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重生成土,开局掌握生死二气 > 第三三三章 先传后改

曾宪在自己头顶上兴学校,复播文明光辉,姜乾再没做任何的干涉,只偶尔仔细关注一下,确认其推行进度。

其他时候,他的注意力都倾注在了托亚躯壳身上。

随着越来越多奥义使徒进入洛华大陆腹地,他们以吟游者为向导,对神战之后荒芜了数万年的洛华大陆进行又一次的地理大勘察。

期间,还有件值得一提的事情。

曾宪虽然始终没有离开半岛,被现实狠狠打了一次脸的他已经放弃了那些过于宏大浪漫的设想,而是脚踏实地,立足于半岛。

他的设想是,利用半岛原有的那些基础,将半岛打造成一个样板,一个试点,化为一束光,为洛华大陆茫然浑噩的诸部落打个样。

但有关他的“伟大功绩”,并没有因此被埋没。

要知道,他本来就是洛华大陆唯一有着覆盖全大陆网络的吟游者中的传承之人,地位本来就非常高。

更有几位吟游者亲历了那场伟大的神迹。

天生就是搞宣传的他们主动把自己当成了喉舌,放大的扩音器,不仅他们自己在继续游走各个部落宣扬发生在洛南半岛之上的神迹,他们还积极串联其他吟游者,让他们在各自的渠道将这个信息快速的传播出去。

受过异族入侵者荼毒的吟游者并不少,听闻过的就更多,吟游者们自小树立起来的价值观让他们在面对旧土诸神及其信众时更有着坚定不移同仇敌忾的心气,他们都毫不犹豫的就参与进了这件事情之中。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吟游者亲自去半岛瞻仰神迹,顺便参见“曾从心”这个几乎已被彻底神化的人物。

他们络绎不绝的来,心满意足的走。

姜乾还观察到,原本组织结构非常松散,完全是为“极限生存”服务的吟游者组织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

虽然曾宪从来没有宣称什么,也没有任何吟游者公开表示要奉他为主,纳头便拜的戏码,但一个以曾宪为核心的吟游者新体系却在不知不觉间形成。

曾宪对此茫然无知,许多身在其中的吟游者同样毫不知情,他们只是觉得和其他吟游者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原本非常枯燥单调的生活——在一个个部落游走,演奏远古的神话篇章,现在则掺杂进来了越来越多其他事务,如吟游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半岛局面的分享,曾宪与奥义使徒的合作内容剖析,利弊讨论,给奥义使徒做向导,为神诞降临寻找合适土地等等。

事情一件接一件,但他们并不感到烦扰,反而觉得生活越来越充实,也不觉得这样的改变有什么不妥。

现在世界局势一日一变,要是几天不打听“新闻”,就有被世界抛弃之感,他们甚至是在主动的迎接这种改变。

不管是曾宪、这些吟游者们知情不知情,都不影响这种半自动半人为推动的改变对整个组织体系效率的优化。

在这过程中,唯有开了“透视眼”的姜乾看到了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在慕名前来参见曾宪的吟游者中,姜乾看到了几个曾宪的老乡,真正的老乡。

他们和他都有着同样的经历,都在地星深潜基地乾字区生活了二十年。

他虽和曾宪一样,始终恪守不去寻找其他同伴的戒律,但这一次曾宪的存在实在是太显眼,太高光,而他的一些言行做法,又给他们一种强烈的熟悉感,那是只有同样有过深潜基地二十年成长教育经历才有的。

除非他们把自己戳成瞎子,变成傻子,不然,他们想不注意到曾宪都难。

于是,他们决定亲自过来看看,然后,只稍微多了解了些曾宪在半岛上的行事风格,他们就基本确认了一个事实,“这是我老乡,真正的同伴”。

他们并没有上去与曾宪相认的做法,而是和其他参见者一样,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然后,他们开始有意的推动了整个吟游者组织体系的转变。

更有趣的是,这些人之间,依然是彼此不相识,彼此不相知的状态,他们都只是在各自的位置悄悄的发一份力,做一份功罢了。

经过五年,在奥义使徒和吟游者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确认了神诞之地的位置。

而也是经过这五年的深入接触,让双方都打心底里接受了对方。

“只要你们能够抛弃邪恶的旧土诸神,那我们就是好朋友。”

“我们一直以为洛华大陆已经重新变成了蛮荒之地,文明尽毁,皆是蛮夷,看到你们,我承认是我们狭隘了。”

这里又又有件必须一提的事情。

从一开始,曾宪就非常明白,答应与奥义使徒合作,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与一个群体的合作,只能是另外一个群体。

更何况,这个群体还有着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履历。

能够与之匹配的,只能是另一个同样有着辉煌履历的庞大群体。

奥义使徒,最完整的接受了知识神系的遗产,旧土古老而广博的知识和传承给予了他们源源不竭的智慧和勇气。

他们以凡人之躯,否定诸神的意义,此前,在诸神的伟力下,天上地下都默认“世界以神为核心”的共识,而他们第一个站出来否定了这一点,遭到诸神的清洗,顽强的生存下来,却更进一步,变本加厉,开始造神,并且已经无限接近成功,只差最后一劫。

洛华吟游者,行走在神战之地的废墟之上,整个大地都被诸神下了恶毒的诅咒,生机近乎彻底灭绝,刚被统合起来的众生再次四分五裂,时刻都在灭绝的边缘徘回,若局面如此延续下去,整个洛华大陆生机尽毁,文明余尽熄灭,洛华诸神彻底失去回归的可能,这都是可以预见之事。

吟游者们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他们以孱弱之躯,截断了诸神的图谋。行走在被诸神诅咒过的大地之上,维护着人们心中还没有彻底熄灭的火焰,死死的攥住了这随时都要坠入深渊的局势。

这样的相持,进行了整整三万年!

