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重生成土,开局掌握生死二气 > 第六十二章 红尘阵道融红尘

韩林将那一大堆书籍从纳物袋中取出,随便取出一本尝试阅读,硬着头皮啃了五页,他就很明智的放弃了。

“这对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艰涩了点,收获不大,耗费的心力和时间却一点不少,现在就将注意力放在这上面,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我现在掌握了五门符箓的完美绘制,驱尘符盈利不多,可以暂时停下来,但神行符,驱瘴符,飞矢符,灵盾符对养息境小修,练气境初中期修士都是很有用,消耗量也很大的符箓,盈利也非常可观,供我养息境修行,甚至购买丹药强行冲击入道,都已经足够。”

“正式入道成为练气境修士后,人体会有一次升华蜕变,精神灵魂也会有很大幅度的蜕变,对那些超级天才来说,这种蜕变可能只是让天才的他们变得更天才。

可对我这类驽钝之辈来说,这是不啻于一场彻头彻尾的脱胎换骨,从身体到精神灵魂,都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尽快入道才是第一位的,既然现有符箓已经足够供我修行所需,那就没必要继续学习新的符箓制作。

阵法虽是将来的主攻方向,但现在成为练气修士才是第一要务,这些书大可以等到练气境以后再看,现在我觉得艰涩难懂,那时候境界不同,精神灵魂也已大不同,应该就没那么难了。”

这般想着,韩林干脆将神秘石盘收入纳物袋中,他已下定决心,在修为突破到练气境之前,绝不再使用此物。

此物只是摆在面前,就像是有种神奇的吸引力,总会让他忍不住想要利用它去多学一些东西,无论是新的、更复杂的符箓还是阵法,像是若不能将它的功效最大化的利用起来,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的心理。

但理智又告诉他,提升修为,持续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你只是促我进步的手段!我绝不能因为你就陷入到无穷尽的符箓和阵法的学习研究中去。”

他心中这般反复告诫强调,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将神秘石盘收入纳物袋中。

之后,他的作息枯燥而单调。

资源充足时便埋头苦修,只保持最低量的出货速度,让贺铁铸有东西持续维系其渠道,待到修行资源即将告罄之时,这才适当加大制符量,以满足其自身修行需求为限,一旦达到,便又再次减量。

期间,那些同在杓山营地的养息境小修“同伴”也不是完全忘了他这一号人,特别是在一些需要马仔壮声势的时候,但在韩林展现出养息境初期修为,表明了一心苦修,愿意和他一起闭关清修的欢迎,却不愿参合任何无关事务的态度后,加上贺铁铸的支持,他也就渐渐从这个圈子里淡出了。

神秘石盘则一直都安静的呆在纳物袋中,再没有取出来过。

对他这做法,姜乾也是欢迎的。

他现在的主要精力全都在那一堆阵法书籍上,若是“神秘石盘”放在外面,指不定什么时候韩林就心血来潮想要用其做点什么,若是自己一时分心没能配合上,“神秘石盘”岂不是直接就露底了?

现在韩林将其收入纳物袋中,一心苦修,他也就不用天天紧盯他的思维不放了,也算是解脱了。

韩林闭关苦修,姜乾也在“闭关”,就连每月操纵裴裳躯壳去外面放风一次这活动也渐渐停了,哪怕没有任何激烈的操作,这些年下来,此躯气海中的红尘丹也已消耗了近五分之一。

虽然现在“电量”还很充足,但他可不想真等到此躯“电量”由绿变红时才开始焦虑没地方充电的问题。

四十年。

姜乾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将那一堆书籍的所有内容映入心中,并通过自己得天独厚的能力,在地下深处,于溶洞空间内捏制出一个仿佛沙盘一般的真实小天地,实操印证书中内容。

也是在这一年底,在养息境中期呆了三年之后,韩林修为再次突破,修为达到养息境后期,是年,他二十二岁。

四十一年。

利用在溶洞空间中真实捏制的沙盘小天地,姜乾将那些艰涩难懂的内容在真实的沙盘小天地中全都一一实操印证了至少一遍,一些关键内容更是反复多次印证。

最大的收获便是,他发现这些书籍内容也并非句句至理,错谬不少,自相矛盾处也很多,而将管中窥豹所得的片面认知认定为普遍规律的更不少。

他也终于明白,要想成为一名阵法师为何如此艰难。

一条本就艰难崎岖的道路上,还布满了各种明显的、隐蔽的、连修路者本人都没意识到的陷阱和隐患,每前进一步,不仅需要实力,更需要运气,不然,不知不觉就会陷入某个大坑中,终身都无法从里面挣脱出来。

