

东方三国,天唐,筑难,郑庭,足可谓互相牵制,便面看上去波澜不惊,实则一旦有一国先动,另外两国便不得不动,否则就很难保持其中暗暗存在的平衡。

或许郑庭只是一个效忠于大周的小国,盛产玉石文宝,不善军事,可一旦被拉入局中,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触动的一方巨擘……

毕竟郑庭国存在于天下的念头甚至比大周还要久远,能够如此经久不衰,其后必定有其道理所在。

而筑难王朝则更是必须要提及,这些年来,天唐的南方最边境几乎从未太平过。

虽然被张奕治所改国治而渐转富饶,可依然难长治久安。

缕缕有来自筑难的马贼强盗进犯天唐边境,屡禁不改,无恶不作。

即便是张奕治大力休整边防,也还是对这些无孔不入的贼人感到些许无奈。

而这位心有沟壑的首席大相还知道,这些小小贼人不过是筑难那边投石问路的一枚石子罢了,接下来,谁知道还会有什么样的小动作。

表面上,天唐与筑难同为大周的附属国,筑难年年进贡的车队还要借道天唐,可这背后的千丝万缕,就不言而喻了。

更何况,还有最重要的一节,那筑难王朝与野心勃勃的南周国之间,可就只隔了一道波澜壮阔的分周江啊。

如此情况下,他天唐若是先动一步,谁知后果会是如何,起码在唐皇李霖看来,那绝对是不堪设想的……

可一看到张奕治果断自信的神情,他的心中却没来由的升起了些许怪异的感觉。

难道他,当真有万全之策?

如果真是,那动兵夺曲晋的疆土,似乎也并无不可……

既百利而无害,何乐而不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