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邻居是皇帝 > 第339章 来自柴荣的考察

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339章 来自柴荣的考察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23:33:43 来源:笔趣阁

赵普紧盯着叶华,他很想从叶华的眼神里得到鼓舞,毕竟这是他苦心思索的办法,非常需要有人支持,而叶华就是最好的人选,只是赵普要失望了,叶华默然半晌,才缓缓道:“你恐怕还有更多的建议,都一起说出来吧!”

诚如叶华所言,如今仅仅是军粮一案,赵普大可以上书柴荣,没必要来找叶华,既然来了,就表明赵普有更大的野心,远远不是设立个转运使那么简单。

赵普深深吸了口气,从袖子里拿出一份札子,恭恭敬敬摆在叶华的面前。

“这是我为陛下拟定的韬略,还请侯爷过目。”

叶华颔首,他拿了起来,翻开观看。叶华看得不快,他仔细品味每一句话,赵普的心血结晶,当然不同凡响。

在札子当中,赵普提出了十二个字的方略。

“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这十二个字,是针对地方藩镇,可也是针对这次暴露出来的弊病。

柴荣借着高家的事情,收回了藩镇的继承大权,各地节度使,节度副使必须由朝廷指派任命,人马调度,也需要服从天子旨意。

这只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要想彻底消灭藩镇,还有很多功夫要做。

赵普建议,收回节度使的人事,财税,刑名等权力,将节度使的职权限制在有关军事的方面,其余东西不许碰触。

安排转运使,征收粮食赋税,既负责将钱粮运到京城,也负责承接京城的物资,转移地方和军中。

节度使没法碰触财税,也就没法肆意扩军,私自壮大自己的力量。

针对那些还有不小势力的地方藩镇,则要求他们把精锐兵力交上来,编入禁军。同时还要限制将领家丁随从的数目,防止他们做大……

这一连串措施用下去,环环相扣,密不透风,全都打在要害之处。只要能做到一半以上,困扰两百年的藩镇弊端,必将彻底解除,叶华是半点怀疑都没有,毕竟历史上赵家兄弟就是这么干的,珠玉在前,只是大周要重蹈覆辙,变成“弱宋”吗?这真的是自己希望看到的?

叶华在问着自己,不由得陷入了思索。

赵普很想说服叶华,他诚恳道:“侯爷,就拿这一次的亏空来说,这笔账还真不能算在政事堂,也不能都算在文官身上,这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

赵普问叶华,“侯爷,你知道眼下地方上,军占了多少?”

“应该有一半!”

“是六成!”赵普无奈叹道。

所谓“军”是唐代在边境驻守部队的称呼,大的叫军,小的叫守提,自从五代以来,军变成了一种行政区域,由于战事越来越多,四分五裂,各种“军”也就越来越多,翻开五代十国的地图,原来熟悉的地名都变成了“某某军”,让人看的是一头雾水,昏天黑地,根本闹不清楚。

按照规矩,军,是隶属于府州之下,比县一级要高,但是不辖县。

可是在有兵就是草头王的时代,军头们怎么会听知州知府的安排,那不是笑话一样吗!

因此几乎所有的军都凌驾于府州县之上,节度使也顺势成为了地方长官,不但握有军权,还有民政大权。

就拿这次来说,政事堂下令,要给前线输送粮草。

普通的州县会听从命令,如数调拨,当然了,其中贪墨也不在少数,甚至是非常惊人。但是相比那些“军”,情况就好不少了。

地方的节度使,为了扩充势力,当然要贪墨粮饷,侵吞国库民财,壮大自身力量。

大周治下,有一半以上,都控制在各种“军”之下。

试想,一半是文臣说了算,一半是武夫当权,彼此犬牙交错,错综复杂。

面对这么个糟心的局面,不出问题才怪!

针对这次的弊案,也是针对藩镇割据,赵普提出了他的全套方案。

除了那十二个字之外,他还建议废军,改成州府,派遣文官,治理地方。这样一来,就能做到上下一心,如臂指使。遇到了军情,武人专心打仗,文官专心后方,各自负责一摊,就能通力配合,再无差错。

当真是好办法!