那些能凭着本身从某个坑种挣脱出来的,无一不是天纵奇才,可是,在这条路上类似的坑太多,他们能够爬出一个坑,两个坑……却终会有才华枯竭,余力用尽的时候,彼时,他们也终将在某个坑中终老。

“阵法之道,并没有一个真正可称之为绝对至理的东西作为提纲挈领的存在,为每一个后来者指引出正确的方向。

有的,只是通过有限的经验总结归纳得来的结论,而这种归纳本身就问题多多,同样的一组原始材料,不同人都能归纳出不同的规律来,有些甚至可能是完全相悖的,但在一定范围内,却又是有效的。

阵法,是在经验之上发展出来起来的。”

“符阵一体,只是因为有阵法师发现,引入符文基础结构后,能让阵法一道的基座更稳固,且因其兼容了符文一道,相当于多了个通用接口,变得更普适,更易于传播入门罢了。

并非阵法必须依靠符文结构才能体现,有很多自成一体的阵法传承,完全不依赖符文一道,而是自成一套规则,它们依然有效,甚至在某些特殊领域,效果还更加显著,也更加简洁。”

想到这里,姜乾心中生出一种既视感,符文一道更像是数学,一个个符文结构,一种种符箓,便是一个个数学公式。

而阵法像是物理,引入符文一道,就像是将数学理论引入物理体系之中,而那些完全和现有符文一道不沾边,自成一套规则的玩法,就像是物理学家们发现用现有数学无法解释、甚至会让很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于是干脆另起炉灶,自创一套全新的数学体系。

在看这些书之前,他想象中的阵法之道,应该像是几何原本那样,以几个原始概念为起点,几个显而易见的公理公设为前提,最终演绎出一个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的天地。

现在,这些想象自然尽数破碎,那些在他验证下充满了漏洞、矛盾、不完善的阵法之道,让他意识到此界的阵法之道还很不完善,还在摸索中前行。

但,他却没有因此失望,甚至觉得,这比他预想中的那种阵法之道,还要更宝贵。

从这些书籍中,愚蒙者只觉艰涩难懂,不知从何处入门,天资卓著者能看见很多坑,也能感受到步步艰险,而姜乾却看到,一批批有天赋、有才情的阵法师们,用自己为代价,正在将一个又一个坑填平,继续向前探索,虽然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会不自觉的留下能陷埋后来者的深坑,但,整个体系确实是在不断探索中持续向前的。

他从中感受到了一种勃勃的生机,昂扬的活力。

他的思维不由得扩散,此界的阵法之道是这样,那符箓之道,炼丹炼器之道,甚至是修行之道,是否也都是如此呢?

从修行人的思维中姜乾知道,这个世界本是一个蛮荒世界,由三宗为主进行的开拓大业追溯到最早以前也才不足三千年历史,虽然开拓的成果丰硕,但与无尽蛮荒相比,大概也就相当于一块大饼才吃下芝麻粒那么大一点而已。

若将视野进一步拔高,将修行之道的发展与此界人族开拓大业相印证,姜乾能够感受到一些共通的情绪。

粗粝,原始,不完善。

可与此同时,还有前进的姿态,昂扬的心气,这些在姜乾看来更加宝贵的东西。

受此感染,他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股豪情来。

在看这些阵法书籍之前,姜乾的想法是,利用此界完善的阵法理论,利用其针对灵气的成熟成果,布置一种阵法,让自己在吸纳红尘气时区域内的灵气不受影响,从而避开那些特殊法器的侦测。

现在他却觉得,这实在是有些小家子气。

当他看到两位筑基阵法师布置的所谓控御红尘气的阵法只是通过对灵气的极致操控实现间接控制,心中不还感觉失望吗。

“为什么不能直接对红尘气动手呢?”

是啊,现在问题来到自己这里。

为什么只想着捡拾此界现成的成果,而不是更直接点,直接对红尘气动手呢。

那些修士如此,还情有可原,毕竟他们看不见红尘气,对红尘气的认识本就很粗浅。

可自己不同啊,这世上,还有修士比自己更懂红尘气吗?!

为什么不能以红尘气为本,开创一个全新的阵法门类呢?!

