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重生成土,开局掌握生死二气 > 第一五七章 明确目标,蛮巫红尘

这一个个问题冲击着姜乾的思维,让他不敢再轻举妄动。

随着心绪平复下来,姜乾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到了别处。

首先,他想到的就是——

【为何之前那次遭遇变故到苏醒之间间隔了将近一千六百年,而最近这两次都是十年?】

姜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现在和当时的差别,相比于当时,现在的自己已经连续进阶了三次。

从这个角度来想,有所不同应该是理所当然的。

姜乾无法排除这个因素,但在这个问题上特别较真的姜乾却感觉另一个因素的占比可能还要更大一些。

就在他连续两次的锚定穿越验证中,第一次使用的黑泥分身是刚孵化出来最初级的状态,第二次使用的黑泥分身则是被足量的红尘气给直接充到三次进阶后的极限状态。

前者观照极限两米直径,后者观照极限两万米直径。

从两者与那金色剪刀虚影的对抗中,也能明确看出,在这种层面的对抗中,观照极限的不同对金色剪刀虚影造成的影响也是有着明显不同的,后者更是对其造成了“真实的伤害”。

那么,若是两次苏醒间隔如此悬殊是因为自身状态不同造成的,那么,观照极限从两米直径到两万米直径这么悬殊的差异,对自己该是有明显的影响才对。

可实情却是,这两次苏醒间隔都是十年。

观照极限的变化对苏醒间隔的影响几乎为零。

“苏醒间隔的长短,或许也和黑泥状态,多次进阶有关,但却同样与我自身的意识强度有关。”

是的,因为这次变故,让姜乾彻底明确,自己的意识,并非一成不变的。

这在这次进阶的过程中,他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感受。

之前的两次进阶,他什么清晰的感受都没有,但这一次,在进阶的初期,他的意识却能够非常清楚的感受到种种变化的发生;

直到进阶持续,他的意识才再次逐渐混沌朦胧起来,回到之前两次进阶之时相似的状态。

现在,他只是更进一步的明确了这一点。

“现在的我,不再是刚苏醒时那个对力量,对大道一无所知的小白,随着我对大道认知的加深,我的意识强度,便会有相应的提升。

当初苏醒间隔将近一千六百年,而现在,却是十年。

即便还有其他因素存在,意识强度的不同也必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

“其他方面的因素我干预不了,唯有意识强度,是我自己能够干预,甚至可以完全自主的领域。”

“以那金色剪刀虚影的状态,若是如上一次那般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强冲,是可以将其一点点磨掉的。

但现在这么做,却绝非明智之举,且不说其他因素,单是每次冲撞后我的意识就要沉寂十年,这就是无法忍受的。

要将那剪刀虚影彻底磨掉,乐观估计,强冲次数也不可能少于三位数,要是每次间隔就需要十年,那我岂不是要把几千年的时间全耗在里面?!”

这很显然是不现实的,别说几千年,百年之后这个世界会走向何方他都难以预料,要是他一门心思全耗在这上面,别说贺文这些人大概率已经全凉凉,便是蛮巫一族,小江南,三宗会是何等模样他都不敢乐观估计。

“所以,继续提升意识强度,若是能将每次强冲之后的苏醒间隔更进一步的缩短,这个方法才有实际意义。”

而提升意识强度的办法,笼统来讲,是对大道更深入的领悟。

具体来说,姜乾心中更有几个明确的方向。

铁血军煞道,红尘道,裴裳躯壳,龙兽躯壳,白象躯壳。

“无论任何一个方向上有突破,我的意识强度都将更进一步,这三个躯壳中的任何一个,我若能使之彻底突破到化神层次,意识强度能够增加多少?

要是能够突破到化神之上,意识强度又能够提升多少?”

第一次,姜乾心中升起想要进步、想要提升的强烈愿望。

以往,对于这些躯壳的提升,姜乾虽然也很重视,但却远没到现在这般强烈、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地步。

“想进步是好事,可也不能太急切。”感受到心中的急切,姜乾反倒主动给自己降温。

他的心中则还在转动着另一些相关的念头。

“第一次,三万六千沉浸者一起过来,为什么偏偏就我一人会意识沉寂将近一千六百年,而其他人除了身魂联系被断,与原世界彻底失联之外,并没有遭受额外伤损的样子?”

“那道金色剪刀虚影,到底是什么形式的存在?

