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邻居是皇帝 > 第136章 整顿麟州兵

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136章 整顿麟州兵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23:33:43 来源:笔趣阁

灼热的烙铁印在肩膀上,肉里的水分蒸发出来,形成一团带着焦胡香味的白雾。杨业的太阳穴还有脖子,青筋都绷了起来,细腻的汗珠布满了鼻子和额头。

他的五官因为疼痛而扭曲,可是右臂却一动不动,直到一个清晰的印记烙在了肩头,他才缓缓放下了烙铁,微闭着眼睛,似乎在回味着疼痛的感觉。

叶华很咋舌,毫不犹豫就给自己烙一个印记,这种事情他还干不出来。

半晌,杨业缓缓睁开了眼睛,他见叶华神色尴尬,自嘲笑道:“杨某就是一介莽夫,让侯爷见笑了。”

“不,杨将军是猛士,真的猛士,我还是那句话,十年之内,必破北汉!”叶华坚定道!

杨业表示赞同,冠军侯不会撒谎的,可北汉也不会自己灭亡。

扫帚不到,灰尘就不会消失。

“要想灭北汉,还要靠着真刀真枪,在疆场拼杀!”杨业握紧了拳头,“杨家的将士必须整顿,狠狠训练,不然他们就废了!”

杨业显得格外认真而凝重,“我想请侯爷帮忙,家中一些老人,很是麻烦。”

“你想让我压阵,防止有人捣乱?”

杨业点头,叶华能从他焦急的神情当中,感到强烈的不安。

能让杨无敌惶恐无奈的事情,貌似不简单!

叶华欣然答应,他随着杨业到了杨家的驻地。这也是一片很平坦肥沃的土地,一点不输叶华的。

郭威把杨家视作忠义的典型,自然没有官员敢为难他们。从麟州迁居过来的百姓,家家户户都授予了田地。

春耕的时候,还从叶华的作坊里,买了许多农具,将四周的荒地都开垦了起来。

叶华来到的时候,田连阡陌,水沟纵横。田地里冒出一尺多长的庄稼,绿油油的叶子,十分喜人。

叶氏的孵蛋之法已经流传开了,从最初的一个村子,到几个村子,再到开封周围,勤劳的妇人们孵出了许许多多的鸡鸭鹅,结果就是田间地头,不时有毛茸茸的东西拽拽跑动,水沟边,小鸭子欢快地寻找着小鱼小虾和水草,没一会儿就把胃囊塞得满满的,脖子都粗了一大圈。

在田里长大的鸭子,肉质细腻肥美,味道香醇正宗,到了秋天的时候,公鸭能卖一笔好价钱,至于母鸭,更是了不得,一天一枚蛋,一枚蛋一文钱,养几十只鸭子,赶上产蛋旺季,一个月下来,就能赚一贯钱!

沉甸甸的一串!

妇人们是最会精打细算的,她们舍不得浪费一点,每一文钱,都要省着花。到了秋天,就把四面漏风的棚子改成土坯房,冬天就不会受冻了。

再积攒一点钱,买些砖瓦木料,就能盖一间结结实实的房舍,一家人也就有了安身立命之地,落地生根。

对了,冠军侯的作坊在招工,很多男人都跑去干活了。

听说也招女工,有打扫卫生做饭的活儿,还有纺织布匹,制作铠甲,据说干得好,不比男人挣得少。

开封周围的女子面嫩,不愿意去跟一堆粗鄙的工匠干活。

从麟州过来的妇人不在乎!

她们长途跋涉一个多月,才来到了开封,什么苦没有吃过,还会在乎男女之大防。甚至有些男人还主动鼓励家里的妻子出来干活。

进了作坊,至少能省下一些吃用,还能多赚一份工钱,何乐不为。

春耕结束了,进入了相对的农闲时期。

可是却没有多少人是闲着的。

要么去做工,要么在家里养殖鸡鸭,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忙碌着。

人人勤奋劳作,日子蒸蒸向上。如果有哪位大儒前来,一定会发出感叹,三代之治,不过如此!

可是在杨业的眼睛里,这些却远没有那么美好!