叶华暗暗叹息,没错,这就是历史上,“大怂”所走的路子,赵普是提前拿出来,要给大周用上了。

难怪赵普要找自己,这么大的事情,没有强有力的人物支持,是别想说服皇帝,别遑论落实下去。

说起来,赵普也算是慧眼独具,只要叶华愿意点头,就成了一半。而且凭着功劳,赵普完全能一举杀入政事堂。

现在那几位宰执相公,范质长于法令刑名,王溥长于文学,魏仁浦精于算计,李谷是理财能手,薛居正办事的能力太差……算来算去,朝中缺少一位真正调和阴阳,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宰相之才!

某种程度上,郭威是希望叶华担负起宰相的使命。

可他毕竟是武夫,还有很多不便,假如赵普能杀入政事堂,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真宰相。

面对叶华,赵普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侯爷,下官自问,这套方略是为了朝廷好,绝无我个人的一点私心杂念,侯爷若是能支持,下官愿意和侯爷联名上呈陛下。”

这么大的功劳,要分给叶华一半,赵普还挺大方的。

只不过叶华摇了摇头,他把札子放在桌上,食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案。

“赵大人,你的用心良苦,我自然知道。只是我想请教,照你这么做了,把武人置于何地?”

“果然!”

赵普低下了头,不免失落。

他来找叶华,除了看重叶华对柴荣的影响力,还看重叶华的身份。

毕竟这么干,摆明是针对武夫的,武人的反弹可想而知。

叶华是冠军侯,军中第一人,如果他能站在自己一边,鼎力支持,其他武人的不满都能压下去。

赵普跟叶华共事过,他的心目中,叶华还是非常有大局观,不会为了一己之私,就阻挠利国利民之举。

赵普充满了信心,可他想错了,叶华也没法不在乎武人的利益,果然,做人不能太天真,赵普探手,准备把札子收回去,就当他什么都没说。

“等等!”

叶华拦住了赵普,“我问你,打算置武人于何地,你还没有给我答案。”

“这个……侯爷何必强人所难,属下实在是不知道。”赵普连连摇头。

叶华笑了,“没有想好,就敢上书,这可不是宰相该有的作为!”

赵普一愣。

叶华继续道:“按照你的方法,收了精兵,控制了钱谷,架空事权。地方上的人马必定缺少钱粮,疏于训练,又如何能抵御外辱,如何扫平天下?你要是没有完整的办法,我是不会跟你联名上书的,陛下更不会同意。”

“啊!”

赵普整个呆住了,莫非自己理解错了,侯爷是嫌弃自己设想不完整,思虑不周延?

叶华笑呵呵道:“武人不只是祸乱之源,更是一国的基石,没有强军,一切的繁华都是镜花水月。赵大人,制定策略的时候,最忌讳私心偏见,你好好想想吧!”

赵普从叶府出来,他失魂落魄,好像被霜打得茄子,本以为完美无缺的方略,居然被人指出致命的弊端,自己只想到了一半的事情,还有一半,居然没有想到,这样一来,自己算什么宰相之才啊!还差着火候呢!

回到了家中,赵普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整整三天,一步都没有出来。他疯狂翻找各种典籍,寻找解决之道。

赵普不是个爱读书的人,可这一次,他玩了命,翻看前朝典籍,寻找历代兵家的手札著书,一个字一个字阅读,寻找办法。找到了思路之后,还要反复推敲,不合适就继续琢磨……

经过了三天的闭关苦思,赵普找出了一套办法。

就在第二天的傍晚,赵普再次来到叶府,他满脸胡茬,眼珠子通红,看起来非常狼狈,但眼神之中,满是光彩。

“我已经找到了办法,侯爷,你等着瞧吧!”

叶忠走了出来,“是赵大人吧,这边请。”

赵普信心满满,跟着叶忠,到了花厅,在花厅之上,有两个人坐着谈话,一个是叶华,他正拿着茶壶,给另外一位沏茶。

“陛下,今天是谈国事,臣这里可不敢准备酒水。”

柴荣想起之前被叶华灌醉的事情,气得牙根痒痒的。“朕先听听那位‘宰相之才’的本事,如果真如你所言,是国之贤臣,自然要浮一大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