凭一己之力开创一个全新阵法门类,在其他人来说,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可自己什么条件,什么资本,那是其他人能有的吗?

若将阵法类比为物理,其他阵法师只能通过自己有限的观察,甚至很可能是错误的观察探索道途,有着豪奢背景的,或许可以人造一些环境,能够观察到更多,道理和修建大型粒子对撞机差不多。

可自己呢,却可以直接捏造沙盘小世界,要验证什么,直接就可以现场弄一套。

观察?

不,这是创造!

有这么多优势在身,若连开创一个全新阵法门类的心气都没有,他自己都得羞死。

他的“目光”看向地下溶洞空间,那“长在”溶洞空间上方的岩石裂隙,它们错综复杂,仿佛倒着生长的大树根须,又像是散乱头发。

它们从地底深处一路延伸到地表附近,在确保地下溶洞空间隐蔽性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溶洞空间的灵气浓度基本和地表一致,保证了那布满整个溶洞空间的剑气果生长不受影响。

同时也是因为这些错综复杂的裂隙存在,使得地下溶洞空间处在一个开放的、非封闭的环境之下,这同样是溶洞空间始终生机勃勃的前提。

“按照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解释,这不就是阵法吗!”

凡是能对大天地既有现象带来改变,皆可称之为阵,若能形成一整套内在自洽的体系规制,便可称之为法。

所以,不仅自己弄出的这些岩石裂隙是阵法,杓山集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乃至他们开荒拓殖,辟路开山,又何尝不是阵法。

当他对阵法的领悟深入到这一层,便彻底破除了对“阵道艰难”的迷信,变成了一个比较难解决,但以他的能力和本钱,却完全可以解决的课题。

四十二年。

方向完全明确的姜乾开始一遍遍尝试,实践他那“以红尘气为阵基阵眼,以红尘制红尘”的方法。

这是又一个难点,若是可以,用其他材料布阵,绝对会更简单,红尘气虽然神奇,却也并非完全游离于世界之外,大自然更加神奇莫测,只要找到能对红尘气产生反应的材料,对他来说,要创出红尘阵道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但是,条件不允许。

别说他没有获得这类资源的渠道,便是有,他也不会这做,旁边可就是繁盛一日盛于一日的杓山坊,往来修士越来越多,用这些材料布阵,不是主动给自己找事么。

也还想过利用死气结晶布阵,红尘气能够影响到死气,反过来,死气自然也能影响到红尘气,只要控御得当,不难布置出一个红尘阵法。

但这思路依然被他否掉了。

在往来正道修士眼皮子底下用他们最敏感的死气结晶布阵,这是闲日子过得太清闲,主动给自己找事吗?

所以,“以红尘制红尘”便成了唯一的解法,也是最可靠的思路。

反正这是修行者的盲区,他便是玩出花来都不用有丝毫的担心。

只不过,要实现的难度也远超之前那两种思路,好在他的条件得天独厚,是其他阵法师羡慕不来的,在他不断的验证下,成果也一点点的诞生了。

对姜乾来说,最难的便是这从无到有的第一步。

当这一步迈出去,后续探索,真有种顺流而下,一日千里的畅快。

四十二年末。

中央小广场。

裴裳躯壳一动不动的躺在与广场地面只有一个石板之隔的地下。

石板上,真有一群老人在集体习练着仙赐长生诀这套由青禾开创出来的蛮荒养生操。

板上板下,和谐共存。

姜乾用意念摘了一缕红尘气,仿佛搓面条般,用意念将这缕红尘气团成条状,且在团成条状的过程中,这缕红尘气还如同蚯蚓蛇躯一般游动,自我缠绕穿插,最终变成一个立体的符文结构。

这是他从韩林所学五种符箓上得出的灵感,他虽然要开创一条全新的红尘阵道,却也没有疯魔到拒绝此界现有成果,从零开始另辟新路。

在他看来,以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符文体系作为“基底”非常合适,能够给本就立在虚浮之上的红尘阵道一个足够坚实的根基。

他将五种符箓上涉及的基本纹路结构全部拆分开来作为“基本型”,还以此思路另行探索除了其他一些“基本型”,然后再根据实际需求重新组合,得到他需要的、可与红尘气相适应的符文结构,譬如他现在弄出来的这种,便是诸多“红尘符文”中的一种。