麟州的时候,每到农闲,家家户户的男丁都要出来,耍枪舞棒,练习本事。可自从到了开封,训练的人越来越少了。

杨业最初认为只要让大家安定下来,有了闲工夫,就会好了。

所以他找叶华帮忙,买了充足的农具,耕种土地,可谁知一旦放下了枪刀,拿起锄头和镰刀,就不容易捡回来。

即便放下了锄头,他们也更愿意去握起锤子,叮叮当当,养家糊口,而不是去疆场厮杀!

练出一身腱子肉或许要几年时间,可想要毁掉,只需几个月大吃大喝就够了。

杨家在麟州的时候,面对党项,沙陀,还有许许多多的胡人,土匪,强盗,山贼……几乎每一天都处在战斗之中,大家必须绷紧神经,时刻提防着。

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才能磨砺出强大的战士。

而安逸和舒适却是猛士最大的敌人!

就连叶华也不得不承认,朝廷善意的优待,正在摧毁一支英勇善战的士兵。

“杨将军,必须整顿,要让麟州兵恢复战斗力!”叶华大声疾呼,“没有保护自己的武力,只知道创造财富,这些财富只会落到强盗的手里。我们汉家儿郎,不能做任人宰割的鱼肉,绝对不能!”

杨业身躯一震,深以为然。

他们开始了拯救麟州兵的行动,

用了三天的时间,他们把所有的青壮集中在了一起。

在大家的面前,摆着几个火炉,里面都放着烧红的烙铁,杨业站在了大家的面前,他猛地撕下了袖子,露出肩膀上的烙印!

麟州杨家!

“你们还记得吗?去年的时候,是刘崇那个狗贼,勾结契丹,十万大军攻击麟州。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回归大周,京兆府,洛阳府,开封府,到处都有我们的父老乡亲。”

杨业声若洪钟,他猛地掏出了一包土,高高举起。

“这是麟州的土,我们离开的时候,每个人都带了一包!这是我们的根!永远都不能忘的根!”

面对着情绪激昂的杨业,很多人不自觉低下了头,脸上发烧。

“大周天子厚待我们,给我们田,轻徭薄赋,有活儿做,有钱赚……日子越来越好,活得越来越有盼头儿,可是,我们都不要忘了!大家伙是麟州人,是要杀回去,要杀光胡虏!你们现在的样子,还有半点像个武夫吗?”

杨业的声音在耳边盘旋,许多年轻人呼吸粗重,涨红了脸,他们也是汉子,不愿意被任何人小觑!

我们没忘,我们拿起刀,骑上马,一样能够战斗!

他们敢对天发誓!

叶华笑了,既然和杨业唱双簧,就该轮到他出场了。

“瞧见没有,杨将军已经在胳膊上烙了印记,谁要是自认为是麟州兵,谁还想杀回家乡去,就请上前,烙一个相同的印记。”

啊!

此话一出,不少人都傻了眼,拿烙铁往身上招呼,该多疼啊!

他们偷眼看了看杨业,发现他跟一块铁似的,没有半分通融的余地。

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他几步走到了火炉前面,露出肩头,咬着牙,闭着眼,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来吧,我第一个!”

他等了一会儿,却没有感到疼痛,不由得睁开了眼睛,茫然看着。

这时候叶华抓起了一块烙铁,送到了他的手里。

“没人帮你,请自己来!”

自己来?

这个年轻人傻眼了,他的手不自觉哆嗦起来,竟然不敢去接烙铁。

“知道为什么选在夜晚吗?”叶华笑着道:“就是给你们个方便之门,不愿意烙印,就请悄悄离开,回头把家乡的土扔了,或者藏起来,都没有关系。往后你们就是普通的大周子民,没有任何人会瞧不起你们。该种田种田,该做工做工,一切照旧。如果接受了烙印,从今往后,就要接受最严格的训练,时刻为了上战场准备,可能会战死,可能客死异乡……总而言之,何去何从,你门自己选择吧!”

说完,叶华一松手,烙铁重新回到了炉子里,他转身向后走去,大约走出来十几步,突然他听到了一声低沉而痛苦的吼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