是特意拦在此界与原世界之间,阻止有人再以灵魂潜入的形式进入此界?

可若是如此,现在这一批受地星盟元老院指派的潜入者又是怎么回事,他们不也是用同样的方法进来的吗?

还是说,这就像是个鱼笼,进得来?出不去?”

种种念头在姜乾心中乱撞,渐渐地,一个有些让他心惊的猜测浮出水面。

自己和其他沉浸者同入此界,最后,唯独自己的遭遇最是与众不同,那原因也就很好找了,只可能在自己身上。

从事后追朔,这原因更是可以直接锁定在“幸运黑泥”之上。

“当年,其他人都没事,偏偏就我有事。”

“现在,那些地星盟的潜入者都能进的来,偏就我出不去。”

“最大的不同处,都在这幸运黑泥上。”

再想到自己以黑泥分身穿回去的时候,笔直的正前方,好巧不巧就是那金色剪刀虚影所在的位置。

世界这么大,两个世界直接往返的路真就只有这么“窄窄”的一条了呗?

那个金色剪刀虚影固然强大,可从他全知视界看到的情况来说,也没有强到将整个世界团团包围,水泄不通,连一只蚊子苍蝇都不能进出的程度。

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的黑泥分身如此“有缘”的正正相撞,这得是多么大的缘分?

与其相信这是个概率事件,姜乾更愿意相信,要么是那个金色剪刀虚影在等黑泥分身,要么是黑泥分身在寻金色剪刀虚影,要么,就是两者在互相“寻找”。

就像是两头同样都是领地意识极重的顶级猎食者,出现在同一个海域,很快,双方就会在汪洋海域之中正面接触,狠狠较量。

“所以,其他沉浸者都只是被剪断了身魂之间的联系,与本体失联,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恶果。

而当时与幸运黑泥融为一体的我,当这股打击来袭之时,在我自己没有任何察觉的情况下,幸运黑泥就已经主动与对方冲撞了一次。

而那次冲撞的后果,就是我的灵魂也给弄没了,意识也沉寂了将近一千六百年,这才苏醒过来?

而现在,当我要穿越回去,两者又一次相遇,哦不,是两次,只是因为现在的我和当年的我毕竟不同,意识只沉寂了十年便苏醒了过来?”

这个猜测,让姜乾心中狠狠抽了一下。

“所以说,这很可能真就是只针对我一个人的回归障碍!”

这样的“主角待遇”,让姜乾一时间有些无法消受,他现在只能祈祷,这种针对只是黑泥分身与金色剪刀虚影之间的被动感应。

……

努力抛开那些不必要的忧虑,姜乾考虑起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提升对大道的认知,努力提升各个躯壳的境界。”

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计划。

而就近期而言——

姜乾“看向”那比之二十年前最盛时期还大了许多倍的“红尘汪洋”。

“红尘气的积累也不能停,进阶后分身的孵化和成长需要它,分身的损伤恢复需要它,就连每次穿越充能,也都需要它。

我要想通过一次次强冲将那道金色剪刀虚影彻底给消磨掉,除了意识强度需要更进一步,让苏醒间隔更短之外,红尘气的供应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修为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如何快速的提升红尘气,姜乾现在却有个很不错的思路。

这般想着,最后那团黑泥分身融入到裴裳躯壳之中。

很快,姜乾便操纵这裴裳躯壳出现在杓山新城,二十多年过去,杓山新城相较于当年又有了不小的变化,他所熟悉的那一批杓山居民,基本全都已经作古。

姜乾也没有仔细感受这些不同,他只沉浸在两种操作体验的不同之中。

相较于以往始终和裴裳躯壳隔了一层的感觉,现在这种感受就真切了太多。

下一瞬,他的身形便已原地消失,出现在南外城区,看着更南方的荒野,在那里,红尘气已经彻底澹去,以往,那里都是这具裴裳躯壳的禁区,裴裳躯壳只会在红尘气覆盖的区域移动。