“搓”好一个红尘符文后,他用意念将之包裹,如同贴花一样,将其沾到裴裳躯壳的气海之上。

此刻,在裴裳躯壳的气海上,已经密密麻麻贴满了类似的“红尘符文”,它们就像拼图一样,将黑暗死寂的气海装饰成了另一番模样。

当最后一枚红尘符文拼图贴上去,最后一块缺漏被补上,由密密麻麻红尘符文组成的完整贴图,有细密的红尘气在上面流过,最后,慢慢消隐在气海虚空。

原本黑暗死寂的气海,重新有了光芒,有着淡淡的摇曳红晕,就像是被篝火照亮的黑暗洞穴,整个空间被篝火本身的光染成泛红的色泽,随着篝火本身的哔啵燃烧,火光摇曳,整个洞穴空间也似在随之呼吸起伏。

另还有模模糊糊不真切的声音在这片空间回荡,仿佛铁锤敲击铁钎的叮当声,又似耕牛拖着犁锄翻地哞哞的轻叫声,还有车辙碾过石板路的轧轧声,孩童追逐打闹的哭闹声,市井争执的喧嚷声……

这些声音仿佛包含着人间万象,却又十分模糊不真切,仿佛只是一层薄薄的背景,想要仔细分辨,却又什么都听不清楚。

姜乾仔细的审视着,这些繁复的红尘符文拼图于裴裳躯壳气海中消失不见,但在他的意识中,自然清晰可见,他检查着这件自己精心完成的作品,反复再三,确认无误后,这才将意念入驻悬浮于气海中央的红尘丹上。

整个气海空间轻轻一阵,然后,也不知是红尘丹在转,还是红尘丹之外的整个气海空间在转。

在红尘丹的角度,红尘丹悬定虚空,永恒不动,世界都在围绕着它旋动;

在气海空间的角度,空间从来没有变过,是红尘丹在自发转动。

都没有动。

又仿佛都在转动。

在这样一种奇妙的状态下,裴裳躯壳的气海产生了一股奇特的吸力,弥漫在小广场上的红尘气开始丝丝缕缕的被牵动,吸纳进气海之中,融入到红尘丹之内。

随着外界的红尘气源源不断的注入红尘丹内,姜乾还有些忐忑的心情彻底轻松下来。

“这才是完整的修炼啊。”

在此之前,裴裳躯壳只能被动的利用外界大天地红尘气的变化,经过巧妙转化,变为一种“动力”。

无论过程如何巧妙,源头都在外,一旦外面的环境发生变化,裴裳躯壳吸纳红尘气的进程便随时随地都会中断。

而现在,经过姜乾的改造,源头由外而内,直接将主动权掌握在修炼者自己的手上。

没过多久,红尘丹便再次恢复到完盛状态,裴裳躯壳睁开醒来,身形一闪,红尘遁发动,直接消失不见。

再出现时,他已经出现在杓山城区东街的尽头。

身形才刚出现,红尘遁便再次接连施展,南街、北街、西街,某处民宿小院,他操纵着裴裳躯壳就像是一粒毫无规律的电子,在杓山城区各个地方随机出现,他就像是要通过这般肆意的撒欢把这几年的约束感尽数扯掉。

有全力施展的红尘隐,哪怕出现时与其他人近在咫尺,也都无人发现他的存在。

他就像是一个间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幽灵。

直到红尘丹消耗过半,他这才停了下来。

就在他快速挥霍红尘丹潜能的时候,气海对外界红尘气的吸引也从没有停止过,只不过,红尘遁让他动作太快太不可预知,那些想要钻入气海的红尘气都还没摸到气海的边裴裳躯壳就已遁去了别处。

现在,他终于安静下来,周围空间弥漫的红尘气纷纷如飞蛾扑火般向他涌来。

很快,红尘丹便再次恢复到完盛状态。

哪怕是金丹之躯,个体吸纳的红尘气相比于这满满的一城,变化小到微不足道,周围的灵气并未因此出现丝毫异动,自然也就不虞被那些修行人发现。

“该干正事了。”

姜乾再次来到东街尽头。

既然以裴裳躯壳已经成功验证了他一力开创的这门红尘阵道的可行性,他也不再耽搁,立刻动手解决那已经困扰了他近十年的问题。

裴裳躯壳将红尘隐施展到极致,慢慢行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却仿佛行走在一座无人的空城。