对于与奥义使徒的合作意象,曾宪没有对吟游者群体有任何隐瞒,不仅坦诚了所有,而且,还分析了其中的利弊,这也是这件事能够得到吟游者群体广泛支持参与的原因。

……

让姜乾感觉有些意外的是,奥义使徒们最终选择的神诞之地,居然就是他刚穿越来之时用来锚定位置的那个位于洛华大陆腹地,生机寂寥,平平无奇的小山头。

这个小山头,同样也是第一个乾辕沉浸者出现的地方,他在这里迈出了第一步。

现在,这里又被奥义使徒们选做奥义之神诞生的地方,原因是“周围虽荒芜,却四通八达,且周围有着大片平原,能在短时间汇聚最多的人口,一旦奥义之神的光辉反哺,清除周边的恶神诅咒,更是能立刻焕发生机,成为沃土,且此地位在洛华腹心,有最为厚实的恶神诅咒屏障,能够最大限度的隔绝诸神的感知。”

可姜乾也跟着他们一起勘察了一遍洛华大陆,若只是这些理由,选择还是有好多个,并非只此一地。

他们在多选一的情况下最终选中了这里,除了相信是命运的作用,姜乾也暂时找不到别的解释。

因为他们在最终选择时进行了一次人数很多的投票,其他人只知道投票的结果,而姜乾洞悉了每一个投票人的心理,没有任何作弊,有的人做出这个选择时,因为没有心理负担,抱着无可无不可的心态,更是完全的抓阄心理,点兵点将,点到谁算谁。

……

神诞之地确定后,由奥义使徒和吟游者们共同组建了“神诞筹办委员会”。

不过,只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曾宪往里面塞了很多“老家来人”,这些人平日里几乎毫无存在感,不吭声,不发言,只是看,只是听,但一个个不是专家学者,就是搞行政管理的行家里手,随便拎一个出来扔到古代社会都是能够搅起弥天大浪的主。

他们沉默低调,该办事出力的时候却也一点不含湖。

轰轰烈烈的大迁移,大开发,大建设,便在“神诞筹办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数者同时进行了起来。

这个大迁移是非强制性的,但因为有吟游者们的信用背书和积极宣传,许多部落,特别是本来就生活在贫瘠之地,随时都在与饥饿作斗争的部落都很积极的响应了。

需要一提的是,因为实际情况,大迁移都是以部落为基本单位。

要么都不迁,要么一起迁。

若有意向的部落,首先要做的就是部落内的思想工作和迁移准备,这也为诸事缠身,千头万绪的“神诞筹办委员会”减少了许多工作。

而第一个迁来的部落不是别人,正是当日姜乾来此界时遇到的第一个部落,塔亚部落。

随着部落人迁移过来,大建设,大开发也开始运转起来。

神诞筹办委员会根据个人的擅长进行了分工,奥义使徒中,那些有着贵族马甲的和吟游者们主要承担起了组织协调、行政管理的工作。

而那些学者和不少地星乾辕来客则充当起项目经理、现场技术员、监理监工这样的职务。

有趣的一点在于,他们在努力推进各项建设进行的同时,还在以老师的身份向那些目不识丁的部落民们竭力传授着各种知识。

比如,他们会教导部落民们正确使用撬棍的方法。

最开始,部落民们对此嗤之以鼻,心想,这样的东西还需要你教?我小时候用树枝掏蚂蚁窝的时候你都还没生出来呢。

可是,当他们从撬棍引申出支点,力矩,并建立起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的时候,他们一个个沉默了。

有愚笨的会有些不敢相信的摸摸自己的脑袋,心想,“这居然也是我能听的,你确定能把我教懂?”

有聪明的则会在努力听讲的同时看向自家的部落大长老,仿佛在问:“这样的不传之秘,我可以听吗?我真的可以听吗?”

那些能够申请并做出行动将部落迁来此地的大长老却是对这一幕早就心知肚明,吟游者们可都是提前打了预防针的。

他们听得比谁都认真。

不传之秘?

呵呵,时代变了啊!

而当部落民们基本掌握了撬棍的正确用法,并能够利用其原理做一些小设计小创新之后,他们又引入了轮滑组,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把知识用最能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的方式呈现在他们面前。

边工作,边教学。

哪怕是学不懂都没关系,只要能让那些愚笨的部落民理解一个事实: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对现实生活做出指导,改变现实困境的。

只要他们能够明白并坚信这一点,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们的目的可不是眼前这座拔地而起的城市本事,他们更需要把这些部落民转变为奥义之神的信徒。

奥义使徒们做过一个试验,一个掌握了丰富学识的学者,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在他们都接受并信仰了奥义之神后,后者的信仰输出一点也不比前者少,甚至其信仰输出还更加稳定。

所以,对这些部落民传播奥义之神的信仰,也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只需要消除他们以往认知世界的那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让他们相信世间一切都是有规律的、可探知的,而奥义与真理之神就是掌管这一切的存在,这就算是完成了信仰传播。

至于他们本人能不能探索到些奥义真理,那对发展奥义之神的信仰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就在这种寓教于工作劳动的方法下,一批新的奥义之神的信徒随着一个城市一起从无到有的出现在这片荒芜的大地之上。

而为了支撑起这里的局面,在曾宪的主持下止住了颓势、一切向好的半岛则承担起了后勤供应的工作,他们组织起了庞大的运输队伍,跨越漫长的距离,将各种各样的资源从半岛转运到这片几乎只消耗、无产出的荒芜城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