这并非红尘道脆弱,离了红尘气所在区域就变成了离水的鱼,而是一旦离开这样的环境,他的意识将失去对裴裳躯壳的操纵能力,简称“断网”。

而现在,被一团黑泥分身寄宿之后,他却再没有了这方面的担忧,裴裳躯壳只是稍微驻足观察了片刻,身形便已从原地化开,再出现时,已经来到了白沧江边。

曾经,没有丝毫人烟气的白沧江两岸也已经有了稀稀疏疏的凡民,他们乘坐着大小不同的船只往返于白沧江两岸,而他们也为此地提供了稀薄的红尘气。

但与杓山城区相比,这点稀薄的红尘气几近于无。

裴裳躯壳再一次消失,下一刻便已经出现在了白沧江对岸的二十多里之外。

晋入元婴之后,红尘遁已经彻底化入裴裳躯壳的本能之中,消耗的红尘气并不多,隐秘至极,速度也是极快。

就这样,姜乾操纵着裴裳躯壳连续遁行了近千里,选择的方向更是完全避开了杓山前线的开拓方向。

以红尘气成道的裴裳躯壳身处于没有丝毫红尘气的蛮荒之中,姜乾终于体会到那些正道修士长期身处死瘴污浊之气遍布的蛮荒是个什么体验。

虽远不至于要命的程度,但身体却时时刻刻都在表达着不满。

“可以了。”

独自尝试了一番脱离红尘气区域的感受后,姜乾便没再继续赶路,而是选择在一处隐蔽的所在隐藏了起来。

与此同时,位于祖鼎山脉旁边,深潜于大地之下,随着姜乾意识沉寂也在大地深处呆了二十年的白象躯壳忽然动了起来,与大地极致亲和的白象躯壳在大地深处无声遁行,速度比寻常元婴巅峰在空中遁行的速度都还要更快几分。

将近半月之后,白象躯壳从大地之下无声接近到裴裳躯壳隐藏的地方。

白象躯壳无声上浮,来到隐藏的裴裳躯壳地下,忽然张嘴一吞,将裴裳躯壳完完整整的吞入了腹中。

然后,白象躯壳迅速深潜到大地深处,开始极速遁行,十几天后,再次来到蛮巫部落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

白象躯壳深藏在一个蛮巫部落下方的大地深处,姜乾借着半径十公里的全知视界看了看地面上蛮巫部落的情况,裴裳躯壳便从白象躯壳之内遁出。

很快,裴裳躯壳就已经与这个部落的红尘气彻底融为一体。

蛮巫部落,同样是有红尘气的。

可因其与杓山新城的红尘气完全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相隔无比遥远的两个“红尘水域”,以往,姜乾哪怕已经想到将修行界整个凡俗社会的红尘气融为一片,也没指望过能将蛮巫一族的红尘气融并进来。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山不来就我,那我便去就山。

随着裴裳躯壳完全融入,姜乾对这个人数规模也就十万左右的蛮巫部落也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其红尘气规模居然可与杓山营地人口达到百万人时期相当。

“看来,影响红尘气规模的,除了人口这个因素外,人均身体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蛮巫一族中,几乎所有成年蛮人都有着练气境初期甚至中期的实力。

这比修行界凡俗这会中的普通人的身体素质何止强了百倍!所谓绝顶高手,在蛮巫一族,也都只是随便拎个族人便能对付的弱鸡。

真要说来,蛮巫一族才是这个世界土生土长的智慧族群,他们才是最与这个世界相契合的智慧生命,整个修行界不过是凭着其高超的技艺强行嫁接进来的。

在看到这一个部落红尘气的同时,姜乾还“看到”,远处虚空之中,正有一条条红尘气形成的沟渠与这个部落的红尘气相连。

而这些红尘气沟渠的另一端,毫无疑问便是另一个蛮巫部落所在。

和修行界的凡俗势力哪怕疆域比邻,却也彼此独立,各成一家不同,蛮巫部落之间看似相隔极其遥远,但所有蛮巫部落在精神上都共尊上古孟国,在现实层面,方方面面也都遥遵祖鼎圣殿的意志。

看似各自分居独立的他们,实则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这就和现在被贺文改组之后,随着杓山议事会的扩张,凡俗势力直接的“红尘藩篱”逐渐消失,一块块独立的“小水域”逐渐融并成“大水域”的性质是相似的。

而这样的格局,却最适合自己收割红尘气。

心中有数后,姜乾立刻行动起来。

此刻的裴裳躯壳,身形已经彻底化开,与整个蛮巫部落红尘气融为一体。

随着姜乾心念动处,便见一枚枚红尘符文自动于部落各处出现,融于这片蛮巫红尘之中。

很快,一个笼罩整个蛮巫部落的红尘大阵便已悄然成型。

然后,姜乾停止了动作,但被他关注的蛮巫部落中,一个个全新的红尘符文开始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般开始源源不断的出现,并迅速均匀的分布在这个部落之中。