他一边慢慢的行走,一边控制气海红尘丹,结出一枚枚红尘符文,每有红尘符文出现,便通过他的手臂流转进入手掌指尖,被他轻轻弹出,这枚红尘符文便融入地面,街道,房屋,城墙,乃至虚空之中。

红尘丹结红尘符文,气海源源不断抽取周围红尘气补充消耗,他慢慢行走,一路走,一路挥洒,像是农夫播种,又像是一辆洒水车,将自己的意愿通过红尘符文覆盖到这座城的每一处,与那本就弥漫满城的红尘气融为一体。

红尘符文隐入红尘气中,就像是将水藏入水中。

姜乾相信,便是有化神境界的大佬亲临,除非他对红尘气的理解超过了自己,不然,也不可能看出这座城有问题。

最开始,姜乾的速度还很慢,一是比较生涩,二是他很小心,一边布置着阵法,还一边观察着红尘阵覆盖区域人们的反应。

没有任何问题。

于是,他开始一点点加速,红尘符文从最开始一枚枚次第射出,到双手同时动作,交替射出,再到双手十指不断弹出,一枚枚红尘符文仿佛雨点般射入身周大地和虚空。

到了最后,他已不再挥动双手,对红尘符文熟悉到一定境界后,根本不需要以东作为引,完全可以在其涌出七海之时便通过微妙的操控确定其最终的落点。

气海一边吸纳着红尘气,一边将吸纳进入气海的红尘气转化成红尘符文,然后又如同喷雾设备一般,将符文喷射出去,每一枚都准确控制其落点。

半天后,当裴裳躯壳再次回到中央小广场,将中央小广场周边的地面与虚空也都洒下特定的红尘符文后,裴裳躯壳又是一个红尘遁,直接来到地底深处的溶洞空间内。

姜乾先控制裴裳躯壳安静躺好,这才再次仔细观察起此躯的气海空间。

原本空旷无比、空空如也的气海空间,像是悬挂了数以万计的屏幕,且每一块屏幕都呈现出有别于他处的影像。

有的以俯瞰的视角呈现出街角一景,有的以从下向上的仰视视角呈现出某处往来行人匆匆的脚步,还有幽静私密的卧室后院,热火朝天的酒楼茶肆,煞气弥漫的演武场,千娇百媚的秦楼楚馆,脂粉融腻的沐浴汤池,汗流浃背的耕作田地……

凡是杓山营地红尘气覆盖的所有区域,无有遗漏,都可以在这数以万计的屏幕中找到源头。

那些从这气海中挥洒出去,融入满城红尘气中的红尘符文,就像是一枚枚摄像头,将整座城的动向全都纳入汇总到气海之中。

若是普通人看了,一双眼睛会彻底被数以万计的画面绕得头晕目眩。

但姜乾不同,他的意识同时看到了这一切,这一切便准确无误的呈现在他意识之中,最后的效果,便是一座笼罩全城的实时动态的立体影响呈现在他意识之中。

通过裴裳躯壳,本来只能观照半径百米之地的姜乾,视野一瞬间拓展到全城。

虽然,通过红尘符文间接看到的这一切,远没有全知视界的通透,他既不能通过他们看到人心思维,也不能穿墙透壁,只能看到红尘符文捕捉到的影像,但相比于曾经,这已经是一个跨越式的进步了。

弄出来一个“天网”,这却不是他的目的,只能算是意外之喜,解决主要问题的途中无意间“捡到”的旁的收获。

他凝定了一下心神,红尘丹在他操控下又结出一个红尘符印,这就像是打开了某个控制总开关。

可以清晰的看见,有淡淡的红尘气,从那一块块屏幕上渗透出来,直接注入气海空间之中。

……

姜乾早就想得非常透彻,自己吸纳红尘气被发现,是因为自己意识只能覆盖小广场周边半径百米之躯,从这片区域吸纳了红尘气后形成红尘气洼地,其他地方的红尘气源源不断涌来,这种波及全城的变化会连带着影响到全城的灵气。

此前他的解决思路是依然如此吸纳红尘气,只是在全城红尘气都发生变化的时候,让区域内的灵气不受影响,从而瞒过修行者的监测。

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解题思路,既然专在某片区域吸纳,会人为形成一片低洼地带,最终造成覆盖所有区域的影响,那就不在一个区域吸纳好了,在所有区域都进行同时同步的吸纳,使得区域内的红尘气整体缓慢下降,区域内的灵气自然就不会有丝毫影响。