待到这些红尘符文的分布密度达到合适的程度,后续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红尘符文便开始顺着那一条条红尘气沟渠流向远方其他蛮巫部落之中。

考虑到蛮巫部落分布太散,单是靠这一处“生产地”,要想让红尘符文流到他们该去的地方,所需时间都会很漫长。

如此想着,姜乾便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分别在四个彼此相聚极为遥远的蛮巫部落之中布下了同样的红尘大阵。

做完这一切,姜乾再次看向那处现在已经有一片浩瀚红尘汪洋的不知名虚无之地。

只见就在这个红尘汪洋旁边的一处虚空,密密麻麻汇聚着以千万计的红尘符文。

这些红尘符文投射出各自抓取的现实影像,并共同在这不知名的虚无之中投射出一个全新的红尘之界。

和修行界凡俗社会连成巨大的一片不同,这个红尘之界清晰反映了不同蛮巫部落之间真实的空间关系。

姜乾感觉有趣的是,这些由蛮巫部落的红尘气结成的红尘符文,在刚进入时,其实是完全置身于那一座既有的红尘汪洋之中的。

但双方之间就像是水与油的关系般,天生就互不相容。

这些诞生于蛮巫部落的红尘符文自动从这片由修行界凡俗社会形成的红尘汪洋中脱离出来,单独于一片虚无之中抱团存身。

当这些红尘符文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那些后续进入的红尘符文,就仿佛已经提前知道了正确的路径一般,根本就不再往那片红尘汪洋凑,直接于那这片虚无之中“团聚”。

现在,这片虚无之中,便是以千万计的蛮巫红尘符文,还有其上一座蛮巫红尘之界。

随着设在裴裳气海中的中枢控制端发出指令,便见这以千万计的蛮巫红尘符文开始化作一个个孔管一般,源源不断的红尘气从中渗出。

很快,一座新的红尘汪洋开始在这片虚无之地从无到有的出现。

而后,经过一个月后的调试,姜乾也终于把握到了蛮巫红尘气的调性,其极限恢复速度居然比修行界凡俗社会的恢复速度还要更快许多。

以一个月为例,修行界凡俗社会能为这片红尘汪洋提供相当于其总量六成的红尘气,而蛮巫部落每个月都能为这座新生的蛮巫红尘汪洋提供十成的、完全与部落等量的红尘气。

虽然两座红尘汪洋在这片虚无之地差距还非常悬殊,可涨幅比例摆在这里,随着岁月流逝,由蛮巫一族形成的红尘汪洋终有彻底追平,甚至超过的一天。

这样的事实,让姜乾心中安安心惊。

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可不可以看做两个智慧人族在这个世界的长线发展趋势呢?

将来某一天,蛮巫一族会对整个修行界实现反超吗?

那样的未来,姜乾有些不敢想。

可以肯定的是,别说蛮巫一族真的追赶上了,只要蛮巫一族表现出了这样的苗头,以三宗为首的修行界再不可能以现在这种宽松放任的态度视之。

彼时,小江南,甚至白山宗这些现在已经合法化的“乾辕根脚”,将再次变得敏感起来。

只是大略推演了一番那样的局面,姜乾就赶紧收回了心思,心想,自己也是想得太远了,即便不考虑地星盟这天外势力的威胁,那一天要露出端倪,至少也是几千年之后,彻底显露,那时间就更久了。

而若是在此之前,整个世界就已经被瓜分完全,那所谓的赶超也将永远停留在理论上。

这个世界,又不是真的无限大,总有被完全探索完的一天。

……

处理完这一切后,白象躯壳再次隐没于蛮荒大地之下。

而裴裳躯壳则以一枚存在于杓山新城的红尘符文为坐标,身形从蛮巫部落消失,跨越漫长的蛮荒地界,很快便已回到杓山新城之中。

感受着裴裳躯壳体内那原本在出发前充盈到极限的红尘气已经消耗了七成,姜乾心中咋舌。

心想,要是距离再远点,红尘气彻底消耗光,处于传送中的裴裳躯壳岂不是要被彻底甩出来?

“看来跨距离传送也不是无限制的,以后得注意。”

处理完此事,姜乾心中松了一口气,将心思彻底沉下来,关注起杓山新城这些年的变化。

现在,已经是他苏醒后的第一百二十一年,距离贺文等人开始编订《杓山武典》也已过去了将近三十个年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