这就是此时此刻发生在杓山营地的一幕。

那被他以裴裳躯壳撒遍全城的红尘符文,“摄像头”都是其次,其更主要的功能是,只要他愿意,它们便会如同一根根细小的针管探头,通过他以红尘丹在气海的操作,它们就可以同步在所有区域抽取红尘气。

每个地方的抽取速度都很缓慢,根本无法对周边一切,包括灵气带来丝毫扰动,而这一切汇总到气海空间,就像是有数万个细小的水管同时向一个池子里注水。

很快,气海中的红尘气就浓郁到有若实质,似乎在下一刻,就要将金丹之躯的气海给撑爆。

姜乾却没有丝毫担心,意念深深的扎入这片红尘气浓郁到实质的气海中。

他终于不用再压抑自己。

“吸!”

就像是有根巨大的吸管插入气海,浓郁的红尘气迅速消失不见,不知去了何处。

“爽!”一种久违的愉悦感从心底深处升腾而起。

姜乾的意识清晰的感受到,那许久不曾有丝毫变化,于意识深处酝酿孵化的“幸运黑泥”,明显可感的实化了一些。

源源不断的红尘气通过遍布全城的红尘符文注入气海,姜乾则只需要将气海中的红尘气吸收即可。

这动静远比在地表吸收,形成红尘气洼地要小得多,而吸纳的速度,不仅没有变慢,却反而更快了许多。

因为用这种方法吸纳红尘气,效率高低既和每枚红尘符文的吸收效率有关,也和红尘符文的数量有关,而这些,都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饱吸了好一阵之后,“饥渴感”得到极大缓解的姜乾终于暂时停止了吸纳。

因为他通过分布在北外城区的红尘符文感觉到,杓山营地北方区域,开始有红尘气以略大于正常的速度向杓山营地涌来。

这意味着整片杓山营地的红尘气在自己的吸纳下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红尘气洼地,那些附属聚落的红尘气开始补充过来,而根据经验,这种变化若是持续扩大,这些聚落范围内的灵气都会显出异常来。

虽说那些地方距离杓山集都很远,且彼此也分散在方圆千里的范围之内,除非有一双覆盖千里范围的眼睛看到了这一切,不然都不会将这些变化和杓山营地联系在一起。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对于此界修行人的能耐,姜乾也不敢有丝毫小觑之心。

裴裳躯壳再次坐起,经过对这身体的仔细检查,姜乾发现,此躯气海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强行扩容,空间比这次之前撑得更大了一些,就连这具躯壳本身,似乎也受到了淬炼,变得更加结实灵活。

补充完整的红尘丹,比以往最完满的状态还要更完满一些,有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味。

姜乾心中若有所思:“所以,这具躯壳还能搭趟顺风车,借助海量红尘气的淬炼,继续进步。”

这还真是,意外之喜呐!!

一时间,姜乾有种一通百通的感觉。

在这种心情下,红尘遁发动,裴裳躯壳从地下溶洞空间消失,再次来到北城墙上,看着那近两百道红尘气从北方天际延伸过来,有源源不断的红尘气流淌过来。

红尘遁下,身化红尘。

裴裳躯壳已经融入到一条红尘气“沟渠”中,逆着红尘气的流动,反溯到了这些红尘气的源头。

当他从红尘遁中出来,看到的就是一座人口规模在六千人左右的普通聚落。

这是黑泽集,距离杓山营地最近的直属聚落,因其地理位置,顶着杓山营地强大的虹吸效应,也从一个人口规模不足两千人的聚落发展到超过六千人规模。

姜乾大略查看了一下这个聚落的情况,一枚枚红尘符文便已非射向聚落各处。

很快,整个聚落都被纳入气海“天网”之中。

做完这一切的他没有耽搁,再次身化红尘,向下一处聚落赶去。

十日后,一道红尘遁光落下,裴裳躯壳再次返回杓山营地。

气海中,那数以万计的天网屏幕增加到十万计,不仅杓山营地尽被囊括其中,其他七十五座直属聚落,一百零三座附属聚落,也全都纳入到了这个体系之内。

姜乾再次尝试,所有屏幕都有缕缕红尘气渗出,哪怕距离在千里之外的聚落,随着他在气海通过屏幕的映照连接发出指令,都开始同步吸纳输献红尘气。

姜乾一边吸收着充盈气海的红尘气,一边想,要是这也能被发现,我也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